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昨天一位学生向我报喜,他获得了保送清华大学研究生的资格。这位学生正在另外一家985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读本科。在报喜之余,他给我出的题目是:我应该选择清华新传的哪位导师?我给了他两个方向。一是回归新闻学科的本质和发展现状。它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德国、日本乃至美国的新闻教育模式可以佐证这一点。如果考虑到近年来传播学对新闻学科的渗透和影响,那么选择一位既有业界经验、又有理论素养的导师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记者曾两次前往北京西郊拜访了新闻界前辈穆欣同志。这位新闻老战士,在党的新闻战线上孜孜不倦地耕耘了48个春秋。早在战争年代,他就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新闻记者,曾随军转战南北,采写了大量优秀的新闻作品。他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领导者,长期在领导岗位上,尽心竭力为发展党的新闻事业操劳。只是在“文  相似文献   

3.
今年一、二月号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的书评栏中,介绍了俄勒冈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埃弗雷特·E·丹尼斯和研究美国新闻事业的法国学者克劳德·琼·伯特兰合写的一篇文章。他们报道乔了治·赛德斯(George Seldels)的近况,对他目前在美国备受冷遇的境况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并且对美国新闻界未能把普利策奖授予这位有影响的人物,表示了不平。乔治·赛德斯是美国的进步的新闻记者和作家,他以揭露美国垄断报业著称。下面对他的生平和主要著作简加介绍。乔治·赛德斯在1890年11月16日生于新泽西州的阿来恩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记者、主持CBS电视节目《60分钟》38年的迈克·华莱士,4月7日逝世.一代新闻怪杰落幕,引起我国媒体热议.有人发出“中国何时才会有自己的华莱士”之问.而我却想起了大学时未曾接受其面授的国际新闻之星赵敏恒教授.两位新闻奇才,肤色不同,经历不同,风格不同,命运迥异,但他们共同诠释了新闻人的职业精神:求实为本,正义至上. 人们都特别被华莱士近于“审讯”的辛辣主持风格所吸引,其实,这只是他追寻事实真相的一种手段.他在生前还写了座右铭“他粗鲁,但是公正”.求实为本,正义至上,才是他奉行的最根本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在党的十三大期间召开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中国日报的一位男同志第一个拿起话筒,声音宏亮地提了两个问题。这对千百万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讲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而有一位美国人看后十分兴奋。第二天,她按捺不住内心的高兴与激动,告诉她的中国朋友们说:“他曾经是我的学生,我真为他感到骄傲。”这位美国人名叫朱迪·波伦鲍姆。1979年到1982年,当她还是位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姑娘时,便来到中国,先后在新华社对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和中国日报社工作.去年9月,她又自费回到中国,为撰写一篇题为《中国新闻工作者的作用和新闻制作》的博士论文积累素材。并在北京广播学院从事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6.
壮写人生     
今年9月初,我已故的战友初均东之父初立民来部队办事。交谈中,这位刚毅的革命烈士的父亲似乎要向我尽情倾诉那份悲痛与不幸。从老人那饱经苍桑的眼窝里倾泻出的泪水,深深地勾起了我对这位已故战友的回忆……初均东生前是沈阳军区某团政治处新闻干事,当时,我还是他手下的战士报道员。那几年,他脚步匆匆,辛勤奔波在基层部队采访。他以一支饱蘸的笔,大力沉歌部队的风貌,是一个很有才华、有成就的部队新闻干部,尤其是在右腿患骨癌后与病魔作顽强抗争的精神,令人钦佩和敬仰。然而,他还是匆匆地去了,走得很急,走得太平,因为当时他…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詹姆斯·赖斯顿曾被尊为当代新闻界的泰斗。在我国新闻界,赖斯顿的名字也广为人知。去年12月6日,这位近乎是传奇式的人物久病谢世,享年86岁。次日,美国各个大报都曾刊登专文表示悼念。纽约时报华盛顿分社社长阿尔普在一篇文章中说,“赖斯顿是他那一代新闻工作者中最伟大的一位。在他周围汇集了许多才华横溢的编辑和记者,是他们决定了过去新闻报道的方向,也是他们将继续决定着新闻报道的未来。” 就笔者所知,当代美国新闻记者中口碑最好的有两  相似文献   

8.
早晨,在新华社一间朴素的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副社长郭超人。这位当年以报道中国登山队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而为新闻界所熟悉的记者,一听说我们是为搞新闻高层次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项目而来的,便放下了手中的笔。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一边为我们倒茶,一边对我们谈起了他对培养名记者的一些想法。“这个研究项目好”。他首先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兴趣。“高层次新闻人才究竟该怎样培养,新闻界过去一直没有认  相似文献   

9.
近来病中读古书,便读到两则孔子时代的“争议新闻”,细细品味之余,竟觉得很有一点“当代气息”。 第一则新闻是这样的: 有一回,孔子的一位弟子出外郊游,看见有人溺了水,他奋不顾身将其搭救上岸。然而事后,这位弟子却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溺水者赠送的贵重礼物:一头牛。 这在当时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认为这位弟子不够“善始善终”,他应该在救人之后便飘然而去,并不留姓名。可是那头牛,却为他的救人义举蒙上了一层见利忘义的阴影。 第二则新闻刚好与第一则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10.
彼得·詹宁斯与美国电视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新 《国际新闻界》2005,(5):31-35,58
美国广播公司王牌新闻主播彼得·詹宁斯(Peter Jenn ings)2005年8月7日走完了67岁的人生旅程。在连日的纪念性报道中,上至总统下到普通百姓纷纷表达了对这位把一生都奉献给新闻事业的新闻人的深切怀念和高度赞扬。布什总统说:“彼得·詹宁斯拥有漫长而成绩卓著的新闻生涯。他报道了很多重要事件,这些事件有助于解释我们今天所认识的世界。很多美国人依赖彼得·詹宁斯提供的新闻。他成为很多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他会被怀念。”①一名叫伊娃·巴雷特的网友说:“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为一位主播伤心痛哭,但这正表明彼得是多么的特别。他赢得了…  相似文献   

