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用好教材既是教学的起始点,也是关键点。要用好教材,教师首先要能走进教材,在走进教材、吃透教材的情况下,还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但同时要注意的是教师既要遵循教材,又要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要突破教材的禁锢,做教材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材的开发和改造贵在辩证实施,教师既要“走进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应避免“拿来主义”和“全盘否定”两种不良倾向,以体现“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基于这个认识,本文提出了小学数学教材二度改造的“加减乘除”策略,为教师教学设计提供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朱瑛 《小学语文》2014,(1):107-110
教师解读教材,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只有人乎其内,走进教材,你才能和作者心心相印,息息相关,同呼吸、共命运,成为作者的知音;唯有出乎其外,跳出教材,你才能设计出符合学情、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4.
陈华忠 《四川教育》2006,(10):25-26
调控内容,让预设有利于生成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它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载体。”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理念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新的课程观、课程资源观、教材观也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这三个维度,进行大胆尝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既要走进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在“走进”、“跳出”中内化、活化教材,感悟生活,诗化语文。  相似文献   

6.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教师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应用,不仅反映了自身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反映了自身的知识水平,用好教材既是教学的起始点,也是关键点。"走进"教材是备课的"切入点","走出"教材即跳出教材看教材。  相似文献   

7.
怎样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一定要教师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时,既要把握教材编排的意图,又不局限于教材提供的素材;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达到高效和谐。  相似文献   

8.
刘文权 《考试周刊》2011,(62):60-60
如果说一堂好的语文课是一件艺术品的话,那么,备课就是雕塑这件艺术品。备课,是教师熟悉、掌握教材的过程,是设计最佳教学方法、精心安排课堂教学结构的过程。要上好语文课、讲好一篇课文,关键在备好课。怎样才能备好课呢?一个重要的经验是既要“钻进去”,又要“跳出来”。  相似文献   

9.
郑权 《教师》2010,(13):33-34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应用,不仅反映了自身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反映了自身的数学素养和知识水平。用好教材既是教学的起始点,也是关键点。要用好教材,要求教师不仅要能走进教材,更要能跳出教材。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材是师生间互动、交流、沟通的纽带.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载体。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率。新的教材观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潜心“走进教材”。又要善于“走出教材”。要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材的作用,就必须在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和创造性的加工,使教学教材本土化、生活化、活动化,进而让数学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