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阶级社会里,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路线服务的。苏修的教育是由苏修社会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决定,同时又为苏修社会帝国主义政治、经济服务的。今日的苏修教育已成为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对外推行霸权主义,对内实行法西斯专政的工具。为了同美帝争夺世界霸权进行军备竞赛,苏修竭力叫嚷要把“争取科学技术优势”作为高等教育的“战略方针”,宣称高等教育是“两种世界体系竞赛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军事上的潜力“最终取决于高等教育”。为了控制和奴役其“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成员国,苏修竭力鼓吹“社会主义国家高等教育一体化”、“教育分工”论,苏联是留苏学生的“第二祖国”。为加紧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教育渗透,苏修声称他们的文化是关系“各国人民命运和人类前途”的“全人类的文化”,苏联是为第三世界培养干部的“最大的中心”等等,这都充分暴露了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妄图称霸世界的野心。在国内,苏修利用教育这个阵地大力向青年灌输社会帝国主义和社会法西斯主义思想,鼓吹以社会帝国主义头子勃列日涅夫的言论作为“从事一切教学活动的指南”,叫嚣让苏修“党的声音响彻课堂”,“从思想上保证贯彻执行苏共纲领”,同时在学校中建立了一套法西斯政治工作制度,以保证强制推行他们的反动政治路线和教育路线,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法西斯控制。为了奴役和压迫苏联非俄罗斯民族,他们大力推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民族政策,千方百计地消灭非俄罗斯民族的文化和语言。为了扩军备战,他们把学校变成大兵营,疯狂地推行教育军事化,强迫学生接受军国主义教育。苏修为了掩盖他们的教育为社会帝国主义政治服务的本质,还鼓吹什么苏联教育的“民主性”、“全民性”和“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这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教育‘脱离政治’,教育‘不问政治’,都是资产阶级的伪善的说法”,其目的是为了欺骗群众。  相似文献   

2.
这里摘译了苏修的《稀奇的“商行”》等几则教育丑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修教育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深重危机。苏修叛徒集团上台后,全面利用教育这块阵地为其复辟资本主义服务,特别是看中了高等学校这块资产阶级的世袭领地。苏联的高等学校,已经演变成特权阶级子女独霸的一统天下。随着特权阶级的日益腐败,他们的子女越来越依仗父母的金钱、权势胡作非为,不再有心去参加入学考试的竞争了。于是,布哈拉泽一类的“商行”应运而生,贿赂、舞弊,甚至发展到造假文凭、办假大学等等。在苏修各行各业都陷入不景气的情况下,唯独这类新兴的“企业”十分兴旺。从这里可以看出,苏修特权阶级已经不得不依靠金钱、权势和布哈拉泽一帮人来维护他们对大学这块世袭领地的霸占。苏修教育丑闻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苏修叛徒集团彻底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疯狂地推行社会帝国主义政治路线和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结果。修正主义的统治是不会长久的。尽管苏修叛徒集团千方百计地进行所谓的“教育改革”,但终究挽救不了他们日益腐朽和必然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教导我们:“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二十多年来,在苏修文坛上毒草丛生,狐蛇乱舞。他们的文艺,是官  相似文献   

4.
一九五六年,苏共二十大发出了“春暖解冻”的反革命信号后,在苏联的国土上,修正主义文艺思潮象洪水一样泛滥成灾。苏联现代修正主义文学鼻祖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就是这股反动思潮的代表作。这篇小说在《真理报》上一发表,苏修统治集团便捧为至宝,说它“拟定了一条从思想上、艺术上处理战争题材的新路线”。对苏联文学“有原则的意义”,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解剖这株毒草,看看苏修文学的“现实主义”原则究竟是什么货色,其思想基础是什么,对于认识苏修文艺路线的反动实质,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上对亚非拉国家侵略的同时,也疯狂地进行文化教育渗透,妄图把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纳入苏修全球战略的轨道,加紧同美帝争夺世界霸权。苏修以“教育援助”“技术合作”为名,对蒙古人民共和国大肆渗透和掠夺,突出地暴露了它侵略扩张的野心。苏修派遣大批“教育家”前往乌兰巴托,直接控制了蒙古的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甚至侵入蒙古的许多中学。他们亲自指挥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垄断了蒙古的教育大权,全盘搬用苏联修正主义教育体系,使蒙古的教育“全盘俄化”。蒙古教育界的某头面人物,在吹捧苏修的所谓“援助”时也公开承认,苏修的教育“不论过去和现  相似文献   

