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中国古代帝王出行时,多设仪仗扈从,前拥后簇,车乘相衔,旌旗招展,充分显示帝王至尊的地位。仪仗,即仪卫兵仗,自汉代起称为卤簿。"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帝王出行时,需要护卫及官员随从,以防不测。根据帝王出行的等级,确定随从护卫及官员的数量、规模以及各种装备  相似文献   

2.
《百科知识》2011,(20):49-49
我国古代宫殿都是坐北朝南的,帝王的座位设在北方,面向南方。因帝王是一朝之长,万人之上,所以帝王坐在北边,北就为“上”。而坐在南边的群臣则为卑下,南就称“下”了。  相似文献   

3.
年号与改元     
朱筱新 《百科知识》2009,(19):54-55
年号,是古代帝王为记载和计算自己在位年代而起的一种称号。中国古代的年号出现较晚。西汉以前,帝王都没有年号,纪年均采用王号。就是使用王号连续记载年代,直至新的帝王即位。如周平王元年至五十一年、鲁隐公元年至八年、秦王(秦始皇)元年至三十七年、汉高祖元年至十二年等。直到汉武帝即位,才出现年号。他即位时,便使用了“建元”年号。所以,唐代学者颜师古对此作注称:“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此。”  相似文献   

4.
<正>纵观中国历史,历代封建王朝为维护统治,都十分重视建立发展军队。虽然各朝军队的名称和组织不同,但一般都由帝王控制和指挥,主要征募农民服役,通常区分为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中央军由帝王直接统领,负责宿卫京城,战时扩编出征;地方军由地方政府管辖,负责驻防各地,并听从帝王调遣,参加  相似文献   

5.
中国帝王的陵寝建筑文化举世闻名,灿烂辉煌,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古代墓葬制度的起源及墓葬制度普及的原因。并且以秦始皇陵、唐太宗昭陵和明十三陵为例说明了古代帝王陵寝的建筑特色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古代作为直接为帝王制作膳食的管理部门光禄寺,尽管设在禁中,面对着帝王,但是有时管理也相当混乱,问题不少。明代嘉靖皇帝就抱怨御膳水平太差,气得要查伙食账。余继登《典故纪闻》记述了这件事。  相似文献   

7.
朱筱新 《百科知识》2013,(16):54-55
在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中,帝王出行时乘坐的代步工具统称为"车驾"。为了满足帝王在不同场合乘坐的需要,车驾又有不同的形制和用途,因此有车、辇、舆、辂等名称。车在古代的用途很广,既可以载人,作为代步工具;也是古代作战的装备,如战车等;还可以装载货物、长途运输,称为缁车;还曾用于刑罚,如轘(环)刑、车裂等。但作为帝王的专用座驾,车就  相似文献   

8.
摩罗 《百科知识》2011,(2):57-58
谁都知道中国帝王后宫嫔妃成群,三宫六院的纷争之烈不亚于金銮殿内,后宫堪称人性阴暗面极为集中的地方。这样庞大的嫔妃群体并不是中国的独特创造,而是具有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当然,这也不是帝王个人或者家族随心所欲有意为之,而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来源。  相似文献   

9.
李冰林 《科教文汇》2014,(4):135-137
帝王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道特有的书法景观,其中以唐太宗、宋徽宗、清高宗三位帝王书法最为著名。在书法方面,他们都走了一条宗法名师的道路,并在各自统治时期内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而他们各自取得的书法艺术成就却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帝王的陵寝建筑文化举世闻名,灿烂辉煌,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古代墓葬制度的起源及墓葬制度普及的原因.并且以秦始皇陵、唐太宗昭陵和明十三陵为例说明了古代帝王陵寝的建筑特色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1.
帝王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是一道特有的书法景观,其中以唐太宗、宋徽宗、清高宗三位帝王书法最为著名。在书法方面,他们都走了一条宗法名师的道路,并在各自统治时期内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而他们各自取得的书法艺术成就却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2.
阶级对抗社会汉字法以"帝王诏令"为主、"学理"和"习惯"为辅,其行为模式包括"禁止为"和"必须为"两类;功能上,以"阶级统治"为主导,"社会秩序调整"为点缀;生成动因上,"人"的因素占支配作用,"社会环境"及"汉字本体"因素是次要的;"帝王的英明决择"是该时期汉字法实现的原因,"帝王主观意志干涉"、"阶级制度的野蛮、残暴与专制"是其失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剑琳 《科技新时代》2008,(6):105-105
在卫生间里吃喝玩乐.这也许就是帝王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张新颖 《百科知识》2021,(32):44-50
俗话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以及中国古代长期的政治中心,陕西有着数量巨大的帝王陵墓,占全国现存帝王陵的近一半.除了中华民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陵外,经田野调查能基本确定的有44座帝王陵.  相似文献   

15.
社科文摘     
黄色与帝王我国上古即有"黄为帝王之色"的认识,《汉书》中说:"黄者,中之色,君之服也。"据宋代《野客丛书》记载,唐高祖李渊袭用隋制,以黄袍为常服,并禁止官员、百姓服黄,此为禁止民间用黄之始。后来的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也是  相似文献   

16.
大约公元前2世纪左右,古印度和中亚地区的商人、使者和移民,沿着贯通亚洲大陆的丝绸之路到达我国今天的新疆地区,然后经过玉门关、河西走廊到达内地。他们之中有佛教信仰的人,也把佛教带到中国。佛教传入汉地伊始,就受到统治集团的关注。佛教在中国发展演变的两千多年中,不少帝王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介绍5位与佛教发展演变关系密切的帝王。  相似文献   

17.
正每年秋天,数百万只帝王蝶就会开始长途迁徙,在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之间飞行超过8000千米的路程。它们被认为是昆虫界的长途迁徙冠军。不过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冠军并不是帝王蝶,而是——蜻蜓。科学家曾经怀疑蜻蜓是一类能跨越全球的物种,但是一直没有证据。而在一项研究中,科学家研究南  相似文献   

18.
"不幸生于帝王家",是旧时许多帝王子孙倒霉时的哀叹,因为别看他们平日锦衣玉食,挥金如土,一有变故,他们往往就是权力倾轧的牺牲品. 朱元璋的九世孙朱载堉自然也不例外,几经沉浮,生世坎坷.不过,他可不是一个一般的王子,他是一个世界级的著名乐律学家、历学及数学家,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  相似文献   

19.
见龙在田     
岁月流转,壬辰龙年,龙兴云雨,利在农桑。“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图腾符号,被赋予力量、吉祥、幸运的内涵。2012年恰逢中国衣历龙年,这次龙年的来临,对中国而言正是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领航华夏的中国共产党将召开承前启后的“十八大”,而对于中国农业而言,则将是一个农业“升级换代”之年。  相似文献   

20.
见葛优     
王安忆 《知识窗》2014,(1):21-21
这一天,先是我们约陈丹青,再是陈丹青约阿城,然后阿城约滕文骥,最后是滕文骥约葛优。因是最后约的,葛优自然就迟到了,于是,他的出场就有了更充足的铺垫。记得上海电视台曾经给葛优做过一个和观众同乐的余兴节目,须回答许多令人尴尬的问题,葛优回答得很老实,不怎么出彩,当然观众们也乐了。在这种场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