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果娜 《新闻世界》2014,(12):127-128
张元济是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的杰出出版家,有“中国出版第一人”之称。在主持商务印书馆期间,张元济以扶助教育、义利兼顾、开明务实的出版思想经营馆务,将商务印书馆从一家手工作坊式的印刷所发展成为我国近现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兼具出版、印刷、发行的大型股份制企业,为中国近现代教育事业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当代中国出版业应积极从张元济的出版思想中汲取营养,以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
彭秋龙  秦思慧 《出版与印刷》2020,(3):103-108, 92
张元济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奠基人,他以旧式学人特有的出版精神,带领商务印书馆取得了诸多成就,为我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文章阐述了出版精神的内涵,分析了张元济出版精神的表现,提出了张元济出版精神的现实意义,以期为新时代编辑人员培育出版精神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元济是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他创建了涵芬楼,重点收藏善本古籍。后来他又不遗余力创建了东方图书馆和合众图书馆,为我国近现代文化、出版及藏书事业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商务印书馆汪家熔同志的出版史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史及其他》最近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汪家熔同志多年热心研究商务印书馆历史,整理、辑集有《张元济日记》《张元济书札》《张元济文诗》等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4月25日-27日,为庆祝商务印书馆成立115周年同时纪念张元济先生诞辰145周年,商务印书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中国社会科学报社、海盐县人民政府联合在张元济先生的故里浙江海盐召开"《张元济全集》出版座谈暨第四届张元济学术思想研讨会"。两岸三地商务人共同赴会缅怀前辈。张元济是中国现代出版第一人,他几乎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6.
商务印书馆最新出版的《张元济全集》(书信卷)搜集了张元济先生与友人之间的数千封书信,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出版及文化事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张元济先生漫长的一生中学术交往广泛,全集亦不免有所遗漏。以下就是刊载在《江苏省立图书馆第八年年刊》上,张元济与柳诒徵先生之间的来往函,而全集未收。原信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元济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出版家、版本目录学家和古籍校刊家。在半个多世纪漫长岁月中,他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董事长等职。他为我国的图书出版、古籍整理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茅盾曾盛赞说:“在中国的新式出版事业中,张菊生(元济)确实是开辟草莱的人。⑴”  相似文献   

8.
王卫芬 《编辑之友》2011,(12):127-128
张元济进入商务印书馆后,坚持以"扶助教育为己任",使得商务印书馆(以下简称"商务")完成了从印刷工厂到出版巨子的蜕变,成为晚清以来普及、传播新知新学的文化重阵。在他硕果累累的出版生涯中,主持编著和出版各类新式教科书是其中一项非常重大的工作。据研究,张元济亲自参与编纂、校订的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9.
谈到中国近代出版事业,一代出版巨擘张元济先生和商务印书馆是无法绕开的.作为中国近代出版事业的开拓者和商务印书馆的灵魂人物——张元济,其领导下的商务印书馆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出版界的老大.为了保护中华古籍,将商务印书馆做大做强,张元济可说是呕心沥血,无论遇到何种人生窘境,张元济都做到了铮铮铁骨,一身浩然正气.  相似文献   

10.
正商务印书馆在百度百科中显示有5个词条,分别为:中国大陆商务印书馆,香港商务印书馆,台湾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及澳门分馆。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CP)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商务印书馆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以张元济、夏瑞芳为首的出版家艰苦创业,  相似文献   

11.
从涵芬楼到东方图书馆——张元济与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事业史中,张元济作为屈指可数“开辟草莱”的出版家而名彪史册。从主持商务印书馆的编译工作开始,张元济就重视图书参考资料的建设。他创办的涵芬楼,历十余年时间,由一家出版企业的小型内部资料室,发展成颇具规模的公共图书馆——东方图书馆,实可谓中国藏书史上的一大创举,昭显了他对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一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光绪十八年(1892)中壬辰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散馆后,改任刑部贵州司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曾创办“通艺学堂”,并参与维新变法活动。…  相似文献   