6.
叛徒勃列日(氵日工)夫1967年提出:苏联已经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1〕他们吹嘘“发达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客观必要的和重要阶段”。〔2〕苏修“二十四大”规定:“从理论上探讨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问题”,是苏联社会科学的一个“主要方向”。〔3〕根据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内外政策的需要,这幕“探讨”丑剧开场了。苏修头目和理论界就这一问题大作文章,大吹“发达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所作的重大贡献”〔4〕。  相似文献   

7.
根据苏丹和苏联之间的一项文化协定,一九七六年苏联应接收一百五十名苏丹学生到苏联大学学习。苏丹政府有关当局根据爱国主义和忠于祖国的原则挑选好了学生,但苏联无理拒绝苏丹提出的留苏学生名单,而坚持要插手挑选学生的工作,并要按苏联的“政治标准”来挑选。这是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又一次向苏丹政府和人民施展的霸权主义淫威。苏联要求选派国按苏联的“政治标准”挑选留学生是有着不可告人的险恶目的的。多年来,苏修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在外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留学生中,灌输亲苏修的思想,并利用各种卑鄙手段培植亲苏修分子和为苏联特务机关服务的间諜。这些留学生中的一些人回国后,为苏修利用,充当苏修的代理人,从事破坏和颠覆活动。  相似文献   

8.
今年一月,苏修吵吵嚷嚷地演出了一场纪念《全苏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成立五十周年的丑剧,高谈什么“半个世纪历史时期中”协会的“英雄业绩”,大肆喧嚣所谓“军事爱国主义”。他们把社会帝国主义冒充为社会主义,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大搞军国主义教育。志愿协会在斯大林时代本来是一个开展群众性军事体育活动的组织。但是,由于苏修叛徒集团在苏联全面复辟资本主义,推行社会帝国主义政策,从而把爱国主义教育蜕变成了军国主义教育。勃列日涅夫集团出于侵略扩张的需要,通过立法文件和扩充组织、增配干部、增加经费设备等种种措施,强化了协会的作用。大批退役军人和予备役军人,包括退休的将军在内,被派去充当协会的顾问、教官和管理人员。如现任的协会主席,就是“苏联英雄”称号三次获得者、空军元帅亚·波克雷什金。苏修统治集团企图以此加强协会的声誉和影响,以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志愿协会已完全沦为苏修训练应征入伍青年,进一步普及军国主义教育和军事训练的得力工具。在这次所谓纪念活动时期,苏修当局兴师动众。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命令授予协会列宁勋章,表彰它对“发展国防”的重大贡献。全国各主要报刊也纷纷登载文章,为协会评功。从一月二十五日开始,还在莫斯科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规模很大,形式隆重。代表达千余人。苏修中央书记、国防部副部长及其他“负责人员”、著名军官等都赶到会场。捷克斯洛伐克等十来个国家也派代表团参加了大会。协会主席在其总结报告中极力吹嘘“志愿协会当之无愧地执行着爱国主义的义务”,“为解决社会和国家的任务做出了显著的贡献”。苏修头目们也在会上大加颂扬志愿协会的“成就”,对协会成为苏修“武装力量的可靠助手”,在学生中进行“极其重要的军事爱国主义工作”表示“满意”和祝贺。这些“热闹”的举动,再一次表明了苏修集团对军国主义教育是多么关注,从他们列举的协会的“辉煌成绩”中也可见其战争狂热和称霸野心到达了何种地步。下面摘译的是苏修的两篇纪念文章。  相似文献   

