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消费取代生产的逻辑成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心,人们消费的对象,在形式上是物,而本质上则是物所代表的意义,消费的真相不在于享受物,而是要实现生产、建构和控制的功能。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为研究日常生活的消费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以对"消费社会"的分析为核心,运用物、消费、符号、仿真、内爆等概念论证了"社会的终结"命运,为我们理解"社会何以终结"这一问题提供了独树一帜的逻辑线索。鲍德里亚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符号学转向为方法论基础,围绕消费社会的本质特征、分化逻辑与发展趋势,以对物体系的分析为起点,论证了从消费社会的产生到拟像社会的到来再到社会的终结的必然性。他的思想体系中暗含的"社会何以终结"的论证线索,使他一反主流社会学关于"社会何以可能"的经典论题,通过本体论的颠倒、认识论的逆反和方法论的转向,扩展了社会学想象力的空间,也为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开辟了另一种视点与可能。  相似文献   

3.
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述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鲍德里亚是当代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在《消费社会》一书中,他以符号学为切入点,对消费社会进行了审视与诊断,认为消费不再是物的消费、而是符号消费,符号消费其实质在于对人们社会身份的建构,因而符号消费的目的在于对差异的追求。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带着对消费异化的批判,开启了研究消费社会的新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鲍德里亚先是开创了符号-物社会批判理论,揭开了商品作为消费对象物的鲜为人知的特异性能,即现代社会消费物作为符号而为人的社会表意性存在。尔后,由符号-物社会批判转向拟真类象社会的批判探析,其新的理论创见在于以后现代的话语方式描述总括了西方高科技境遇中人们社会生活内容与方式日趋拟真模塑化、超真实效应、价值碎片化而不断拆解及无限重组的情势,并相应提出追随、助长客体致极的宿命策略,含蓄地预示了西方后现代这种超极限的增殖发展可能将导致高科技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终结和某种新东西的出现。显然,鲍德里亚的后现代反讽式形上之思仍内含着狡黠的批判精神,而这是不容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将消费看作一种主动活动,而超越了以前将消费视为被动活动的理论,同样他把消费的对象聚焦于关系的消费上面,而不是物的消费,他也从整个社会结构和人的社会活动方面来考察消费活动,因此这种理论建立在新的存在论基础之上,具有新的存在论视域。鲍德里亚自以为已经超越了形而上学,然而最终他仍然投进了形而上学的怀抱。  相似文献   

6.
对鲍德里亚的早期文本《物体系》的理解需要从对象、意指和方法三个维度展开。从对象维度看,《物体系》从功能之物、非功能之物和意识形态之物三个层面展开对“物”的分析和批判。从意指维度看,“物”的批判的深刻意指是历史与文化批判,最终是对人与社会的异化状况的反思、批判与拯救,其中心是意识形态批判。从方法论维度看,鲍德里亚通过将精神分析方法和符号学方法移用为《物体系》的意象分析方法和文本架构方法来完成其思想铺展。对象、意指和方法的三重透视是理解鲍德里亚此后其他重要文本的总钥匙,其后来的文本只是将批判对象由“物”的批判逐渐拓展为对生产、消费和符号的批判,从而构筑起宏大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体系。与《物体系》相似的批判意指和批判方法始终贯穿于鲍德里亚的其他代表性文本之中。  相似文献   

7.
让·鲍德里亚从符号学路径的解析凸显了消费对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的符号化控制了物的消费、文化的消费和服务的消费领域。符号消费社会的出场,挑战着思想家们的智慧,时代呼唤着新型消费理念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鲍德里亚认为,生产性社会和消费社会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消费社会的消费意识形态只是消费社会关于自身的一种言说,是消费社会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但在后现代拟像世界,由于符号与真实脱离关系,消费意识形态已不复存在。但是,如同将马克思所说的商品置换成符号而继续沿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分析一样,对后现代的分析,鲍德里亚不过是又将符号置换成了拟像,其前后的认知模式和分析策略是一脉相承的。鲍德里亚在宣布意识形态消失的同时又走进了意识形态的牢笼。  相似文献   

