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思吟  李敏 《内江科技》2014,35(12):32-33
目的:通过对比14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能谱CT及X片表现,探讨能谱CT在痛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48例,选择其一个肿痛关节进行能谱CT及X片检查,并同时检测所有患者的血尿酸、尿尿酸、血肌酐水平。对比能谱CT及X片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能谱CT较X片能更好提示痛风所致的软组织肿胀、尿酸盐沉积及骨质破坏,而对关节积液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能谱CT及X片均能提示痛风患者的软组织肿胀、关节积液、尿酸盐沉积及骨质破坏。但就两者对比而言,双能CT较X片有更多的发现,能帮助我们更早的明确诊断,且能帮助鉴别真假痛风,评估尿酸盐容量变化,有利于痛风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造成血尿酸水平过高,和/或尿酸排泄减少而导致尿酸盐沉积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及肾脏损害等,在西藏高原地区居民尤其是藏族牧民等更为多见.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受累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治疗本病的常规药物是秋水仙碱和非甾体类抗炎类等药物,其对消化系统及肝肾功能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有些患者不能耐受.因此,众多中医学者尝试应用中医中药辨证分型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血尿酸是人体内嘌呤经氧化酶的作用所生成的 ,当血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过少 ,在体内超过一定浓度时 ,就可能发生痛风或高尿酸血症。近年来 ,痛风发病率的增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1 痛风的发生与发展该病患者以肥胖及饮食条件优越者为主 ,大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其主要表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结节的形成、痛风性肾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病急骤 ,且疼痛剧烈。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红肿热痛 ,常伴有头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可持续多日。如不及时治疗 ,炎症反复发作 ,可引起慢性关节炎 ,出现骨质侵蚀缺损及周围组织纤维化 ,最后发生关节畸形 …  相似文献   

4.
痛风在西医中陈述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疾病。多见于体形肥胖的中老年男性。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痛风患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痛风在藏医中称之为"直后乃",四部医典中记载,把痛风分为隆痛风、赤巴痛风、血痛风及培根痛风四种。其发病机理为隆与血的功能紊乱,因血液紊乱、食行失当、坐地图逸、劳累损伤等均可以导致隆与血的功能紊乱,痛风的病变部位主要在于第一跖趾关节和肘关节,其次逐渐遍及足背、足跟、踝、膝、腕和手指关节等。其中隆痛风疼痛迁延不定,皮肤肿胀发青。赤巴痛风肿胀红热难以忍受。血痛风红肿刀割样剧烈疼痛。培根痛风发痒沉重或无觉。  相似文献   