9.
苏修《青年近卫军》杂志在一九七一年第十二期上,发表了一部描写苏修边防军生活的长篇小说《妈妈,你放心吧!》,作者诺尔达·顿巴泽是该杂志的编委之一。作品出笼以后,不断受到苏修的吹捧,并拍成电影。苏修《红星报》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在一篇叫做《树立爱国主义》的文章中,十分赞赏小说中所表现的青年士兵忠于苏修统治集团的思想。一九七三年四月在巴统召开的第二次全苏边防军文学会议上,苏修边防军政治部主任列日别科夫也把《妈妈,你放心吧!》作为优秀的“边防军文学”作品特别加以肯定。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在大肆鼓吹“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一致性”,把爱国主义指责为“民族主义”,胡说“社会主义国家已经不是祖国这个词传统意义上的单个的祖国”,“对苏联的态度是检验任何一个共产党、检验每个共产党员是否忠于工人阶级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试金石”的同时,一直对它的“兄弟”南斯拉夫虎视眈眈。它软硬兼施,政治拉攏,经济利诱,阴谋颠覆与军事压力等多种手段交替使用。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苏美两霸对欧洲争夺的加剧,苏修对南斯拉夫胡萝卜犹用,然而更多挥舞的却是大棒,策划了一系列旨在全面控制南斯拉夫的阴谋。苏修对南斯拉夫的“关切”是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和军事目的的。南斯拉夫地处巴尔干半岛,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对苏修在巴尔干、地中海和中东  相似文献   

11.
在苏修叛徒集团的反动统治下,苏联的教育被一小撮特权阶层及其子女所垄断,广大工农被排斥在学校大门之外。今日的苏修教育成了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推行社会帝国主义政治路线、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越来越反动、腐朽和没落。他们极力标榜“全民教育”、“教育平等”,也终究掩盖不了事实的真相。大搞“天才教育”为了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苏修教育界大力鼓吹“天才论”,竭力宣扬“特殊天资”和“先天素质”,大搞“天才教育”。为了培养“天才”,苏修叛徒集团费尽心机,不惜工本。在全西伯利亚,他们通过由三轮考试组成的“西伯利亚奥林匹克”来选拔所谓的“天才”学生,专门为特权阶层子女开办军事、政治、物理、数学、艺术等方面的“天才”学校。这种学校不仅有较好的设备,“较高水平”的师资,学生还享有优厚的生活待遇。下面这个材料有助于我们了解苏修的“天才教育”究竟是什么货色。  相似文献   

12.
苏修叛徒集团和历代反动派一样,都是尊孔派、复辟派。他們一貫利用孔孟之道作为毒害人民、破坏革命,妄图灭亡中国的反动思想武器。近年来,苏修发表了許多尊孔反法恶毒反华的黑文,加紧推行社会帝国主义的对內对外政策,疯狂地反华反共反革命。主张反动,就必然反对进步。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在大演尊孔丑剧的同时,还极力詆毁在我国历史上主张进步、反对复辟的法家及其杰出代表商鞅,咒罵法家路綫的实践者秦始皇,借以攻击我国无产阶級专政的社会主义事业。苏修統治集团,从历史唯心論出发,恶毒攻击法家是什么“极权主义”、“反人道”,这正暴露了勃列日涅夫之流仇視和反对无产阶級专政的丑恶面目。我国无产阶級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使苏修把中国变为社会帝国主义的殖  相似文献   

13.
今年五月二十四日,是苏修文艺界祖师爷肖洛霍夫七十岁生日。苏修叛徒集团把这个奴才的生日当作“节日”,准备大肆“庆祝”一番。早在去年七月,克里姆林宫的主子们就授意拚凑了一个“纪念委员会”,忙着赶印他的言论集,为他的毒草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拍摄电影,打算在莫斯科和各加盟共和国首都以及肖洛霍夫的家乡维申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苏修勃列日涅夫集团为了称霸世界,加紧玩弄反革命两面派手法,一面高唱“缓和”的滥调,一面大肆扩军备战。为了替勃列日涅夫集团这种假“缓和”,真扩张的政治路线服务,苏修开动了所有的宣传机器,不遗佘力地为之大造舆论。在这场鼓噪中,苏修文学界特别卖力,竭力进行各种欺骗宣传,所谓“军事爱国主义”的文学作品,竞相出笼,成了勃列日涅夫集团推行社会帝国主义路线的得力工具。  相似文献   

