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会出现优秀政治记者吗?一年一次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又结束了。说来也是我的一种“幸运”,从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始至今,我已陆陆续续参加了5次这种重要的“国会”报道。前几次,代表中风平浪静,大会按部就班,记者的新闻嗅觉似乎也‘丧失”了。而从去年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始,民主气氛渐浓,整个“两会”  相似文献   

2.
“代表入京华,聚八方生气”——人民日报记者对参加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精神面貌的描述,同样适用于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的委员们。这次“两会”,的确不同寻常,因为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早在全党全国传达贯彻。神州大地春来早,代表、委员情绪激昂,会议气氛轻松活跃,为“两会”报道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3.
“代表入京华,聚八方生气”——人民日报记者对参加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精神面貌的描述,同样适用于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的委员们。这次“两会”,的确不同寻常,因为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早在全党全国传达贯彻。神州大地春来早,代表、委员情绪激昂,会议气氛轻松活跃,为“两会”报道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4.
参加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采访的中外记者达1400多名,为历次“两会”之最。今年“两会”之所以如此吸引记者,不仅在于是一次换届的会,还在于这是党的十四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两会”,为举国上下所关注。加之,这次会议举办“新闻报道奖”,也吊起了记者们的胃口。因此,“两会”对新闻记者们来说是一次“全国写稿锦标赛”,而为了成为参赛的佼佼者,各路记者竞相亮出奇招、绝招,展开激烈的“新闻大战”。“两会”期间,无论是在人民大会堂,新闻中心,还是代表、委员住所,随处可见记者们步履匆匆采访的身影。如某位记者物色到一位采访对象,刚进行采访就有同行围拢过来。还常出现这样的场面:七八个话筒同时伸到某个被采访者面前,照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各省、市代表团的随团记者也不甘示弱,充  相似文献   

5.
3月6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新闻发言人姜恩柱邀请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就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这是李肇星部长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与姜恩柱交流意见。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前,盛装的少数民族代表步入人民大会堂。3月3日,“两会  相似文献   

6.
3月1日。湖北日报派出精兵强将。参与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报道。此次“两会”报道,前后15个日夜。前方记者与报社大本营紧密协作,开设了“网络问政”、“面对面”、“新闻会客厅”、两会特稿”、“我为两会建一言”、“张眼看两会”等栏目,全方位、多视角展示湖北代表团代表、驻鄂全国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风采。  相似文献   

7.
高方 《传媒》2015,(5):8-10
作为一名媒体记者,尤其是专业期刊的记者,能参加全国“两会”的采访报道,既是光荣的任务,也是从业的梦想.万物复苏之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政协的5000多位代表委员们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殷切期许为国家改革发展谋大计、出良策,为圆“中国梦”扬正气、传民声.本年度“两会”,《传媒》杂志获得了一个难得的上会采访名额,特派本人上会,记录和报道此次“两会”的盛况.  相似文献   

8.
3月31日,埃菲社记者从北京发出一篇电讯稿,题为《中国试行议会民主》。稿中写道:“电视天天向观众介绍议员分组讨论情况和记者招待会概况”,“观察家们认为,这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在报道新闻透明度方面是空前的”。在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和七届政协一次会议期间,首都新闻媒介在提高会议报道的“透明度”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及时地、客观地报道决策过程中的讨论情况,摘登与会者的发言,开辟《寄语两会》《两会手记》等令人耳目一新的专栏,除此之外,还专门派出记者盯住“两会”期间召开的记者招待会,注意从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  相似文献   

9.
“两会”上的香港记者周燕群,翟跃文采访今年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的记者里,有183名港澳台记者,约占记者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强。其中来自31家新闻机构的香港记者139名,他们是“两会”搭起的新闻大舞台上一支活跃的力量。我们在采访的空隙...  相似文献   

10.
《新闻记者》2005,(4):F002-F002
当年的全国“两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3000多名记看报名采访。3月3日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开幕.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众多记者集中到人民大会堂,聚焦“两会”代表、聚焦盛会盛况。  相似文献   

