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结合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特点及近年来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对情况,分析和阐述了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对"信息"的控制是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关键,对当前应急体系提出了中肯建议.同时也对针对突发性公共事件防控的"干部问责制"的实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特点及近年来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对情况,分析和阐述了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对“信息”的控制是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关键,对当前应急体系提出了中肯建议。同时也对针对突发性公共事件防控的“干部问责制”的实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处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多发期和高发期,而且,在未来的一段较长的时间里,将遭遇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带来的严峻考验。通过对农村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现状、原因、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农村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公众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通过网络媒体及时了解突发公共事件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当公众受他人误导时就极有可能引发网络舆情。有效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政府治理能力的体现,而全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能力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阐述了突发公共事件和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今年来,突发性公共事件频频发生,对政府的应急公共管理能力带来了极大挑战。本文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种类、现状及引发原因分析出发,了解我国目前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的现状,以目前的应急机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明确政府在开展从突发公共事件中学习时应平衡利用式学习和开发式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提出政府在开展从突发公共事件学习时可以采取叙述、分类、编码和解析这四个循序渐进的步骤,结合当前实际为我国政府推进从突发公共事件中学习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频发。针对形式各异的突发公共事件,本文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的公共属性,抽取其共性属性,建立突发公共事件本体模型,并采用OW L本体描述语言进行描述,同时将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元事件进行细分和组织。基于元事件对事件的发展演化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元事件构成的突发公共事件过程构建及处理流程,可以帮助决策者根据历史案例的元事件库,迅速建立处置方案,最后给出了实例进行了验证和说明。  相似文献   

8.
崔鹏  张巍  何毅  齐婧 《现代情报》2018,38(2):75
借助危机管理中的生命周期阶段论,研究了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演化规律,构建了由酝酿阶段、爆发阶段、扩散阶段、反复阶段、消退阶段、长尾阶段构成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发展生命周期"六阶段"模型。基于该模型,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典型案例分析,探究了政府应对能力指标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中的演化态势,为政府提升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突发公共事件呈现逐步升级的趋势,给全世界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分析了全球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应急管理发展五个方面的趋势,介绍了国际社会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一些经验与举措,以期能为提高我国各级政府和人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提供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尤其是自然灾害呈上升趋势,通信保障在抢险救灾工作中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短波通信凭借其组网方便、抗毁能力强、通信距离远、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通信保障中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突发公共事件通信保障的特点,短波通信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呈现出的优势,并且提出了短波通信的组织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晚莲  蒋化  曾锋 《情报杂志》2022,(11):129-136+54
[研究目的]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反转引发舆论海啸时有发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探究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反转强度生成机理,有助于理清突发公共事件高强度和低强度反转的成因及两者的生成差异,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网络舆情反转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政府的舆情引导能力。[研究方法]以15个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反转案例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舆情反转的首发阶段、发酵阶段、反转阶段提取首发平台、事件热度、公众关注度、媒体报道量、政府干预、反转时差、反转归因7个前因变量,探究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反转强度的组态构型和生成路径。[研究结论]结果显示,网络舆情反转强度生成更倾向于是多元组态影响的结果;依据核心条件,将舆情反转高低强度生成共10条路径归纳为5种组合类型,分别为累积蓄力型、高温冲击型、官方缺位型、标签弱化型、低温平缓型。反转时期成为整个网络舆情反转过程的核心阶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对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对外报道进行学理考察,从报道技巧、传播策略、传播机制等层面探讨突发公共事件的对外传播机制,并对如何组织突发公共事件的对外报道,以产生积极的国际传播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突发公共事件的对外报道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规范突发公共事件控制程序为核心,以突发公共事件控制的系统化、模块化、高效化为研究目标,以突发公共事件的爆发阶段为起点,探讨爆发阶段需求-生产能力储备的关系。通过模型假设、仿真图形展示,从支援强度、运输约束、需求增加速度等方面提出建议;分析可靠路径与最短路径差异,建立可靠路径搜索模式图;从石油组织弹性、政府部落的协调、驻外使馆的沟通、战略层面联动四个方面分析建立应急联动的重要性,并以中石油为例揭示战略层面联动的正面效应;分析媒体公关带来的重要性,从企业的快速反应、发言口径、沟通的频率来突出公共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突发公共事件的频频发生,人们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也是各大媒介竞相报道的热点,中国对于此类新闻的报道越发公开化、透明化,然而毕竟与西方媒体相比,中国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仍处于起步阶段,此类报道暴露出许多新闻伦理问题。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者持有的正确的客观公正、以人为本等原则,使其报道更加符合新闻伦理,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胡漠  张蕴潮 《情报科学》2023,(11):111-119+161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的衰退受到多要素的共同影响,识别出对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起到关键影响作用的要素,有助于相关主体提高研判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所处进程的效率,以更少的投入快速准确地掌握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的演化进程。【方法/过程】本文采用元人种志方法对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的相关原始研究进行收集、转译与集成,得到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的影响要素集;进而采用模糊集理论——DEMATEL方法,通过对影响要素集中的各个影响要素的原因度、中心度、影响度与被影响度的计算与排序,识别出对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具有关键影响作用的要素;最后,根据识别出的关键影响要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引导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的策略。【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影响要素集中共包含17个影响要素,并从中识别出了8个关键影响要素。【创新/局限】对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的关键影响要素的作用强度的研究有待后续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6.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突发公共事件的谣言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仲英 《现代情报》2009,29(12):109-120
[目的/意义]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舆情频频产生,基于该舆情往往会爆发相关突发公共事件谣言,谣言对舆情发展影响深刻,通过建立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协同治理机制以期提高舆情导控成效。[方法/过程] 论文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突发公共事件谣言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进行行动者网络分析,进而确定不同阶段的强制通行点,根据转译过程构建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协同治理机制。[结果/结论] 论文以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行动者和转译要素构建了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在潜伏爆发期的监测预警机制、变种期的分析反馈机制、消亡期的反思预防机制,3个阶段的行动者网络形成严密的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原油已经不能满足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国石油企业海外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的突发公共事件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因此本文提出了我国石油企业海外突发公共事件的环境-事件双预警机制,将环境预警和事件预警同时展开,其中环境预警包括环境分类和环境分级;事件预警也包括事件分类和事件分级,通过对环境-事件的交互预警,以加强对海外交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同时降低事件发生后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后5~10年是湖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矛盾的凸显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府应急管理能力面临严峻考验,特别是湖北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技支撑体系也存在着诸多薄弱环节。针对"十一五"期间湖北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技支撑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指出了应急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胡频伟 《科教文汇》2008,(4):120-120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中往往伴随着各种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文章从谣言产生的条件出发,分析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谣言对高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带来的极其严重的影响。文中还初步探索并提出了高校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基本理论,界定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涵义,并提出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由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响应信息报告与发布机制、应急指挥与处置机制、应急动员保障机制等四个要素构成,指出了当前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了构建与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