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彦 《科教文汇》2008,(34):250-250
随着称呼语“宝贝”的流行,其称呼的对象不仅仅是小孩儿,还有恋人、爱人、女性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合适的称呼语会给交际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用错了对象却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爱我家     
《科学中国人》2006,(3):43-43
汪玉是个懂得生活的人,除了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搞得“有声有色”,他还喜欢旅游、收集古旧家具、摄影。人常说“家庭是事业的根基”。汪玉有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妻子与他相濡以沫,可谓知己。1994年时,他的爱人在德国攻读博士学位,面对巨大的物质待遇差距,妻子打算留下,希望汪玉也能过去。爱人说:“如果我们留下,我这样的医学博士,月薪不少于五千马克;你过来,凭你的才干,拿得也不会少。”  相似文献   

3.
人们经常把许多常见的事情都与自己的职业联系起来,并用自己职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处理非职业问题,这种习惯称为“职业病”。患有“职业病”的人会“三句话不离本行”,常常在生活中闹出很多笑话。可是,“职业病”恰恰是一个人热爱本职工作从而走火入魔的表现。科研人员必须有“职业病”,因为它虽然是一种“病”,但是一种“好病”。  相似文献   

4.
七夕刚刚过去,但甜蜜的气氛仍然在爱人之间流转。而与普通恋人不同的是,关于数学家的爱情,总是闪耀着智慧之光,让人着迷。正是所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相似文献   

5.
话说和服     
赵坚 《百科知识》2011,(19):53-55
和服的名称 以“和服”指称日本传统民族服装是相对晚近之事。日本人早先把自己的服装称为“着物”,顾名思义,便是“穿着之物”,为服饰的通称。后汉三国时期,华夏的织染服饰及其技术传入日本,由于这类服装主要产自绢绸织染业发达的东吴,遂被日本人称为“吴服”,以和本土被称为“太服”的棉麻服装相区别。“吴服”后来成为源自大陆服饰的泛称,一直是日本前近代的主流服饰,以致此后的成衣铺被通称为“吴服店”,裁缝集中居住区为“吴服町”。到了明治时代,西洋文明大规模传入,洋服浸淫成为主流服饰,传统服饰便被称为“和服”,作为“着物”的一个配称,与外来“洋月艮”分庭抗卒L。  相似文献   

6.
蔡方林 《金秋科苑》2008,(8):115-115
“人性化”管理即发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中心,把尊重人、爱人、关心人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必须尊重员工。尊重员工的人格;尊重员工的劳动;尊重员工的个人利益,要实现企业利润价值最大化必须以实现企业员工个人既得利益为前提。只有在充分尊重员工的基础上,才能博得员工对管理阶层的信任感,强化员工的忠诚度。人生来都是自私的,  相似文献   

7.
儒家认为,要做一个真正的人,不是轻易就能成功的,必须经过长期的修养。修养要讲究方法和步骤:要诚心诚意,将它作为人生的必须;要提高理论素质,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要经常用做人的标准对照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使自己沿着圣贤的方向不断前进。诚心诚意称为“诚意”,提高理论素质称为“正心”,对照自己称  相似文献   

8.
凯雷集团如今在金融投资界被称为“总统俱乐部”,其创始人鲁宾斯坦因表示:“如果你把有权的和有钱的人放在一起,有权人能得到钱,有钱人则能得到权。”[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1943年,美国儿童精神病医生列昂·卡那报告了一个5岁男孩唐纳德的奇特症状:“他旁若无人地生活在自己独有的世界里,记忆力惊人,但却分不清你我, 不能与人正常对话;他对周围物体的安放位置记忆清楚,但对位置的变动和生活中的轻微变化却不能容忍。”列昂·卡那引用“自闭”这个概念,把这些症状称为“情感接触的自闭障碍”。  相似文献   

10.
李莉 《百科知识》2011,(21):50-51
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作“桃李”,把老师教育、培养了众多学生称作“桃李满天下”。为什么要把学生称为“桃李”呢?有这么一段故事:  相似文献   

11.
姚大怀 《科教文汇》2007,(4X):181-181
人世间的痛苦莫过于三种:爱人的亡故,事业的受挫和痛苦的郁结,其中以爱人亡故最具感染力。多愁善感的文人因此泣血伤神而创制了“悼亡”这一体例,并以此为载体,最大限度地容纳悲剧性的人生。若把悼亡诗词仅仅理解为悼念亡者或对美好爱情的回忆,是显然不够的。  相似文献   

12.
周林 《百科知识》2007,(1S):40-41
生活中常有把自己欲求和需要加以压抑的人。这种人做什么都下不了决心,因此,总是在口头上说:“我好没劲啊!”或者“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懒得动手”。等等。  相似文献   

13.
犹记十年前,有首叫《笑脸》的歌唱道:“常常地想,现在的你,就在我身边露出笑脸!”不出十余年,互联网让这个梦想成为现实。不论生在何时何地,电脑一开,种种恋人、准恋人、非恋人的笑脸立马在眼前如花浮现。  相似文献   

14.
竹韵 《知识窗》2007,(5):49-49
1911年一位叫基尔纳的英国医生发现:一名裸体病人的体表出现了15毫米厚的模糊光圈。后来,基尔纳又多次看到了这种情景,于是他宣称:人体能放射出类似月晕和日晕的光圈,并把它称为“人体辉光”。  相似文献   

15.
一家公司颁布了一条纪律:不准在办公桌上摆放恋人(或爱人)的照片,理由是:按照医学实验,桌上摆有恋人照片的人,分析问题能力比没有者差得多,也即爱情使人愚钝,会大幅度降低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袁野 《今日科苑》2017,(4):15-26
“我这一生有三个愿望:第一个愿望,就是自己设计的导弹可以发射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第二个愿望,就是可以把外国的卫星送入太空中任伺一条轨道;第三个愿望,就是把中国人送上太空!”说这话的人是中国航天领域知名的火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  相似文献   

17.
张进 《发明与革新》2010,(11):50-50
有时是不是还没张嘴,就发现爱人已经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了?这真的是“第六感”吗?  相似文献   

18.
勿忘我     
看到“勿忘我”这个词,很多人会不自觉地想到象征爱情的“勿忘我”花,想起恋人之间的真情告白。这里,我却想用“勿忘我’’这个词给年轻人一些真心的提醒。  相似文献   

19.
科苑集粹     
据科学家考证,爱情是一种急性精神病。你看一个人,当他坠入爱河时,他会茶饭不思,辗转反侧,话题总是围绕着恋人的美貌以及爱人所拥有的种种好处上。这种行为极类似于忧郁-强迫症的症状。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心理障碍,是由于大脑组织中神经元的不足而引起的。如果从人类演  相似文献   

20.
我想发明一种多功能文具盒,这种文具盒有“四怪”:第一,它可随心所变,只要你心中想什么形状,它就变出什么形状;第二,你想要它变成什么颜色,它就变成什么颜色;第三,每个人都要自己去拿文具,比如你正在写钢笔字,不小心把字写错了,你就可以对着文具盒轻声地说一声:“我要胶带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