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专业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独白,而是学生、专业教材、教师之间进行的一次真情"对话"。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课堂除专业知识交流外,还应该有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2.
在英语教学不断发展与改进的过程中,必定存在这样那样的误区。本文总结了"强调听说教学,忽视读写训练"、"照搬教师用书,片面理解‘五步’"、"运用英语教学,绝对排斥母语"等常见误区,并从"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处理四种关系,警惕三大误区"两方面提出走出误区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影响到我国后,受到某些学者的热捧,逐渐形成了一股建构主义思潮。国内一些学者用建构主义来研究教师知识以及教师专业发展,认为教师知识在于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建构,因而出现了两个误区:一是以是否直接有益于课堂教学实践作为知识价值判断标准;二是将"教学"知识代替"教育学"知识。对于这些误区,我们要予以重视,从理论上辨清建构主义真相,全面促进教师知识发展。  相似文献   

4.
洪晓 《广西教育》2011,(13):19-19
所谓品读,是指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品味性阅读,体会文本的语言特点和情感内涵。但一些教师对"品读"理解存在误区,导致课堂上出现了"急于求成"式的读悟、"夸夸其谈"式的读悟和"空中楼阁"式的读悟等现象。为避免走入误区,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中适合学生品读的“发生点”,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5.
浦陈霞 《江苏教育》2014,(10):45-46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以问卷、访谈等形式把脉教师培训需求,精心为教师定制培训套餐,革新形式,变换地点,极力使校本培训紧贴教师成长的地面。但培训者的身先垂范、言传身教更多时候像是个人一厢情愿的精彩"独白",教师则是在另一头被动地默默地自我理解、消化,这样的学习让教师目光黯淡、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6.
1.文言教学的常见误区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很多语文教师试图打破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另辟蹊径,却走入了新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随着品德新课程的推进,活动化教学已深入人心,然而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却步入了片面求"动"的误区。如何帮助教师从困惑和误区中走出来,切实提高活动化教学的实效性。是教育者应该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由于缺少评定"双师型"教师的统一标准,目前不少高职高专院校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存在误区,在评定"双师型"教师资格时,不顾及资格证书专业与实际专业教学是否一致,简单地将持有"双证"的教师认定为"双师型"教师。这种做法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笔者建议,对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的评定制定一整套严格的评定办法,以解决"双师型"教师认定中的混乱局面。  相似文献   

9.
过去许多教师总是埋怨"这个题目(或方法)我讲了不知多少遍,学生还是搞不懂,考不好,真是没有办法".其实他们仅仅是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一厢情愿地"灌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效果可想而知了.北师大一位资深教授曾说过,学生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0.
如何有效把握课改教学理念已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的一些管理者有意或无意地陷入"替师破茧"的误区,要求教师将教学千篇一律地套化在一种或几种课改模式下运行,并以此作为习以为常、天经地义的教学管理常规。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教师教学应从物质化固态走向人文化动态,随着学生学习的生命化进程,灵活地改变教学预设,走出教学模式构建的"效颦"、教师教学个性的失落、学生生命体验的空白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免不了出现提问的误区。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教师常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习作评改存在两大误区。一是用教师改代替学生改。有些学校在习作评改中,将"精批细改"作为批阅作文的硬性规定,认为教师只有"呕心沥血"地为学生改出精美的、烙有教师思维痕迹、语言特色、立意高远的佳作,才便于学生在今后的考试中套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各类教学竞赛、教研活动越来越多地采用或呈现同课异构这种形式,同课异构已成为越来越热的教研现象。面对这一"热"现象进行"冷"思考,发现有些同课异构存有误区,目的不明朗,我们有必要反思、明确,使同课异构有"的"而"构"。 一、走出"同课异构"的误区 误区一:只"构"不"研"。有些同课异构活动中,当课堂教学结束后,其着眼点只是梳理几节课中的异同,之后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最适合的,对这些课"同"或"异"所折射出的理念不再问津,这样只"构"不"研"的活动浮于表面,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不大。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呼唤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的改革渴盼备课的改革。随着教师绩效工资的发放,领导对教师备课这一栏把关比较严。文章总结分析备课的一些认识误区,从五个"对话"方面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搭好一节课的"台"。  相似文献   

15.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政治教师要有意识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于教学活动之中,努力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走出误区,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新的飞跃。一、变教学目标设计的"片面性"一些政治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考分”,反映出教学目标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误区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一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部分教师基于对新课程理念、标准和方法理解上的偏差,走入了几大误区:在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进而向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转化上,存在"不做转化"、"中断转化"及"随意转化"等错误态度;在教学改革的推进上,存在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建设、搞"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错误倾向;在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上,存在脱离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际需要、搞过度技巧化的"滥用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做法;在教师素质建设上,存在"重理论学术研究、轻教育教学研究"、"重学识魅力、轻人格魅力"的失衡现象。及时发现并纠正这些误区将有助于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林秉静 《考试周刊》2012,(93):121-121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辅助教学由开始时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表演",正式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迈进。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被认为是课程改革的"东风",但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时也存在一些误区,出现"借来东风不施雨"的现象。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闵燕萍 《考试周刊》2010,(57):53-53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在实验区的实施,我们欣喜地看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许多教师在课堂中有机地融进新课程中所提及的"自主"、"合作"、"探究"、"感悟"等精神,让人感到扑面而来的崭新气息。而一些教师因为对新课程的认识不深,对语文课堂教学存在误区,出现一些令人担忧的倾向。  相似文献   

19.
策略一:预习三件事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注意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强调,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的表演,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共同建构的一种学习活动。因此,"预习三件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由教师选择好训练内容后,在作文课抛给学生一个题目,然后老师一厢情愿地侃侃而谈,学生则被动地端坐静听,形成了"一人陶醉,众人受罪"的尴尬局面。学生没有相关准备,没有写作欲望,没有灵感的激发,甚至到动笔时连写什么都模糊一片,这样的作文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