12.
昌明教育平生愿,故向书林努力来《智民之梦—张元济传》昌明教育平生愿,故向书林努力来。此是良田好耕种,有秋收获仗群才。这是张元济为商务印书馆同仁写的一首七绝,也抒发了他自己开发民智、振兴中华的崇高意愿。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现代出版事业中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  相似文献   

13.
1987年2月,是商务印书馆创业九十周年,同年农历9月28日,恰巧也是商务印书馆前辈张元济先生诞生一百二十周年,乘此机会,笔者想就张元济先生为什么选择出版工作作为终身事业这个问题,从思想上作些探索,也对海内外研究  相似文献   

14.
1992年4月24日至26日,商务印书馆在张元济的故乡浙江海盐县主办了“第二届张元济学术思想讨论会”。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安徽、山东以及香港、美国的70余位专家、学者,就张元济的出版思想、编辑思想、经营管理思想、教育思想、人才思想、伦理思想、社会政治思想、翻译思想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会者认为,张元济是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创造者。他主持下的“商务”,在引进现代印刷技术方面,用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300年的行程。他用自己的文化实践,促进了中国现代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出版第一人张元济在1902年正式加入商务印书馆前,通过兴办新学、培养英才逐步完善了自己教育救国的理想,同时也看到出版对于普及教育的巨大作用。1902年加盟商务印书馆后,他带领商务印书馆一路迎风破浪,17年间使得商务的资本增长了499倍,从一个小小的印刷工场一跃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出版企业,创造了中国近代出版史上一个激动人心的奇迹。入主商务伊始,张元济便为商务印书馆确立  相似文献   

16.
张元济 (公元 1867— 1959年 ),近现代最重要的出版家、编辑家之一,然而提起他,知道的人却不一定很多,因为他一生没有为自己留下一部专著,而他编辑的著作和他的编辑思想至今让人受益;他提携、培育的后生如胡愈之、茅盾等至今令人仰慕;他毕生倾注的事业——商务印书馆,由一个以印刷为主的工场成长为全国的出版中心,至今生机勃勃。冰心先生称他是“传播知识的大师”,叶圣陶先生说:“……商务的气魄所以这样大,是跟编译所的奠基人张元济先生分不开的”,茅盾先生说“将来的历史将纪录菊生先生这些对于祖国文化的贡献”,而张元济先…  相似文献   

17.
在我组稿责编的图书中,书稿已经出版而作者与责编未曾谋面的,迄今为止,只有《智民之师·张元济》。还在1997年春天,我到古城南京为我社《名人照相簿》丛书组稿,《书与人》编辑部的宋吉述先生建议将张元济收入该丛书。他认为张元济不仅是一位出版家,而且也是一位文化巨人,适合入选《名人照相簿》丛书。张元济是商务印书馆的元老,属文化名流,我过去见过他与一些  相似文献   

18.
张园 《兰台世界》2012,(4):12-13
张元济先生字筱斋,号菊生.他出生于1867年10月25日,于1959年8月14日去世.张元济原籍浙江海盐,在1892年考上进士,并担任过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张元济在戊戌变法时曾经被光绪皇帝破格召见,但在变法失败后被革职.在1898年,张元济入南洋公学(现在的上海交通大学)管理译书院事务兼总校,后来又担任过公学总理.1901年,张元济出资创办商务印书馆.1926年,张元济担任商务印书馆的董事长直到去世.张元济的许多关于近代图书馆的思想都非常有见地,并创建了多家近代图书馆,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熟悉现代出版业的人大抵不会对“张元济”这一名字感到陌生。张元济先生耗费大半生精力,致力于经营商务印书馆。他参与、主持、督导商务印书馆的编辑出版等各项工作,使商务印书馆从草创初期的一家简单印刷企业变成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为主,兼及其  相似文献   

20.
张元济,清末民初商务印书馆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正是他,在一系列的历史机缘中,将自己所秉承的士大夫情结,与现代商业理性成功结合,为商务印书馆发展成为那个时代具有经典意义的资本主义企业,注入了文化的力量.他所体现出来的"出版人的精神气质",成为后世出版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彪炳和圭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