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使用有声语言之外,面部表情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无声语言。教学中有了面部表情的辅助,才会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特色,才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面部表情的特点、面部表情的功能以及教师如何控制面部表情三个方面,对教师的面部表情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人们并不只是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语言之外还有多种辅助交际工具,如文字、非言语行为、标志性符号等,其中非言语行为在人们的口头交流中尤为重要,无时无处不在。面部表情是非言语交流中的一种。面部表情多种多样,特点鲜明,每种都有独特的意义和功能。本文主要探讨面部表情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作为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是在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学生,教师必须正确地理解和运用面部表情。  相似文献   

3.
人的沟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语言的沟通,比如面对面的谈话,发信息等;另一种是非言语的沟通,主要通过人的表情、姿态、语气语调等进行。有人做过统计,在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中,表情的作用占了55%,可见表情作为非语言性行为,对我们表达自身情感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可视为人类心理活动的晴雨表。
  关于人类表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进化论之父达尔文,除了《物种起源》之外,他还写过一本《人与动物的表情》。时至今日,我们对表情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比如确定了人类的六大基本表情,高兴、厌恶、愤怒、恐惧、悲伤、惊讶。之所以称之为人类基本表情,是因为这几种表情具有跨种族的一致性,甚至在我们的近亲黑猩猩身上也能看到。而近些年来,关于表情最惊喜的发现莫过于心理学家们发现了微表情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充满期待的课堂是构建相互信任、和谐相溶的师生关系的良方;充满期待的课堂能使较大的语言输入变成吸收,获得教与学的双赢;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自己的面部表情、动作表情和言语表情,创设充满期待的心理氛围,以任务型英语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充分感知老师对他们的期待,提高学生参与课堂语言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活动本身的有效性,增强英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体态语是语言的一种,属于非言语性的语言。它是由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而构成的种种图象符号。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运用好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还要科学、合理、艺术地运用体态语,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英语课堂教学中通常使用的体态语主要有表情语、手势语和姿势语。  相似文献   

6.
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可分为四种,即声音语言、表情语言、形体语言、书写语言。每种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场合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地位。四种语言的合理协调运用,对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切联系,学习语言只有了解有关的文化知识,才能达到正确理解和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8.
吉梅玉 《科教文汇》2009,(25):140-140,160
介绍了肢体语言及肢体语言教学法,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并通过手势、眼神、面部表情在教学中的应用介绍了肢体语言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谢文才 《科教文汇》2008,(35):187-187
人体语言是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以姿态、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手段来交流信息、情感和意向。思想品德课教学也是在一定语言的基础上,伴随着体态表达实现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情感交融,从而形成共识,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实现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人体语言具有通过表情达意的直观、生动、含蓄、诙谐等特点,已被教师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尹琳 《科教文汇》2009,(14):102-102
教学过程中的非语言,指教师通过手势、表情、姿态等传递教学信息的语言。它主要包括手势、目光、表情、空间等几种形式。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是幼儿师范的专业理论学科。它实践指导性的学科性质,决定它必须具有示范性。教师借鉴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常用的非语言手段进行言传身教,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师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本文就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中常见非语言运用分类说明。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有丰富的授课内容、艺术化的教学语言,还需要运用肢体语言,通过表情、手势、姿态、眼神等不同变化来传情达意,以此来宣染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交往包括语言交往和非语言交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准确、自然、协调地运用体态语,艺术地运用表情、手势和姿态等能有效地帮助组织教学,促进教学。  相似文献   

13.
追踪微表情     
徐航 《百科知识》2014,(18):13-16
正人的沟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语言的沟通,比如面对面的谈话,发信息等;另一种是非言语的沟通,主要通过人的表情、姿态、语气语调等方式。有人做过统计,在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中,表情的作用占了55%。可见表情对于我们表达自身情感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可视为人类心理活动的晴雨表。关于人类表情的科学研究可以追溯到"进化论之父"达尔文的时代,除了《物种起源》之外,达尔文还写过一本书——《人与动物的表情》。时至今日,我们对表情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比如确定了人类的六大基本表情:高  相似文献   

14.
电视最吸引观众的便是它的可视性。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节目主持人本身就是一种语言符号,不仅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也利用自己的体态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15.
胡勇 《科教文汇》2013,(30):29-30
试图从教师的内在素质、语言、表情、仪表、行为举止等方面探讨教师课堂教学礼仪的意义、规则和做法,完善教师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王小林 《情报探索》2012,(10):109-111
论述了非语言交流的重要作用,探讨了身体语言、动作和表情、眼神、副语言、空间和距离等非语言交流方式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应用,指出图书馆要做好服务工作,不仅要重视馆藏,更要注意同读者的交流,巧妙应用非语言交流,以情感人,吸引更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17.
教学和语言的关系:教学是语言语艺术,语言是教学的手段。教师的教学语言包括有声的语言:遣词、发音、音调等,与无声的语言情绪状态,言行举止、面部表情、俸态姿势等。恰当而灵活地应用两者传授知识和组织教学,可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融,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习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副语言交际策略的咨询解答实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际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副语言交流在高校图书馆咨询解答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考馆员应充分利用副语言交际的效能,合理地把握好目光、表情、姿态、字体、标点符号、电子副语及版面设计等副语言交际因素,形成一定的交际策略,配合语言交流,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咨询解答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歌唱训练并不单纯是掌握声音技巧,还必须把握语言的规律,借助于语言的功能作用才能完成表情达意的目的。就是说,准确地咬字、吐字、清晰地表达词汇和语句,并用声音技巧塑造旋律的音乐形象,才是歌唱艺术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陈鸾银 《今日科苑》2007,(16):253-253
人们在交际中,往往只注重语言交际,而忽略非语言交际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地位。本文对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含义作了介绍,探讨了东西方人在身体接触、面部表情目光接触、姿态动作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探索了身势语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