11.
正甲午年仲春,我接到远方同仁寄来的一包书。拆开邮包,《他这样做记者》、《情系黄土地》吸引住我的眼球。厚厚两本书,洋洋50万字,是活着的人为已故的人出的书,让我感到惊奇。这位已故的人尊名王增志,生前是晋中日报社一位普通记者,还是一位从事采编工作20年没能进了编的记者。但是,读者认可他、喜欢他、尊敬他、崇尚他,出殡那天,有好多人从农村、从工厂、从学校、从军营、从社区、从机关单位闻讯赶来,来为他们心中的这位"最美记者"鞠躬行礼、洒泪送行。那场面感天动地!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创人和奠基者,他的新闻精品实践是党和人民宣传工作的卓越典范和光辉旗帜。翻开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史,我们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毛泽东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宣传工作者与新闻评论家,他生前多次说自己是新闻记者。他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伟气魄,用“横扫干军如卷席”的如椽之笔,创办和主编过很多报刊,撰写与修改了大量新闻稿件和评论文章。他为我们留下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和写好新闻精品的见解独到的论述,成为无产阶级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新闻学教科书。每个重要的历史时期,毛泽东…  相似文献   

13.
魏宏运 《历史档案》2004,143(1):108-11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学者,他的思想和著作在他生前身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学界就盛赞这位伟人,丁文江编的《梁启超年谱》,把握、体现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思想。1936年罗芳洲在其编辑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迅员园地     
前不久,有一位新闻干事的两篇“大作”刚一见报,就有很多人去电去函到报社“告状”,披露此报道严重失实.弄得这位新闻干事挨批评,写检讨,叫苦不迭.原来,这两篇“大作”是一位基层报道员写的初名,经他“精雕细刻”后才见报的,对于文中的事实真不真,他全成不知.  相似文献   

15.
普利策管理的人情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1年,美国报业巨头普利策逝世,他的员工们非常怀念他,称赞普利策对员工的关心如同慈父.他的竞争对手赫斯特也赞扬他:"一位美国和国际新闻界的杰出人物,是美国的报业巨匠;新式新闻事业的领袖,美国新闻理论的创始人."普利策创建了美国第10所新闻学院--哥伦比亚新闻学院,设立了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在美国新闻界普利策享有很高的威望,为国家利益他当年甚至敢批评罗斯福总统.  相似文献   

16.
美国有句谚语:“聪明人不一定都是左撇子,左撇子却一定都聪明。”坐在我对面的这位埃默里教授就是位左撇子,他用左手为不计其数的人签过名。这是4月中旬的一个午后,在北京友谊宾馆埃默里教授的起居室里。埃默里身材魁梧,方面大耳,戴一副宽边眼镜;声音浑厚,略带喉音,语调平和。坐定之后,他找出一份他的简历表,眯着眼睛,专注地看了一会儿,然后递给我。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系名誉教授,1914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基诺镇,而今已是71岁的高龄。他中学时代就对新闻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参加校刊的编辑工作。193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学士学位,专业为历史;1943年在同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新闻学学者杰克.伦敦说过:"你想当一名新闻记者吗?那就得阅读报纸。"在我国,一位刚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轻记者向一位新闻界老前辈请教怎样才能做好新闻报道工作时,这位老前辈要他坚持阅读报纸,每天要看10条以上的新闻。在基层做新闻报道工作的通讯员,和媒体的专业记者相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王中教授不幸于1994年10月8日病逝。他生前的新闻学研究对我国的新闻界和新闻教育界有重大影响。1993年,为祝贺他的80寿辰,本刊(93/秋)曾刊出《王中教授新闻学论点集粹》向读者作了介绍。本期,我们请余家宏、丁淦林两位教授对王中从事新闻学研究的经过与贡献作了翔实的回顾,并以此表达我们对王中教授的沉痛悼念。  相似文献   

19.
1994年12月21日上午10时,北京中国记者协会新闻发布大厅里华灯齐放,掌声雷鸣。我国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颁奖仪式在这里举行。掌声托出一位中年记者,他健步登上领奖台,从党和国家领导手中接过了镶嵌着新闻巨子范长江头像的金式奖牌。摄像机在转动,闪光灯在闪烁。此时此刻,这位从乡间小路摸爬滚打出来的“小记者”,心头涌起一股暖流,眼里噙满激动的泪花……范长江新闻奖是我国新闻战线的最高奖,全国50万新闻大军中,能得此殊荣者寥寥无几。在本届41位获奖者中,他是唯一市级电台记者,这位幸运者是江苏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听一位基层通讯员讲,他平时采写的新闻稿件,都是寄给某报的一位记者。这位记者见到稿件后稍加修改或索性原封不动,便共同署名发表。更有甚者,有几次他的稿件发表时,署名的记者他并不认识。他对笔者说,这是一些新闻记者为完成新闻采访和发稿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偷懒办法。据了解,这种“挂名”发稿的现象,在其它一些新闻单位也有不少。记者与通讯员合作写稿本是正常的事情,这样既可以了解基层的详细情况,提高采写质量,又能加强和密切记者与通讯员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工作联系。但上述那种变味的“合作”和无端的“挂名”,弊病很多:一是容易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