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而中考是初中教育教学的指挥棒,中考考什么,直接影响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为引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近年来中考命题者在这一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这类问题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载体,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情境,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正符合了国际数学教育家[美]G·波利亚建立的合情推理模式.在数学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有大量的机会根据…  相似文献   

2.
中考是初中教与学的风向标,每年的各地中考试题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师的第二教材.当前的现状是:中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中考怎么考,教师怎么教.而初中学生尚不具备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能力,只能是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就怎么学.毫不夸张地说,中考左右着初中数学课堂.但遗憾的是,每年都有少数中考题有违课标精神,偏离教材,脱离学生,不但使当年的考生望题兴叹,而且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知所措.现列举几例并作评析与同仁商榷、共勉.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教师说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对数学学习的一句通俗性的总结性话语是:“学数学就是做题。”数学教育几乎变成了解题训练;数学学习也就变成了在题海中遨游。这种解题训练的好处是可以训  相似文献   

4.
赵桂兰 《青海教育》2006,(12):41-41
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个改革目标。而“学什么与怎样学”是新课程下数学教学所应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在探索与交流活动中形成学生自已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能力,改进数学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课堂中的数学教学,较以往的传统数学教学有什么新的“改变”呢?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数学教学首要的问题是什么呢?是“教学生学什么”和“教学生怎么学”.拜读了文[1]后,感触颇深:作为课堂数学教学的主要传播媒介——数学教学语言,是让课堂焕发生命力的动脉,对辅导学生学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本文就新型课堂语言设计作了一次尝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贾娟 《西宁教研》2002,(6):22-22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他们构建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8.
杨静 《内蒙古教育》2005,(10):18-21
数学教育改革过程中有一个关于“教与学的三角形”提法,指的是数学教育至少应该研究三方面的问题:“教什么”、“如何教”、“如何学”。通过编制《教学大纲》、研制《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基本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至于“如何教”,各级教研部门、学术团体,通过大量的研讨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是,对学生“如何学”,学生学习方式的系统研究甚少,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认识,这与当前推行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9.
蒋守彬 《云南教育》2005,(34):36-38
1.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空。“新课改”的目标之一是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而“学什么与怎样学是分不开的”。“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节课中,教师注重小组讨论,如,讨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较方法;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的小组交流;  相似文献   

10.
如果在中小学数学教师中做一个调查:“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大阻力是什么?”相信绝大多数教师的答案是:“现行考试方式与评价制度。”的确,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师生在胚海中苦苦挣扎.几乎成了广大师生的无奈选择和真实描述。考试是师生谈论最多的话题,由于评价学生看成绩.评价教师也是看成绩,考试频繁.师生均感身心疲惫;加上数学在中考、高考中是个举足轻重的“筛子”,不易及格,考生的考分差距大,这都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学成了学生最厌恶的学科。因此.受使数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  相似文献   

11.
杨静 《教育革新》2006,(6):43-44
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要落实新课程数学教学的诸多目标,就必须实现“四个转化”。 一、教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什么是教育?“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剩下的是什么呢?就是教育的积淀、精华、永远不会忘记和长期起作用的东西。数学教育的最深沉的积淀是什么呢?是数学的思想、方法、思维策略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这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深度地亲身经历、体验和感悟方可获得的东西,这是数学的灵魂和精髓。然而,多年来。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极大束缚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谋求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策略和方式,  相似文献   

12.
高效数学教学是指以有效的数学知识为学习活动对象、通过有效活动方式和有效评价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相对于学生的"学"存在着一种学习形态的知识,它是一种更为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的知识.根据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方式,课堂教学活动方式有三种形式:以教定学、以学定教、教学对话,其中教学对话的实践活动方式是"对话性讲解".从评价与学习活动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可以把学习评价分为对学习的评价、为学习的评价和学习内评价.  相似文献   

13.
过去,我们的教学更多地强调教师应怎样教,现在我们更关注学生如何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引领我们的教学实践。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只有教师的教,而没有学生的学或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势必导致教学的失败。寓教于乐,变苦学为乐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上乘境界,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14.
正中考是初中教与学的风向标,每年的各地中考试题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师的第二教材.当前的现状是:中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中考怎么考,教师怎么教.而初中学生尚不具备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能力,只能是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就怎么学.毫不夸张地说,中考左右着初中数学课堂.但遗憾的是,每年都有少数中考题有违课标精神,偏离教材,脱离学生,不但使当年的考生望题兴叹,而且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知所措.现列举几例并作评析与同仁商榷、共勉.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提倡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注意发挥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动和能动作用。近年来的中考频频出现了折叠与剪拼试题,现略举几例加以解析。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原有的那种老师“教”与学生“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逐渐被一种充满活力、充满快乐的新模式所取代.  相似文献   

17.
霍亮 《山东教育》2004,(26):20-22
当前,基础教育与数学课程改革,比如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提出等,为数学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点。面对新的数学课程教材,如何重新认识数学学习活动,建构新的数学学习观,指导学生形成相应的数学学习方式,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现代数学教学理论应该把数学学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标的要求中特别提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9.
龚泽湘 《湖南教育》2006,(12):14-14
就数学课而言,学情就是指学生在某一节数学课内或某一项数学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它包括对本节课的内容是否有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怎么样、学习方式对不对、学习思路是否清晰、学习进程及学习效果如何等诸多要素.关注学情,其实就是关注学生的学,就是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它注重的是以学生为本,着眼的是学生在数学课上能尽可能地实现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能力和数学情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翔 《亚太教育》2019,(8):154-154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活动,只有实现“教”为“学”服务,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开展。但在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学”之间明显存在“对立”关系,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并不乐观。本文将基于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展开调查,深入分析学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以找到适当的解决对策,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