5.
痛风与膳食     
《科学生活》:痛风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它和哪些因素相关? 沈医生:痛风是嘌吟代谢异常致使尿酸生成增加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另一方面,肾功能异常导致尿酸排出降低也会引起血尿酸水平上升。血浆中的尿酸达到饱和,尿酸盐结晶析出并沉积在关节周围的软骨、滑膜、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金黄散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的镇痛、抗炎、降低尿酸作用以及其不良反应,为金黄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金黄散组40例,秋水仙碱组40例,治疗期为2周,观察患者关节休息痛、压痛、肿胀积分,同时测定风湿两项(ESR、CRP)、血尿酸(UA)、血常规(WBC、PLT)、肝功(ALT、AST)、肾功(BUN、Cr)。结果 1、金黄散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秋水仙碱组为8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金黄散、秋水仙碱治疗后均可见患者关节红、肿、热、痛等症状缓解;3、金黄散组治疗前后U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金黄散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压痛、红肿等症状、体征,而且能降低血清中尿酸水平,可较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猫须草水提物(OSE)对尿酸钠诱导的急性痛风关节炎大鼠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尿酸钠溶液注射关节腔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后,定期记录大鼠关节肿胀度,并测定大鼠全血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血清和肿胀组织NO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OSE高、中剂量组大鼠致炎后在不同时间点不同程度减轻关节肿胀程度,OSE高、中剂量组大鼠全血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中性粒细胞的降低无显著性差异;OSE高、中、低剂量组显著升高血清血清NO的水平(P0.01),并显著降低踝关节组织NO水平(P0.01)。结论:OSE对尿酸钠所致急性痛风关节炎大鼠的抗炎机制可能与促进组织NO向血液释放并降低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痛风为代谢障碍性疾病,血清及体液中尿酸增强.尿酸钠结晶沉淀于关节、关节周围及皮下组织、骨骼及尿路引起病变。在骨关节.最易发生于第一(足庶)趾关节处。其它部位发病极为少见.我院一例右足舟状骨痛风结节报告如下: 男性,26岁,反复发作性右足肿痛一年多,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痛风消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给予痛风消汤每日一剂200ml,水煎服.对照组给予消炎痛0.25g口服,每日一次,二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愈显率81.4%.对照组总有效率93.02%,愈显率69.77%,两组在总有效率上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痛风消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明显,无明显毒副作用,患者可耐受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骶髂关节多排螺旋CT扫描,根据图像征象进行分级,并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本组52例,无0级表现,Ⅰ级7例(13.5%),Ⅱ级22例(42.3%),Ⅲ级15例(28.8%),Ⅳ级8例(15.4%).CT表现为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囊状或毛刷状骨质破坏、骨质疏松,关节间隙正常、增宽、狭窄、消失和积气.结论:多排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结构,做出正确的诊断及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等改变,痛风性关节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并且年轻化趋势。急性发作期受累关节剧烈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造成严重影响。故近年来医学工作者在中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领域内做了许多探索,结果显示中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优势突出。文章通过查阅近几年文献,主要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中药内服,外治等方面论述中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单一西医治疗相比,具有副作用小、远期疗效乐观的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小关节,可侵蚀滑膜,软骨和骨组织,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同时还会损害心、肺、肾、神经等内脏器官,国内RA患病率为0.32%~0.36%.RA不仅可以致残,甚者可以致死,临床应予以重视.由于多数患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及时住院或中断治疗,导致关节的破坏和畸形,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加强对患者健康知识的宣教和功能锻炼,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鼓励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RA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以此造成的进行性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关节功能障碍。控制炎性疾病进展,降低致残率是RA最主要的临床问题。RA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临床治疗RA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外科治疗、物理治疗及替代疗法。本文主要就近年来RA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CT对中耳胆脂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CT诊断,而病理证实中耳胆脂瘤的CT征象及临床资料.结果:48例中,单侧35例,双侧13例;上鼓室31例,乳突窦及入口15例,中鼓室2例.结论:上鼓室,乳突窦及入口可见软组织影,且以“膨胀性”为主的骨质破坏是诊断中耳胆脂瘤的可靠征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关节镜手术前后的心理表现;方法:详细询问和观察了 28 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手术前后的心理表现;结果:患者普遍对传统的关节切开清理术恐惧,表现为焦虑、忧郁、紧张,不愿接受手术,但对关节镜手术则乐于接受,并能较轻松愉快地接受麻醉、手术及术后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6.
马钱子蓄积中毒致耳聋耳鸣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患者男 ,6 0岁 ,类风湿性关节炎 3 0多年 ,已出现手指、腕及踝关节肿胀、变形、关节僵直活动受限 ,全身畏寒 ,痛处拒按 ,阴雨天加重、曾服用过布洛芬及其它治风湿药但效果不明显。临床检验 :血沉3 0 mm/h,类风湿风子 (+)。查体 :舌苔薄黄 ,脉沉细涩 ,两腕关节肿 ,两手部近指关节肿呈棱形、关节压痛明显 ,中医诊断痹证(寒热、交错、瘀血、阻络证 ) ,西医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近期服用马钱子治疗 3月余 ,虽感症状有所减轻 ,但出现了耳鸣、耳聋的症状。检验 :近距离听话困难 ,音叉检查 :任内氏试验为阳性 ,骨导及气导均缩短 ,韦伯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黏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MRI/MSCT的影像特点,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搜集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17例鼻黏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MSCT平扫+增强扫描6例;MSCT平扫+MRI扫描11例,分析其影像表现特点。结果:17例患者MSCT平扫中,位于鼻腔12例,鼻咽2例,鼻窦3例;均呈膨胀性生长,形态不规则;肿物密度多呈不均匀的软组织影,未见钙化,4例病灶内见少量出血、坏死;侵犯周围组织15例,其中10例出现骨质吸收、破坏;出现淋巴结转移5例。11例MRI检查中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表现3例;T2WI呈等、稍低信号,T1WI呈等、稍高信号的2例,T2WI、T1WI均呈稍高、高、等混杂信号6例,DWI均呈高信号。MRI及MSCT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6例,轻中度不均匀强化11例。结论:鼻黏膜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在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SCT虽无明显特征,但在病灶对骨质破坏表现上有重要诊断价值,两者应用可提高诊断正确率,为临床分期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临床治疗选结果对Ti Ni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治疗骨折的特点进行探究。方法 :使用Ti Ni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治疗64例髌骨及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并通过3-14个月的术后随访调查对于患者进行调查,安排患者进行定期X线片拍摄查看骨质愈合情况。结果:采用Ti Ni记忆合金进行内固定的手术术后骨质愈合良好,术后骨头功能正常,无不良情况发生。结论:通过临床治疗表明Ti Ni形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治疗骨折拥有以下优点:(1)手术过程较为简单,易于操作;(2)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相对较短,方便患者工作和生活;(3)固定效果好,骨折端口血运破坏较低等。  相似文献   

19.
从1993年至2004年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桂枝芍药知母汤随证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颈椎病、肩周炎等10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崔某某,女,39岁。1995年5月10日就诊。因居处阴暗潮湿而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曾服抗类风湿性及激素药物,病情重时轻。就诊时见面色青紫,气短乏力,双手指关节肿胀疼痛,固定不移,晨起、遇寒、气候变化均有所加重,双足趾关节疼痛不肿胀,步履稍难,舌质淡红,少苔,脉沉迟无力。证属肝肾亏虚,风寒湿之邪流注关节,治以补肝肾之虚,温以散寒,祛风止痛。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处方: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再植半骨盆关节置换术后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的护理方法。方法:80例再植半骨盆关节置换手术后并入由PICC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和药物补充,并对患者进行导管周围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落与穿刺部位出血等方面的护理。结果:80例病人置管一次成功率为95%,其中66例术后无感染、创伤得到较好恢复;31例在导管后,由于摩擦问题导致局部肿胀,经过碘酒处理后,肿胀消退,8例出现了回血问题,伴有血块阻塞,对其进行尿激酶溶栓和肝素溶液抽吸操作,使导管恢复通畅,在较大血块出,有5例患者没有成功疏导肿块,对其进行拔管处理。结论:80例患者全部恢复,说明改进方法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保证了术后营养及药物的正常补充,减轻了病人痛苦,对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