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置身人海,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在我们面前闪现。如何将这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涂抹,摄影师可以举起相机去拍摄,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拿起手中的笔去描绘。大千世界,每个人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谈、情趣爱好,各不相同。刻画人物常用的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要想写活  相似文献   

2.
置身人海,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在我们面前闪现。如何将这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去涂抹,摄影师可以举起相机去拍摄,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拿出手中的笔去描绘。  相似文献   

3.
置身灿若星汉的课本人物素材,一张张鲜活各异而又熟悉的面孔在我们面前闪现。如何将这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自己文中永恒的一瞬,是大家一直积极探索的。面对人物,画家可以用颜料去涂抹.摄影师可以举起相机去拍摄,而我们考生所能做的,就是拿起手中的笔去描绘。  相似文献   

4.
置身灿若星汉的课本人物素材,一张张鲜活各异而又熟悉的面孔在我们面前闪现。如何将这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自己文中永恒的一瞬,是大家一直积极探索的。面对人物,画家可以用颜料去涂抹,摄影师可以  相似文献   

5.
陈李荣 《考试周刊》2013,(23):50-51
<正>【写作导引】同学们,当我们走在人流如潮的大街上,看见一张张面孔从我们面前闪过,你有没有想过,如何将这一张张各异的面孔定格,化为永恒的一瞬呢?画家可以用颜料着色,摄影师可以用相机抓拍,而我们可以用手中的笔描绘,通过仔细观察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写出人物鲜活的个性。【思路导航】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呢?这需要借助于生动传神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  相似文献   

6.
认识悖论     
西西 《中文自修》2005,(9):42-43
一提起哲学,我们会想到什么?一堆堆厚厚的书籍?一张张严肃的“伟大哲学家”面孔?一个个高深的概念?有没有试着去想,其实,哲学可以很生活,可以很“平易近人”?你一定会说我在故弄玄虚了。好吧,就让我们来证明,哲学并不是那么枯燥难懂。来吧,享受一下“思维体操”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同桌的特写     
习作内容:今天,我们来为别人画一张像,可以画同学、老师、家长,还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画好了再写一写,除了写他的外貌,还可以写他的性格、爱好。习作指导:1.我们不仅仅是为别人画肖像,还要用文字将这个人  相似文献   

8.
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收敛自己的笑容,用一张严肃的面孔去迎接生活;不知从何时起,我开始压抑自己的心灵,用一双冷漠的眼睛去看待人生;不知从何时起,我不再向好友诉说心事,用无名的哀愁来应付岁月。  相似文献   

9.
又到一年之夏,又逢毕业之时。这一次,我们搭乘这辆毕业号列车,悉心收集一张张青春的毕业面孔,他们以不同的年龄,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心情,为你讲述着不同的毕业感悟。  相似文献   

10.
一张五官精致、俊美清秀的面孔,一张让同性着迷、让异性窒息的中性面孔,一张唇红齿白、双目含情的眩目面孔……拥有这张面孔的,就是被人们称的面孔。从这个意义上说,柏原崇在演出中更多地是担任了超级大花瓶的角色。这话虽然说得有点刻薄,但却是事实。(突然忘了告诉你,柏原崇是通过一家杂志的选美活动出道的。)一个演员(其实可以扩及到任何  相似文献   

11.
六年的小学生活缤纷斑斓,那一张张面孔,一幕幕场景,一件件往事,都被悄悄锁进我们的记忆,永驻我们的心田了。本单元可以让我们打开记忆的天空,摘取“最难忘的云彩”,尽情描绘!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乐不可支了吧?别急,看完“锦囊妙计”再动笔。瞧,妙计之一:围绕“难忘”,精心选择材料。有些同学可能对此毫不在意,总认为难忘的人或事最好写不过,随便抓一人,挑一事都能对付。这样,你就大错特错了,“难忘”难对付得很!任何老师、同学、曾经来校的叔叔,甚至一次考试、帮同学补课、拾金不昧——这些材料都可以写,但未必合乎“…  相似文献   

12.
李征峰 《教师》2012,(7):49-50
千秋万代后的今日,想必古人的墓园早已一片荒芜,那墓碑上的荣辱兴衰也定是迷糊不清了,但他们当中有一张清晰的面孔辗转着我们那些未曾开启的凝望,带领着我们去追溯、去渴望、去解读,那便是"庐陵欧阳修,自号醉翁也"。《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散文名篇,  相似文献   

13.
微笑每一天     
当刚刚踏上三尺讲台时,第一次面对那一双双纯洁的眼睛,一张张天真的面孔,我们感到由衷地喜悦,也深感身上的重任。我们每写的一个字,每说的一句话,都可能在这些稚嫩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印记。俗话说得好: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世界中,面孔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识别的标志,也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面孔因其生理学特征而构成了共性和个性,又因其内涵决定了物质和精神。人与其他自然造物的本质区别也就在于,只有人类仅以面孔就足以达至感官世界的巅峰。印存于头脑中的一张张面孔构成了我们每个人私人记忆最重要的部分,而人类所共同记忆的每一张面孔,都承载着一份推动文明的特殊情感,它们一起构成了人类的精神与价值……天才的当代摄影家们所记录的一些特别的面孔,它们来自我们这个动荡的世界中的几乎每一个角落。最重要的是,照片中这些面孔大多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的舆论震撼,成为了当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李叶兰 《顽皮娃娃》2009,(1):I0004-I0005
去年的汶川特大地震,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在一张张关切的面孔、一双双救援的双手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真诚的心。很多不谙世事的孩童,或被家长抱着、或自己努力地踮起小脚尖,把或多或少的钱投进捐款箱,在他们稚嫩的小脸上,写着满足的笑容;虽然他们不能真正理解灾难带给人们的痛苦,但他们能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我们听到,  相似文献   

16.
廖元生 《师道》2004,(4):12-12
随着学生年龄的渐增,我们的课堂便日渐的趋向于沉闷与呆板.争先恐后回答问题的少了,笑声少了,自然而满意的表情少了,讲台下面是一张张写满疲倦与木然的面孔。这些稚嫩青春的身影和年轻热血的躯体中。埋藏的却是一颗颗带着暮气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童言悟教     
我们经常可以在童言中感受童真,在童思中感受童趣,在童真童趣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同样,我们亦可在童言童思里寻找知识的源头,在童言中领悟教育真谛。“此地无银三百两”一日,和刚读幼儿园的女儿一块去市场买苹果。在拣苹果时,看到苹果上贴着一张张小巧的贴纸,贴纸上还写着福、禄  相似文献   

18.
英文面孔     
<正>"哇!面孔上都有英文字母!"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说。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何老师给我们每人一张纸,上面画着四张由英文字母构成的面孔。  相似文献   

19.
有一天,我们到宋家庄单班小学去听课。走进教窒,就看见黑板旁边贴着两张白纸,上面写着“谁会”“对吗”和1至20的数字。起初,我们不明白这是做什么用的。上课了。一年级由小助手领着同学们在黑板上写生字。只见一个小助手左手举起一张“角”的生字卡片给大家看了一下,右手拿着—根指示棒,不慌不忙地对准第一张白纸上的“谁会”一点。这时,下面就举起了十几只小手。小助手又用指示棒对准数字“9”一指,一个同学就上来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角”字。写好后就回到座位。小助  相似文献   

20.
我们来听讲: 当一个个人物形体外貌、言谈举止鲜活各异,如花絮般在我们面前飘过时,我们该如何将此定格,化作永恒的美的瞬间呢?画家可以用画笔去画,摄影师可以用相机去拍,而我们也可以用手中的笔去写,把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