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浅谈体育舞蹈选手赛前心理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悦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4):426-42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舞蹈比赛日益增多,体育舞蹈比赛的参赛选手也日益增多,体育舞蹈选手在参赛时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平,取得优良的比赛成绩,不仅要有过硬的运动技术,而且还要有适应技术水平的赛前心理状态。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体育舞蹈选手比赛前的心理状态和影响赛前心理状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指导比赛,调节心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鲍巨彬 《山西体育科技》2009,29(2):46-49,69
从调查天津市部分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赛前心理出发,通过观察分析、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形式分析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并对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赛前运动焦虑等赛前心理状态,总结出赛前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并提出建议,使青少年运动员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以及主动克服困难的方法,为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科学化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成绩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
一、赛前心理训练的意义在竞赛中,经常会出现运动员比赛中胜和负或者技术动作变形等现象,有时从形式上看是技术失常,而实际上有时是心理失常。在比赛中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状态,是创造好成绩的重要条件。而竞技状态良好与否又取决于各种因素,其中心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比赛失常一般是由于赛前心理状态不良而引起的,因此赛前的心理训练对运动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赛前最佳竞技心理状态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黄卫忠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1):41-41,44
赛前最佳竞技心理状态的培养是我校运动队训练工作一个十分重要而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比赛激烈程度的不断增强,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安排是否科学,能否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最佳竞技心理状态,已成为每位教练员、运动员达到训练目标,完成比赛任务的关键。本文结合我校参加江苏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各项比赛情况,对赛前心理训练与最佳竞技心理状态的培养进行以下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关于赛前最佳状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赛前音乐的目的 赛前音乐的目的是排除运动员赛前不良反应,激发良好情绪,促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乃至最佳的赛前心理状态。同时可以间接地调节人体生理过程,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2.赛前音乐的分类 赛前音乐从结构上可分成三种相对独立的形式,根据各自的功效可以分为诱导性音乐、放松性音乐和鼓动性音乐。采用不同性质的音乐可以解决运动员赛前阶段所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达到赛前音乐的共性目的。 (1)诱导性音乐 诱导性音乐的目的主要是转移运动员的注意力,使赛前沉重、烦躁的情绪转换为…  相似文献   

6.
一、赛前心理训练 赛前心理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以便在紧张的比赛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技术和战术水平,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7.
刘均委 《精武》2012,(31):11-12
赛前心理焦虑是一种不良的、消极的情绪状态,赛前焦虑不但会影响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正常发挥,降低运动员的参赛能力,而且还会严重干扰运动员正确清晰的思维能力,使运动员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比赛,难以做出正确的思维和判断。而短跑比赛胜负越来越依赖于心理素质,特别是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重要性,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法,实验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对我市中学生课余训练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进行研究,总结和归纳出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焦虑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方法,为青少年短跑课余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北省35名男子举重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举重运动员通过赛前科学的心理训练,能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发挥较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通过对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研究发现,运动员在比赛前存在着四种心理状况,这四种心理状态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稳定性。因此,调整赛前心理状态,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本就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在复杂的环境下如何保持心理的稳定性、准确性、敏捷性和灵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使链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因此,抓好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青少年链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出赛前心理训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吴月英 《体育科技》2007,28(3):51-53
从理论分析出发,运用运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简要分析在体育运动竞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并提出克服心理障碍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以提高运动员的竞赛水平。  相似文献   

12.
跆拳道比赛中,心理作用对比赛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对心理战术的训练和临场指挥也成为运动员比赛胜败的关键因素,如何在比赛前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调整到最高兴奋点,已经成为广大教练员的必修科目。文章结合多年的比赛和训练经验,从训练和比赛的实际需要出发,文章就赛前心理战术训练、赛前心理战术调整和比赛期间心理战术的运用三个方面对心理战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期找出对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有用的心理调整和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心理状态,以及引起这些心理状态的原因提出对跳高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心理训练是现代射击运动训练理论密不可分的整体体系,心理训练越来越受到广大射击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依据心理训练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多年在省射击队训练比赛的实践经验,分析心理训练与射击运动项目的密切关系,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情绪在大赛中发挥最佳成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心理素质对武术套路比赛中动作稳定性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归纳整理、观察分析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心理素质对武术比赛中动作稳定性影响进行了深度的探讨。旨在明确心理素质在武术套路比赛中的重要性,从而为今后武术训练的心理素质训练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段涛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2):184-185,188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阐述了摔跤运动员心理素质在比赛中的重要性,旨在探索更加合理的心理训练方法和现场指导能力,以培养运动员过硬的比赛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得知撑杆跳高教学中.学生有较大的心理障碍.为消除这一障碍,根据该项目技术难度大的特点和心理学原理,制定出新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对消除心理障碍和提高学习成绩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朱莉珍 《安徽体育科技》2006,27(3):36-37,42
“一个守门员半个队”,手球守门员作为比赛场上的最后一道防线,其技术水平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比赛的结果,在守门员诸多的技术环节中,防边锋射门的技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其成功率的高低,守门员的心理素质起着关键因素,因为其将直接影响到守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竞赛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因素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它是取得胜利的主要手段。从理论分析出发,运用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了在体育运动竞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对提高竞赛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用。  相似文献   

20.
散打队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能力是决定队员运动技术发挥的重要因素,教练员在训练中合理科学的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是现代运动员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在比赛中正确及时的调整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临场发挥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比赛结束后消除心理障碍和恢复积极的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