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现在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学生厌学文言文,他们认为,古文是陈年烂谷子,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用处,因此没有必要学了。他们的这些想法有碍文言文的学习。在文言文课堂上,学生往往昏昏欲睡,至于文言文背诵,更是视如蜀道,难于上青天!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教师的教学异常困难。常常是花的力气很大,却收效甚微。若算一下时间,学生从小学时就接触文言文,到了高中,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时间并不比外语短,但"能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要求是否达到了呢?显然没有。为了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推动初中文言文教学,我就初中文言文教学进行了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谢银芬 《现代语文》2010,(2):132-134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学生。每次作文课,总能看到学生愁眉苦脸,因为他们没有东西可写,没有感情可发,在老师的强硬规定下,他们只好不情愿地挤出一篇味同嚼蜡的“陈芝麻烂谷子”。  相似文献   

3.
黄彩芹 《考试周刊》2010,(44):44-44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词不断被创造出来.许多人认为古文晦涩难懂,生活中又用不到,没有必要学习。但事实并非如此,古文无可取代,在语文教育中,强调学习古文的必要性,教导学生如何学好古文,都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好些语文分析课的失败,往往是从引言开始的。有的引言,不问今文古文,一律是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介绍;有的不问记叙文、议论文,一律从结构入手,先划分段落;有的不问甲班乙班,一律先讲一通读写知识,等等。这些引言,引不起学生对训练中心的关注,打不起学生“且听下回分解”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的好处不用我多说,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学生记笔记理所当然,对于信息技术课让学生记笔记,有的人会觉得没有必要,信息技术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记笔记简直就是浪费。我一直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从我的教学中,我认为让学生记笔记很有必要,而且十分有效。农村中学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在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爱国守法”被列为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教育研究表明:知、情、行是进行爱国教育的一个完整过程,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可以这样说,“知”是培养的基础,“行”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对学生的爱国教育,只有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才能促进学生知、情、行的统一和谐发展。一、晓之以理——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当前,有的人认为“爱国”没有什么可讲,这是老生常谈的一句口号,没有实质性内容,喊过即逝;有的人认为“爱国”是道德高尚的人提倡的,  相似文献   

7.
小学高年级学生上课时不爱发言,有的教师认为,孩子年龄大了,生理和心理上都起了变化,是年龄特征的反映,有的认为,低中年级没有把口述的基础打好,因此抱怨丧气。我觉得前者是片面的,后者是消极的。我们对高年级学生经常进行口述训练,切实把培养口述能力作为一项基本功来抓,学生不爱发言的现象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叶圣陶先生说,“遵循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一条规律”。“听说读写同样重要,小学尤其要重视‘说’的训练。”高年级学生迅速进入了书面语言的新阶段,但口头表达能力仍要花  相似文献   

8.
在大专院校的语文教材中,古文课的份量占有相当比重。如何上好古文课,对提高学生的古文知识水平,提高对古典文学的欣赏能力都有很大的意义。在古文教材中,编者对古文的疑难字词,一般都作了注释,但这些注释,有的注有出处,有的没注有出处,至于有没有异义,别家怎么说,没有更多的考究。如果能够运用训诂的成果、知识以及方法,引经据典,解惑释难,通文达理,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原文,从而更好地进行古文教学。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训诂学在古文教学中的运用。1.运用训诂成果解惑释难  我国古代文化灿烂,作为载体的文字,从甲骨文开始,…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其中语文阅读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演好这个重头戏作用非常大,可以增长学生的学科知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可见语文阅读训练必须抓。关键是怎样抓?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在抓语文阅读训练,可是有的流于形式,有的收效甚微,有的甚至还没有跳出问答式的阅读模式。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个驰骋于三尺讲台的语文老师,有必要用自己的语文教学重新诠释“阅读训练”,结合我自己多年的实践,结合我校语文课题组的部分研究成果,再次谈谈“语文阅读”。  相似文献   

10.
<正>关涉学生实际生活与切身利益的问题,能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形成有价值的写作练习。有些作文任务设计比较呆板,有的是毫无新意的“陈芝麻烂谷子”,有的是离学生生活过远(属于“不可能的任务”);有些学生认为作文命题和要求限制了他、束缚了他,可是,当有自由作文的机会时,他们仍然不会写,会说“我不知道写什么,还是给一个题目吧”。也有些学生,对什么题目都无所谓,他们能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虽然是“戴着镣铐跳舞”,跳得也不难看,  相似文献   

