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皇甫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由于自然环境的人为毁坏和过度捕猎 ,部分种群数量明显下降。作者认为坚持保护、驯养、捕猎并举的原则 ,合理地开发利用 ,才能维持保护区的生态平衡 ,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应遵循“保护第一,适度开发,循环发展,系统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完善规章制度,促进保护区旅游开发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评价保护区的功能秩序,合理确定保护区的旅游开发内容和开发强度,科学配置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以及加强保护区整体保护规划来实现。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可持续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要依靠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加大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基础性调查研究工作,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和保护区居民参与规划等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野外调查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定位技术对四川省冶勒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详尽地调查。基本掌握该保护区内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现状,并提出开发利用对策。结果表明:该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现有野生药用植物376种,隶属于95科224属,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敏感区之一,对湿地的保护与开发已引起广泛的关注。通过对池州市湿地自然保护区资源潜力的分析。提出了保护区资源开发的原则和构想,认为生态旅游是两全齐美的开发方式,既有利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又能使湿地资源得到较好利用。  相似文献   

5.
三江口自然保护区生物物种资源丰富,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周边社区的群众未能从保护区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影响了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社区共管",形成生态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是三江口自然保护区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陕西牛背梁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羚牛及其栖息地。保护区位于秦岭东段主梁上的狭长区域,四周被县辖国营林场、集体林、自留山包围,近年来由于对该区域无序与过度地旅游开发,对保护区主要功能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不断增加的森林公园、避暑山庄、自助游线路、商业活动摊点等,使得自然保护区出现"孤岛效应"、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受到干扰和破坏、环境被污染、管理难度增加、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矛盾突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对旅游项目的科学审批、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监督管理、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力度、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等相应的管理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优势、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和保护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虽然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的现状不容乐观。必须在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同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开发,使资源能实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菜阳河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菜阳河自然保护区是以森林生态和野生动物为主的森林保护区,特别是以保护野牛为主的珍稀野生动物及多种类型的热带、南亚热带森林自然景观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哺乳动物和鸟类和200多种,维管植物196科806属1722种,6个植被类型,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种,三级保护植物1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2种,二级保护动物16种,就菜阳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讨论了生态旅游及保护区的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德江楠杆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现状,促进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笔者于2016年5月对该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现有两栖动物共17种,隶属2目8科12属.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种,《IUCN物种红色名录》中极危(CR)物种2种,中国特有种7种.其动物区系以华中华南区种占明显优势.保护区内物种较少,各物种种群数量也较小,以陆栖-静水型占明显优势.运用G-F指数测度楠杆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科属水平多样性.结果显示,保护区内两栖动物的科间和科内多样性较低,属间与属内多样性相对较高.针对楠杆保护区现状,对其两栖动物保护与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论述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生物资源,促使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具体对策:继续做好保护区的基础工作;完善自然保护区区划,加强保护区生物区域规划与管理,协调建立自然保护区区域网络;开展多种经营,增强保护区自身活力;加强生态旅游管理;建立和健全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是提高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收入、缓解保护区与社区矛盾、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虎牙地区大部分属于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区旅游资源种类丰富、类型多样、自然旅游资源占优势,易于形成优良的生态旅游产品簇.当前应将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做好生态旅游规划,将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开发,实施旅游扶贫.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古兜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及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并从区位交通、客源、基础设施三方面分析了该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对古兜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促进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野外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各观赏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有选择地分析了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部分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观赏特点,探讨了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以期为武夷山地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泉州清源山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清源山与晋江、洛阳江河口下游的两岸邻接,植被丰富,属沿海丘陵平原亚热带雨林区.清源山蜘蛛群落分布与其生境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蜘蛛种类的调查有利于该地区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但目前为止,清源山蜘蛛种类的资源还未有报道.自2008-2010年以来,经采集、调查共获得1020个蜘蛛标本,经鉴定确定为16科41属60种,其中未确定种9种.  相似文献   

15.
对山东省鲁山自然保护区内药用苔藓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鲁山自然保护区内药用苔藓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共17种,隶属于13科14属。文章记述了它们的生境条件、采收季节与主要药用功效,并就合理开发和利用该区药用苔藓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神农架百合科植物种类共29属129种(含变种),其中北温带成分共有9属53种,东亚成分共8属21种,旧世界温带成分共3属20种,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成分共有6属14种,泛热带分布成分共有1属18种,旧世界热带成分共有1属2种,热带亚洲成分共有1属1种,这表明神农架百合科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占优势;百合科资源植物十分丰富、按其用途可分为:野生疏菜类、淀粉植物类、观赏植物类、药用植物类、香料植物类等.这些资源植物类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苍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大型真菌资源。方法:采用分带调查法和经典分类学研究方法对苍山的大型真菌进行调查、鉴定。结果:通过实地调查,结合以往资料,共记载该保护区大型真菌2亚门,5纲,50科,114属,279种。结论:苍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大型真菌资源丰富,其中以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变绿红菇Russula virescens、鸡枞菌Termitomyces albuminosus、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等野生真菌较为著名,经济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期间,对浙江省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现存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89种,隶属于27目、75科、185属,包括两栖类34种,爬行类49种,鸟类145种和哺乳类61种,其中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45种.分析了保护区的动物区系特点、生态特点、动物资源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对策与建议,为保护区动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9个群丛的物种多样性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为4.513—2.947;物种均匀度为0.498—0.772;生态优势度为0.049—0.066。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