11.
报道一年一度的“两会”,不仅是首都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也被许多海外新闻单位视为当时的一个新闻热点。在20天的时间里,国内(包括台港澳)和国外共有250多家新闻单位的上千名记者集中在“两会”上,这还没有计入一些代表团的“自备记者”,而出席本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也才2700多名。“两会”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新闻大舞台,记者们都尽量在这舞台上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而回顾这一次报道的得失,对各自单位的业务建设,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记者云集早有人说,一年一度“两会”的记者云集可称作中国的“记者节”。 3月18日、20日开幕的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和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春暖花开之际再次令人瞩目。作为中国的窗口,里面传出迅疾的改革开放的鼓点,引得记者蜂拥而至。据统计,除随团记者外,这次参加“两会”报道的中外记者达1050多名,其中外国记者来自近30个国家,达170余名;香港、澳门记者来自21家新闻机构,60余名;台湾记者来自14家新闻机构,27名。香港记者比去年增加较明显。大陆记者  相似文献   

13.
3月15日下午,意义深远的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京胜利闭幕,晚上6点30分,浙江电视台设在梅地亚中心的全国“两会”北京直播室开始通过卫星向杭州发回今年“两会”的最后一档新闻。 10分钟后,“北京直播室”播出最后一条新闻,随即,北京和杭州的图像交接也顺利完成。此时此刻,在场的记者、编辑和技术播出人员都轻轻地吁了一口气,经历了14个紧张忙碌的昼夜,这次不同寻常的全国“两会”报道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作为亲历这次“两会”报道的记者,我们为这次成功的创新实践感到自豪,也对地方电视媒体如  相似文献   

14.
加速改革开放,如春潮涌动,使不久前闭幕的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举世瞩目,也为千余名记者提供了“游泳”的海洋。“两会”期间,他们以超乎往年的热情写精神、书民意、“画”未来,将报道搞得有声有色。这里荟萃了几位刚从“两会”走出来的记者的笔墨,请读者和他们一道回味一下“新闻战”这场竞争中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大七届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七届二次会议前后,我先后采访了经济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天津日报副总编辑邱允盛、北京日报总编辑刘虎山、光明日报总编辑姚锡华及解放军报社长吕梁,请他们谈谈去年“两会”以来新闻改革的情况。现将谈话摘要发表如下。新闻改革不会后退姚:有人评论今年两会报道,前期沉闷一点儿,后期放了一点儿,比较活跃了一些,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新闻改革的前景还要看形势,主要是政治形势。新闻改革的步伐,报纸的面孔,直接取决于政治形势的稳定。如果出现大的动乱,报纸肯定不好改,中国出现任何一场大的动乱,受害的都是老百姓、知识分子。用很大精力去处理这些问题,国家建设就会受影响,所以稳定是大局。我讲的稳定是包括不同声音的稳定。我们的党应该习惯于听取不同意见、反对意见,学会在不满、  相似文献   

16.
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七届五次会议,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人民日报编委会对“两会”的宣传报道高度重视,除精心组织新闻报道外,还要求在言论上很好地体现和宣传会议的精神,既抓好社论,也抓好小言论。“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共发表“两会漫议”8篇,“记者随感录”11篇。“记者随感录”是今年的新品种。这些四五百字的小言论犹如一朵朵小花为人民日报“两会”  相似文献   

17.
刚刚结束的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不仅将以其加快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主题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史册,大会的新闻宣传,也以推进新闻改革,开放新闻报道的新成绩,预示着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走向更加繁荣的美好前景。如同人们所说:“两会本身也够开放的。就说记者招待会吧,天天都有。”“真叫开眼,台下什么都能问,台上什么都答。”(国际  相似文献   

18.
《中国记者》编辑:你们刚从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上回来,你觉得今年的“两会”有何特点? 答:由于这次的“两会”主要是审议和讨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及关于这个纲要的报告,所以就与一年一度的例会大不相同。代表和委员们普遍认为,这个纲要关系到中国今后十年的发展,关系到我国人民从温饱奔向小康  相似文献   

19.
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对于海内外前来报道的数干名记者们而言,意义重大,是新闻的"富矿",更是新媒体时代背景下MOJO(MobileJournalism移动记者)记者们"各显神通"的舞台.如何更好地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要求、利用新媒体手段做好两会新闻报道?笔者谈谈参加两会报道的一些思考和收获.  相似文献   

20.
带心采访     
题前语:会议报道是新闻采访中的难点,每年一次的“两会”报道是难点中的难点;在“两会”报道中介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新机制及其完善过程又是最为艰巨的。而《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红椅子》一举攻克这些难关,获得1993年全国人大好新闻大奖。作者的体会是,必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