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闻丽梅 《学子》2012,(12):90-90
一直以来,小学英语教学都有一个尴尬,那就是教师、家长包括学生普遍非常重视,却由于英语学习语境和氛围的缺失,导致事倍功半。作为一门"非母语"的教学,教师要更多地在创设和丰富语言学习、交流、评价的环境上努力。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就是让英语教学与生活幸福"联姻"。英语的学习也要像语文那样,为学生找到生活的源头活水,让学生有丰富...  相似文献   

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重要思想。学生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走进课堂,学成后把知识用于生活。下面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资源和作业设计四个方面来阐述英语教学的"生活化"策略。一、让教学内容向生活延伸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可以满足人们生活的交际需要,如果英语学习脱离生活,那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英语教学首先应该从生活中选材,教学内容应向生活延伸。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特别强调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思维、情感、行动的整合,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课堂充满情趣。《新英语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使用英语中学习英语,让学生成为“Good User”而不是“Learner”,让英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工具而不是累赘。  相似文献   

4.
英语的教与学不应是孤立的,而应该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教学资源回归生活,英语课堂回归生活,课外活动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真正做到在运用中学习英语,从而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沈洁 《学子》2013,(9):28-28
语言源自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在学中用,用中学,语言才有自己的生命力。学习英语也不例外。但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学习时偏重于单词与句子,往往会忽略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再加上非母语环境,导致出现许多学生虽懂英语但羞于说英语的现象,即"哑巴英语",学生们会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把英语教学生活化势在必行,我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活英语。那么如何让英语教学与生活有效链接呢?  相似文献   

6.
朱建英 《生活教育》2013,(12):63-64
摘要: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和交往。随着观念的更新,教学已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开放型的。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机会,帮助学生拓宽英语使用的环境,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大课堂,让英语学习回归生活。关键词:英语教学;源于生活;基于生活;对接生活;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实行之后,小学英语教学已经不能单纯地依靠传统教学模式而进行,其需要与生活相关联,将生活的理念带入小学英语课堂,让生活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导师,让生活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沃土。不断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化水平,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同时能更好地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的理念,让学生学到活生生的英语,我们一直寻求一种最实用的教学方式——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法:让英语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的理念构建英语教学的大课堂,让学生把英语带出课堂,融入家庭、社会生活,真正让学生全面地接触英语,爱好英语,从而感受生活英语的魅力所在。一、凭借联系生活,创设真实情境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环境是否  相似文献   

9.
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英语学习的有效途径是边学边用,把英语知识和技能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在活动和交往中学习,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成就感,而英语课本剧表演就是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有效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包括精读、泛读和听说等。把传统的"三合一"的课堂教学改为"一分三"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它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使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一分三"的课堂教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一分三"能让教师进一步熟悉教材,针对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分别设计教学计划,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潘雪姣 《考试周刊》2012,(18):104-104
目前小学英语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生活的断裂,缺少学生对现实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精神的感悟,致使英语课堂教学难以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认为应该把课堂"看作是组织儿童本身的校内外生活的基本形式"。我们要让英语课堂教学最终回归生活,要让学生享受丰富的英语课堂生活。  相似文献   

12.
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学习和使用英语。现在学生学英语和用英语的时空只局限于课堂中,小学英语的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改变这一现状的关键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课堂上学到的英语知识,让生活成为英语学习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13.
赵红 《教育导刊》2005,(2):39-40
数学教学应努力让数学走进生活,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教师应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培养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这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取向。一、联系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数学学习要成为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有赖于学习主体的内动力,这种内动力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设计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并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感受数学,体验数学。课例1师:“小朋友…  相似文献   

14.
杨丽亚 《考试周刊》2011,(34):51-52
"满园"就是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内外生活,"室内"就是45分钟的课堂教学。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将二者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愉悦地学习。阅读教学不能囿于课堂课本,只有把语文贯穿于生活之中,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学语文,把语文学习作为一种生活习惯,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长,这样的教学才会成为真正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5.
徐红霞 《考试周刊》2012,(73):120-120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从学习者个人自身经验背景出发.来加深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教学应该置于有意义的情境中.而最理想的情境就是生活化情境。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有效地探索英语生活化教学的新途径,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真正让英语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要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来学习、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应当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的限制,努力把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连接起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与它们的相互碰撞中,获得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小学英语是一门语言课。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我们要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就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触英语,使学生沉浸在英语交际的氛围中。实践发现,英语教学需要生活化,让丰富多彩、自然真实的生活成为小学英语教学的新天地,成为学生学习交流英语的新场所。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多联系生活,以此作为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兴趣,提高交际能力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课后作业是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扩展,没有作业显然是不行的。但是传统的英语作业,如:朗读,抄写单词,背诵课文,造句等,它的枯燥无味和缺乏创造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作业成为了一种负担。英语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英语作业也应该是活泼多样的。《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把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而不是什么都在课堂上由教师灌输,什么都在课堂上由教师摆布。"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让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追求作业的手段多感官参与,让作业"活"起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让学生真正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使学到的英语知识"沸腾"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为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其个性,我们从发展学生的隐性学习能力和显性学习能力为出发点,开始了"让你爱上学英语"作业模式的探索,本文是我们对"让你爱上学英语"作业设置模式的一点初探和心得。  相似文献   

20.
边亚娟 《考试周刊》2008,(1):101-102
牛津教材根据交际目的需要,把教材内容有机地整合到各个生活场景中,在生活中让学生体会英语语言的运用,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开展英语教学,使学生融入英语的海洋,跟上英语发展的步伐,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关注教材中的生活与学生生活的差异,凭借生活,创设真实、生动的英语学习环境,把教学要求放到生活中去实现,生活中多使用、探讨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实活动、动态生成地"用教材教"的课堂教学,以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需要我们教师上下求索.因此,我们需要时时处处考虑把生活与英语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英语中领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