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中那么多表示时间短暂的词常常引起我们的疑惑:到底哪个词表示的时间最短?最短有多短?  相似文献   

2.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形容时间的词,像“弹指”、“瞬间”、“须臾”、“一刹那”等等。大家可能知道,这些词表示的时间都很短,可是这些词表示的到底是多短的一段时间呢?  相似文献   

3.
张帆 《现代语文》2005,(11):33-33
人们形容时间非常短时常用“刹那”这个词,那么“刹那”空间有多短呢?  相似文献   

4.
最长和最短     
最长和最短老师问学生:“什么最长?什么最短?”学生立刻回答:“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最长,一场考试的最后几分钟最短。”A teacheraskedone ofhisstudent:“s What isthelongestand whatistheshortes?t”The studentansweredimmediatel:“yThe lastseveralminutesofa classisthe longes,t whilethe lastseveralminutesofan exam istheshortes.”t最长和最短@小非…  相似文献   

5.
在了解了那么多动物王国的长寿明星之后,大家一定想问一问,动物王国中寿命最短的动物是谁呢?它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它的寿命那么短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在短命动物的世界中进行探索吧。  相似文献   

6.
最短路径     
人生并非一定要走最短路径,有时多绕点弯路,反而能捷足先登!——题记人生经常被比喻成路,人走在上面会遇到许多坎坷,会绕弯,会迷途。如何走最短路径呢?一曾经看过一个笑话。学生问:"能不能证明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老师答:"这是公理,不需要证明。比如,在十米之外放一根肉骨头,然后把狗放开,它一定是笔直冲向骨头的,连狗都知道这个道理,还需要证明吗?"看完之后我捧腹大笑,老师举的例子太形象了。  相似文献   

7.
带限制条件的多权最短路径问题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给出一个通过按字典序生成从源顶头到目标顶点的非文配路径的方法求出满足单一限制条件的最短路径的算法,并且分析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8.
带限制条件的多权最短路径问题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给出一个通过按字典序生成从源顶头到目标顶点的非文配路径的方法求出满足单一限制条件的最短路径的算法,并且分析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四个子库和鲁汶本族语者语料库(LOCNESS)中出现的表原因的二词、三词和四词短语词块,旨在发现笔语语体中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以及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表原因的短语词块特征、差异及趋势。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明显较少使用表示原因的短语词块。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使用二词词块的能力逐渐提升,组间具有显著差异。高水平学习者四词语块使用与初级水平、普通水平、较高水平学习者有极显著性差异。学习者普遍将表原因的短语词块放在句首位置,句末使用较少,与本族语者形成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四个子库和鲁汶本族语者语料库(LOCNESS)中出现的表原因的二词、三词和四词短语词块,旨在发现笔语语体中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以及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表原因的短语词块特征、差异及趋势。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明显较少使用表示原因的短语词块。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使用二词词块的能力逐渐提升,组间具有显著差异。高水平学习者四词语块使用与初级水平、普通水平、较高水平学习者有极显著性差异。学习者普遍将表原因的短语词块放在句首位置,句末使用较少,与本族语者形成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探索使用不确定理论中的期望值模型处理最短路径问题,将网络中有向边的权值描述为不确定变量,提出了利用99表表示的期望值简化最短路径通用模型,从而把模型直接转化为确定的最短路径问题模型,用传统方法如Dijkstra算法等即可求解.最后通过算例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短”趣     
同学们都知道,现在的人们都提倡开短会、说短话、写短文,下面我就向同学们介绍几则“短”趣: 一个标点的信法国大作家雨果将小说《悲惨世界》投寄出版商后,一直没有回音,他给出版商写了只有一个“?”号的信,出版商也很巧妙地回了只有一个“!”的信,表示小说将要出版。  相似文献   

13.
作者熊曾润。平面几何中常见“作某直线将已知三角形平分”之类的问题。那么,三角形的最短平分线是否就一定是某个直线段呢?回答是否定的。本文对三角形最短平分线作了简明剖析,并给出了求法。  相似文献   

14.
勾股定理的应用是初中数学重点内容之一,探究最短路径问题是勾股定理运用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一道例题的研究和同学们探讨最短路径问题. 例题:如图1所示,一只蚂蚁从实心长方体的顶点A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爬到对角顶点C1处(三条棱长分别为长为4,宽为2,高为1),问怎样走路线最短?最短路线长为多少?  相似文献   

15.
小语教材中有一部分课文,篇幅较长,如果用逐段讲读的办法进行教学,势必占用较多的教学时间,使学生痛失“自学多练”的机会。实践证明,要解决课文长而教学时间有限这个矛盾,选准突破口,长文短教是一个有效的办法。那么怎样选择长篇课文的突破口呢?现将笔者在教学  相似文献   

16.
1 最短路径问题在数学竞赛题和实际问题中常要求找最短路径 ,先看—个简单的例子 .例 1  A,B,C,D,E,F六地之间道路及距离如图 1所示 ,问从 A地到 F地有几条路图 1径的路程最短 ?最朴素的想法是从 A出发沿短边逐点延伸 ,先走到离 A最近的 B,再走到离 B最近的C,如此继续 ,最后走到 F得出路径ABCEDF,这条路径的路程是 3+1+1+3+2 = 10 ,它是从 A到 F的最短路径吗 ?非也 .后面我们将看到 ,从 A到 F的最短路径有两条 :ABCDF和 ABDF,其路程都是 8.看来需另寻它法 .为了叙述方便 ,先介绍几个名称和记号 .在类似图 1的图中 ,有边连接…  相似文献   

17.
课堂上,老师问:小猫看见鱼,小狗看见骨头,会怎样向着食物运动?学生:沿直线运动.师:其中蕴含什么道理吗?生: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师:寻求优化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整个大自然都充斥这一现象.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路径最短的问题.问题1:如图1-1,已知A、B在直线l的两侧,在直线l上求一点P,使PA PB最小.生(纷纷举手):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接AB,AB与直线l的交点P就是所求的点.(如图1-2)师:这个问题较容易,它是解决路径最短问题的基础.下面我们来看平面几何中的“将军饮马问题”.问题2:相传,古希腊亚历山大里亚城有一位精通数学和物理的学…  相似文献   

18.
<正>"速度"一词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是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一个物理量。速度的大小表示了物体运动的快慢,而人们总是希望追求更快的速度来使运动的时间变得更短。但在我们的正常生活中,在一段路上运动时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物,那么障碍与速度,或者说与运动时间有什么关系呢?在用餐时间该到的时候,部分同学总会在下课铃刚响起时就冲出教室,奔向食堂,以  相似文献   

19.
米的妈妈是谁?米的爸爸是谁?米的外婆是谁?米的外公是谁?公布答案:米的妈妈是谁?—花,因为花生米:米的爸爸是谁?—蝶,因为蝶恋花:米的外婆是谁?—妙笔,因为妙笔生花;米的外公是谁?—苞米花,因为又抱过米,最短最难的谜语@无名氏  相似文献   

20.
这天他说要为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有我参加的句子,我能把长的时间变短,把短的时间变长。”庄知一;笋月友,你知道“才”字变出的那两个句子吗?还有,你能揭产这小魔术的秘密吗?字在时间词语之后,表示时间长;“才”字在时间词语之表示时间短。“才”字小魔术@邓清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