15.
苏修一九七一年底以来上演了一出轰动一时的话剧《外来人》。该剧先后在苏联七十几个大、中城市上演,并被搬上了银幕。话剧公演后,苏修各主要报刊杂志连篇累牍发表评论文章,吹捧它是“苏联好久没有上演过”的好戏。说剧中主人公切什科夫是苏修“用新的方式进行工作”时,“必然要到来的”、“关键性的、意义重大的人物”。他的出现是“时代的命令”,是“在塑造当代英雄的高大形象道路上的一个有意义的预兆”。这个被苏修叛徒集团及其文艺界捧上天的切什科夫究竟是个什么人物?他是应谁的命令而出场的?  相似文献   

16.
列宁指出:“‘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策的內容。”今天,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完全繼承了老沙皇的衣鉢,以更大的野心,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大搞控制、干涉、侵略、顛覆活动,加紧同美帝爭夺世界霸权,妄图建立横跨欧、亚、非、拉的苏修帝国。为了达到霸权主义的目的,苏修社会帝国主义配合着它在政治、經济上对亚非拉国家的侵略活动,对第三世界各国也疯狂地进行文化教育渗透。苏修大肆宣揚他們对第三世界进行的“大公无私的文化援助”,吹噓它的“援助方針是传授文化革命經驗,是造就高度熟練的民族干部,以便帮助亚非拉人民消除它們对帝国主义的依賴”。事实完全戮穿了它的无耻謊言。亚非拉国家,长期遭受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剝削。它們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但都还面临着肃清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发展民族經济和民族文化教育,巩固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真正的大公无私的文化援助,应該是服务于这  相似文献   

17.
今年四月间,苏联高等与中等专业教育部部长维·彼·叶留金在一个所谓“社会主义国家大学生会晤会”上作了报告,题目叫做《苏联高等学校及其当前的发展问题》。在这个报告中,这个苏修教育界的头目,摆出一副霸王的面孔,张牙舞爪地向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大学生们宣布:苏联高等学校当前发展的根本问题,就是为争夺世界霸权服务。这是一份很好的反面教材,它赤裸裸地暴露了苏修社会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教育路线的反动本质。教育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什么阶级掌握了教育的领导权,教育就为这个阶级的政治路线服务。苏修叛徒集团篡夺了党政大权,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变成了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教育成了他们复辟资本主义的工具。今天苏修叛徒集团越来越变本加厉地推  相似文献   

18.
苏修《戏剧》杂志一九七四年第七期发表了剧作家维·罗佐夫的两幕喜剧《四滴水》。剧本由四个小故事和贯穿于故事之间的作者旁白组成。四个故事的情节、人物没有什么联系,实际上是四个独幕剧。但都是以反映苏联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苏修社会阶级压迫的残酷现实。《账目两清》这出戏,通过两个老同学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悬殊以及他们之间由此而产生的一场冲突,使读者清楚地看到了苏修叛徒集团豢养下的资产阶级精神贵族的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苏修越是剑拔弩张地扩军备战,争霸世界,便越是高唱“缓和”的调子。到了去年“欧安会”召开前后,这首“缓和”迷魂曲已经唱得声嘶力竭了。正在这个时候,以写战争题材、鼓吹“军事爱国主义”而名噪一时的苏修作家尤里·邦达列夫抛出了他精心炮制达四年之久,鼓吹“缓和”的长篇小说《岸》。小说一出笼,苏修集团如获至宝。仅去年一年,就有《我们同时代人》等三家杂志竞相连载,评论界也发出一片喝采声。说什么这是“一部富有尖锐的现代性的作品”,它“在缓和与和平共处的条件下……以人道主义的和道德的激情投入当代的主要哲学论战”,表现了“进步人类正在热切探索和寻求的缓和途径”,如此云云,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由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篡夺了党和国家的领导权,已经蜕变为一个社会帝国主义国家,即列宁在批判第二国际时所说的,“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帝国主义”。深入了解苏修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的历史教训,揭露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对于当前我们贯彻毛主席关于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指示,反修防修,加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以及对于进行反对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