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开普勒定律与太阳系开普勒在丹麦天文学家布拉赫观察、收集的精确天文资料里发现,行星的运动遵循着三条定律,即——每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大阳,大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各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开普勒第三定律又称周期定律,它是描述行星环绕太阳运动快慢的规律.现行高中物理教科书第一册第103-104页表述了开普勒第三定律及其数学D3表达式R^3/T^2=k,并指出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开普勒常量.但教材没有给出开普勒常量k的值,也没有说明其值决定于什么.本文利用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圆周运动知识,分析k值决定于什么因素,并说明开普勒定律常量在天体问题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乔永海 《地理教育》2022,(z2):112-113
一、行星的椭圆运动 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的,其运行速率也是变化的,近地点速度大,远地点速度小,遵守开普勒定律.可以用GeoGebra制作出模拟行星运动的三维情境课件,如图1所示,行星的运动遵守开普勒定律.该课件还具有交互性,比如,等时间地按动"显示轨迹"按钮,能够显示出单位时间内行星和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  相似文献   

4.
应用开普勒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导出开普勒常数C的具体数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运用矢量分析的方法,简明扼要的推导了质点在中心力作用下运动的基本规律,并且以特例的方式推导了开普勒第一、第二定律,说明牛顿第二定律本身包含了开普勒第一、第二定律。  相似文献   

6.
郑磊  李学 《物理之友》2023,(7):8-10+13
在常规教学中未经铺垫直接给出开普勒定律,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借助Mathematica软件的数值计算和3D建模功能,仿真呈现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动态轨迹,引领学生“重走”开普勒的探究之路,通过观察、猜想、总结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1 万有引力定律的诞生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Kepler)是丹麦著名天文学家第谷(Tycho Brahe)的学生和继承人,他根据第谷毕生观测留下的宝贵资料,孜孜不倦地对行星运动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第一定律:行星绕太阳的轨道为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是根据观测数据总结的;  相似文献   

8.
观察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感官去认识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活动,观察在物理学发展史中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是和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密切相关的;而开普勒是一位视力极差的天文学家,他的研究素材完全是他的老师、天文学家第谷长期天文观察的结果.可以说,没有第谷长期辛勤观察所积累的浩瀚的天文资料,就没有开普勒三定律,也就是没有整个牛顿力学,  相似文献   

9.
在以牛顿三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中,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是由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来的,但从历史看,动量守恒定律首先是笛卡尔提出的、惠更斯等人通过研究弹性碰撞验证的。而角动量守恒定律在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第二定律(太阳到行星的矢经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中就有所体现(即关于行星运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这些都是牛顿概括三大运动定律的基础。另外,近代物理学表明,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完全适用于牛顿运动定律不成立的微观、高速领域,由此可见,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应看做是从实验室总结出来,比牛顿二定律具有  相似文献   

10.
牛顿第二定律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不仅对单个质点适用,对质点组或几个质点的组合体也适用.即使质点组中各质点的加速度不相等,牛顿第二定律一样适用.对质点组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合=m1a1+m2a2+m3a3+…+mnan此式也称作系统牛顿第二定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论述了开普勒定律的功绩。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估算出地球、太阳、银河系的天体质量。  相似文献   

12.
竺彦君 《物理教师》2004,25(2):10-11
开普勒在发现第一定律(轨道定律)和第二定律(面积定律)以后,一直希望再找一个对于太阳系一切行星都适用的普遍定律,以表达“行星距离太阳愈远,运动愈慢”这个显然的事实.最后,经过9年的顽强拼搏,于1619年出版了《世界的和谐》一书,其中详细阐述了这个新发现的定律,并把它称作和谐定律,也就是  相似文献   

13.
(1)该定律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不适用于物理变化,如1g冰熔化成1g水,虽然这一变化前后的质量相等,但它是物理变化,不能说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三个宇宙速度的意义,分别利用积分法和开普勒第二定律推导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相似文献   

15.
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述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提出过程,重点强调其所体现的科学思维及科学方法,并经严密推导从中得出万有引力定律,水到渠成的揭示出万有引力定律与其它科学定律一样是客观规律的总结而并非凭空获得。  相似文献   

17.
开普勒第三定律可表述为: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T^2若把行星的椭圆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则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相等.其数学表达式为R3/T2=k,其中R为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为公转周期,k是只与中心天体有关的常量.  相似文献   

19.
李宏伟 《新高考》2004,(7):96-97
估算天体质量的基本思路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建立有关方程.具体方法是:恰当选择F引=F向或F引=mg(在星球表面附近可近似认为两者相等)或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k(常量)进行估算.下面逐一说明.  相似文献   

20.
从牛顿利用其运动定律及开普勒定律出发得出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展示牛顿大胆的思维突破和科学严密的推理过程,并以此作为引导人们分析、思考问题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