9.
综观鲍德里亚一生,现代技术及其社会效应始终是其思考的核心问题.本文认为,鲍德里亚的哲学思想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现代技术,尤其是大众媒介与最先进的数字和克隆等技术的仿真和仿像为核心的技术批判理论.它既是一种悲观的技术决定论,也是一种现代责任伦理观.在当今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必须直面现代技术的挑战.我们既不能像鲍德里亚那样,用技术虚无主义和技术悲观论来反对或取代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但也不能故步自封,仅仅抱着生产和劳动的范畴不放,无视现代技术所引发的新问题,而是必须不断地更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技术哲学思想,加深对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鲍德里亚是当今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对符号的本体论做过系统而深入的思考,以符号学的视角审视当代社会及其症候,提出了消费社会的概念,认为人们的消费活动更多的是在符号层面上而不是在物质层次上。在一个已经符号化的消费社会里,人们通过消费各种作为符号的物品,而获得各自的身份认同。鲍德里亚关于媒介的后现代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有关“仿真”和“拟象”的理论,认为我们目前所处的就是一个新型的仿真时代,随着微观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出现,人类的仿真能力日益强大,使仿真不再仅仅意味着对原型的模仿,仿真物发展为由结构价值决定的没有原型的事物的摹本———拟象。在符码主宰的彻底的表征危机之下,那些通常被认为是完全真实的东西都将带上超现时主义的拟象特征,真实实在会完全消失在影像和符号的迷雾之中。鲍德里亚重写了符号—现实的关系,以他特殊的理论视角梳理了当代生活世界的主题与客体的构成和交往形态,对当代欧美大众文化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鲍德里亚、凡勃伦等人的消费理论,通过身体、服饰和住宅这三大消费符号来解读西奥多·德莱赛的《嘉莉妹妹》.小说中的嘉莉在对物的过分崇拜及高度欲望中丧失了自我,精神世界非常空虚.小说反映了在美国镀金时代,人们生活在由消费社会所带来的虚幻之中.由此可见,个人想要通过消费来建构自我身份及追求自我完美根本就是一种空想.  相似文献   

12.
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是与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消费异化是一脉相承的.鲍德里亚认为文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商品,在消费方式、消费内容、消费动机方面都已经符号化了.文化符号化的实质是在消费社会中文化的意义与符号之间产生了无法逾越的跨距,在大众传媒的强大推动下,文化的意义被消解.人们的文化消费只是符号消费.这些观点对于中国建设先进文化具有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类社会正逐渐由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转向以消费为中心的后现代社会,即转向了一个由符码、影像、信息等所主宰与操控的后现代消费社会,人们为了消费而消费,贪婪地吞噬着商品符号,因此人的主体性地位与价值被消解,符号成为了统治时代的工具,于是鲍德里亚认为的符号消费时代到来了。因此,从解读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开始,认识后现代消费主义,对于帮助我们树立社会主义和谐消费理念、构建当代和谐消费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刷新了人们对消费的认识,他认为在生产的商品及服务相对过剩的背景下,消费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引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手段。在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理论的基础上解读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分析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规范学生消费行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上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表面物质财富丰盛的、人人平等的、以神话自视的消费社会,但在消费眩目的光环下却掩盖着平等、增长和符号消费的幻象,这些幻象是如此的巧妙和逼真,以至被认为是正在实现的乌托邦,消费社会中的人们全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逼近.  相似文献   

16.
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对后现代社会的性质--消费社会的研究,揭示了消费社会的文学艺术变成了纯粹的符号再生产,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消费社会成为一个仿象的"超现实"社会.鲍德里亚提出了非常现实的消费文化的理论问题和人类消费欲望化的现实问题,给我们建构中国特色当代文论提供了一个参照系:当代中国文论应该关注日常生活的消费问题、消费欲望化问题,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以真正实现日常生活审美化,防止日常生活的欲望化.  相似文献   

17.
消费社会是鲍德里亚对资本主义社会样态的基本判断。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在生产流通领域广泛应用,平台消费成为主导型消费样态。从符号消费到平台消费两者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深层资本逻辑的继续和剥削样态新近演化的结果,其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条隐线,即加速逻辑。增殖而且是加速增殖是资本的“唯一生活本能”,刺激消费而且是加速刺激消费是资本增殖的内在需要。对社会消费样态的不同理论判断影响着对资本主义超越路径的探索。象征交换是鲍德里亚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路径设计,而平台则成为当代左翼加速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基本技术“超信”,主张在当代资本主义技术速度的基础上再加速,以冲破资本主义外壳抵达后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8.
《嘉莉妹妹》是德莱塞的处女作,描述了嘉莉从一个农村少女登上百老汇明星宝座的历程。嘉莉是个永不满足的女人,其欲望经历了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的嬗变。本文运用让.鲍德里亚消费理论对此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鲍德里亚的力作——《消费社会》为后现代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书中,他以敏锐的眼光和深邃的思想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后现代”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批判,并提出了“消费社会”这一概念。笔者试从其消费社会观来分析当代人们消费行为背后所隐匿的真相。.  相似文献   

20.
鲍德里亚认为,在当代西方社会,人们消费的已不是物品,而是符号。从人们最熟悉的“物”当中揭示出社会的本质和秘密;他通过对大众日常生活的研究,达到破解大众消费文化的目的,认为消费系统并非建立在对需求和享受的迫切要求之上,而是建立在某种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之上。当“符号”性消费需求达到一定程度时,社会就真正进入了高度发展的现代文明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