11.
对学生而言,古文学习,可以说是老大难问题.由于年代久远,字词句较为艰涩难懂,所以有的学生对古文兴趣不大,认为死记硬背,没意思.如何让学生对古文产生兴趣,乐学好问,对语文教师而言是个大挑战.何况在八年级的课文中,文言文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继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后,还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难度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2.
《福建教育》2007,(4):26-29
陈:当前许多教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发文本教学资源感到困惑。如对公开课或名师观摩课中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许多人就持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深挖文本资源没有必要,甚至起反作用;有的认为很有必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有的则拿不定主意,也不知道该从哪方面来开发文本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一、初中古文教学的尴尬境况
  一讲到学古文,很多学生兴致立减,总认为古文学了也没多在的用处,且枯燥又乏味。古文的学习令许多学生深感“头痛”,然而它却既是教师不得不教的内容,而且2011年版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文言文作为“重头戏”,在新教材增加了古诗文的比例。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听到自己的学生对古文这么反感,我的内心感到非常的困惑。  相似文献   

14.
现行的经济类专科学校的语文教学,大都存在着缺乏缜密的教学计划、明确的教学目的和与专业紧密联系的现状。有的教师和领导“重专业课、轻基础课;重外语、轻本国语”。至今我校有些人仍把大学语文课视为可有可无的“软性课程”。学生中也不少持“无此必要”的观点,觉得到了大学还学语文,似乎轻视他们的语文实际水准。执教者也深感:要提高语文的效益,在一年有限的教学课时中有很大的变化是十分艰难的。我校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弊端: 一、缺乏明确的目的性。有的教师认为:目前我们主要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有的教师则认为:目前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的教师却认为:语文  相似文献   

15.
有些同志认为,中等卫生学校的特点在于“专”,所以要把重心放在专业课上,从而忽略了语文课的教学。一些语文教师也乐得顺水推舟,认为反正中专也没有升学率,因此也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语文课缺少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使得部分学生只在课堂上学习语文,有的甚至在语文课堂上也不学语文。  相似文献   

16.
语言表达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 ,被认为是现代人类必须具备的三大能力之一。在近几年的以考查能力为主的高考中 ,语言表达已成为重中之重。因此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就成为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十分紧迫的任务。经过反复的实践和探索 ,我在课堂教学中总结出了几种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训练学生由读别人的诗到学会自己作诗阅读是提高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范文 ,特别是阅读古诗名篇 ,可以从中学习、借鉴表达的经验、方法和技巧。我国古代有“文选烂 ,秀才半”“能读千赋则善赋”之说 ,科学地道出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普高热”的不断升温,中等职业学校成了普通高中生源的“回收站”,问题学生的“大本营”。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是基础教育中的“边缘学民”,他们文化基础差,对语文感兴趣的太少,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就是来学技术的,根本没必要学语文。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教师教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因此,培养职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学习语文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成为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颖 《成才之路》2009,(31):41-42
由于古文同现代文有很大的的差异,语言障碍较多,中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又没有多大的兴趣,更不用谈对作品整体的理解,如思想的把握、艺术技巧的评析、艺术语言的体味等。这样正确理解古文的主要意思就遇到了许多困难。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初步的古文鉴赏能力,掌握解答鉴赏题的思路与技巧,是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厚积”方能“薄发”,在平时的教学中宜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刘雄万 《考试周刊》2014,(63):45-45
<正>写作教学一直被公认为是语文教学的瓶颈。作文是衡量一个学生的思想、知识和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很多语文老师都这样感叹:学生的作文水平"真是一届不如一届啊"。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无话可说,空话连篇,"薄情寡义",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或者所用的材料都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虽然可以向学生不断灌输写作方法,但无"米",何谈"佳肴"?通过多年的语文写  相似文献   

20.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不少语文教师认为写作难教,甚至是无法教;学生感到写作难学,也无法学,许多学生往往谈写作而色变。那么,学生写作难,其核心难点在哪里呢?有的人认为学生缺乏写作素材,因此,需要加强观察、积累素材的指导;有的人认为没有掌握写作技巧,因此需要进行写作技巧的教学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