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新的课程改革将以前思品课改为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纵观以前的思品教材,实效性比较差,书本就是学生的学习世界,教学也淡化了过程,注重了结果。课本上的例子不是孩子们亲身经历过的,也不是孩子们身边的事例,与他们没有多大的联系。他们理解起来会更难、更枯燥,也引不起他们的情感共鸣。而现在的教材与以前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生活课教育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当前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不高,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并且对传统的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进行改革,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程赟 《科学中国人》2014,(8):162+164
2011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明确将这两门课程的性质确立为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因为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源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人发现品德生活化教学中常见的一些困惑说明现阶段品德课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根据这些现象,本文从走进儿童生活世界,创设有效生活情境;基于儿童认知能力,展开有效品德教学;把握儿童心理特点,提升品德课程理解;挖掘儿童生活素材,帮助学生探究思考这几方面阐释"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了生活化是小学品德课程的首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一、课标链接《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应鼓励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基于此,每位教师都应树立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  相似文献   

5.
应试教育观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应试化的,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因而,“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了生活化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首要特征。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课堂面向社会,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构建生活化的《品德与社会》课堂进行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生活课程》指出:品德课程是一门指导生活的课程,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在进行教学时,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点,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用生活实景触动学生的情感,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学会生活”。从而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相似文献   

7.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及养成教育,注重的就是品德和社会的重要联系.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品德与社会课堂的环境中让学生进一步地对社会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社会并能很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积极有效她应对社会的发展是开展这门学科的重大教学意义.如何开好、上好这门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课程应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但当前农村《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较少,老旧的照本宣科教学模式远离学生的生活环境,呆板低效而无法达成课程目标.想要充实、拓展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弥补课堂教学内容的不足,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都努力转变观念,尝试活动教学。但活动教学毕竟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中种种原因使活动不能达到理想状态,使得活动无法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  相似文献   

10.
姚丽黎 《知识窗》2015,(3):17-18
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设计教学,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下面,笔者结合两堂同课异构的苏教版版五五年年级级下册课文《我是共和国的公民》第一课时的听课所得,简单地谈谈自己的思考。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我是共和国的公民》一课涉及的权利、义务等知识点枯燥、乏味、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消化和接收,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品德与生活》也承载着新理念步入了校园与课堂。本文从回归生活、注重活动二方面分析了新课改下的《品德与生活》教学。  相似文献   

12.
龙门古镇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都可以成为我们《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动素材。笔者在有效利用龙门古镇这一富有特色、富有价值的文化资源,促进我们的《品德与生活》教学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对古镇资源进行了梳理归类,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以古镇资源为载体的儿童品德实践活动,并融合古镇资源采取领略峻秀山水、讲述民间故事、追寻名人足迹、沐浴民俗文化、感受建筑遗韵、捕捉宗族气息、体悟革命传统等策略进行了生活化品德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13.
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的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尚未成形,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还处于懵懂状态.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他们是推动社会发展、助力经济腾飞的人才基础.因此,小学教师必须明确强化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尽其所能地教书育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树立良好的德行理念,形成优秀品质,真正成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栋梁之材.2016年,新课改将原有的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整合为《道德与法治》,明确了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强调了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对小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开展活动化教学,是《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是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需要,是实现小学德育课程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个人行为习惯,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道德规范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在社会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品德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做为教师我们在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应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审美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力求在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彰显"教书育人"的教学特色。让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汉云 《科教文汇》2009,(27):127-127
在小学阶段开设《品德与社会》课,取代之前的《思想品德》,是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尝试。如何应对改革与发展,搞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探索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阶段开设《品德与社会》课,取代之前的《思想品德》,是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尝试。如何应对改革与发展,搞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探索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西藏高师《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课程培养的人才专业化水平低,入职后无法满足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需求的现实背景,提出教学改革设想:强化专业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实习督导,抓好巩固强化,改革评价方式等。  相似文献   

19.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无可取代的。这门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加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对于帮助小学生塑造他们的主体人格非常有帮助。应试教育下的这门课程由于受到各方面原因的影响,造成了孩子们缺少自信心,有些不好的习惯等。现今,新课程的实施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帮助孩子们积极参与社会,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养成良好习惯和高尚品德的人。如果要想实现这门学科的教学目的,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关键。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教学效果就会非常理想。那么,教师到底应该采用哪些良好的教学模式呢?为此,文章浅谈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20.
品德展示的是一名学生的修养,在学生学习的初期就应该注重学生品德的塑造。在新的时期,教育全面发展,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小学品德与社会受到高度重视,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有许多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但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承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是我对小学品德与社会现状的简单分析。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