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科学的文化研究"看有关干细胞研究的大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文化研究"把科学实践和其他文化实践之间的交通作为考察焦点,抛弃针对科学的纯说明立场,主张一种参与性的、内源性的批判态度,力图参与科学实践的型塑.论文结合科学论的新进展对"科学的文化研究"方案作了介绍,并利用有关干细胞研究的大讨论来展示该方案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论述的科学的政治哲学并非一门新创的学科,而是科学论继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SSK)之后的一种新型的研究方案.通过对J·劳斯的<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一书的剖析,本文展示了这一研究方案的大致轮廓.我们认为,如果把科学认定为是一种公共的事业,那么新的科学论的构筑就必然要涉及权力的关系及其辩护方式;并且,如果科学与权力(包含物质力量)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那么它们只有在政治哲学维度才能得到整合.  相似文献   

3.
补充科学:HPS的另一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索克.张(Hasok Chang)在传统的科学史与科学哲学(HPS)领域提出HPS可以实现它的补充功能。HPS实现补充功能称为HPS的补充模式或补充科学(Complementary science)。补充科学研究的根本对象是自然而不是科学。补充科学是科学的延续,它可以在科学还未能产生知识的地方产生科学知识,它主要有三种增加科学知识的方式:恢复、批判意识和新的发展。同时哈索克.张分析了补充科学与HPS其他模式(科学知识社会学、内史、方法论和自然主义认识论)的关系,并指出对专家科学实践HPS的补充功能为消除破坏科学和滋生教条的两难困境提供了出路。  相似文献   

4.
霍国庆  汪冰 《情报科学》1998,16(2):89-95
理查兹(PamelaSpenceRichards)的论文"情报科学与冷战的结束"着重探讨了冷战与情报科学的关系,以及前苏联解体后情报科学的发展动向.该文相当于将莉莉(DorothyB.Lilley)和特里斯(RonaldW.Trice)的<情报科学史(1945~1985)>推进了10年,而在这10年之中又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完整、准确地理解情报科学的实质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再读库恩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摧毁了传统科学哲学的整个构架,使科学哲学学科进入反常时期。人们可以从库恩的思想中引出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实践哲学,也可以引出科学解释学。怀着感恩之情重读库恩,作者发现反科学主义、第二种科学哲学、现象学科学哲学,均有其库恩来源。  相似文献   

6.
"科学养蚕体验实践活动"是我校根据<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的"常见的动物"和"动植物一生"等章节内容标准策划设计并广泛开展的.活动全程以国家教育方针和科学传播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促进全体学生科学精神和综合素质水平提高为目标,力求科学传播教育密切联系儿童生活实际.在"科学养蚕体验实践活动"这个科普平台上,教师通过精彩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带领儿童去探究科学、感受文化、关爱生命、学会合作、学会奉献,从而达到激发儿童讨论科学的兴趣,让学校科学传播教育行为更贴近儿童的生活,有益于儿童人生发展及素质优化,有益于社会、家庭、学校诸多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科学养蚕体验实践活动"的科学、文化、教育多元价值及意义得到普遍认可.在本文中,我们将就该体验活动的设计策略、传播模式、成果及评价等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针对青少年进行科学传播的有效策略与经验.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科学传播研究主要依托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学术背景,侧重于考察和反思科学传播过程中的权力关系。在科学传播研究经历了30年发展后,原来忽略这一领域的传播学研究者,正在以社会科学(如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为基础,推动科学传播的科学化。这些学者考察了人类接受科学信息的心理机制、科学政治化对人们掌握科学的影响、价值和信任在公众接受科学知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测度、以及基于实证研究的科学传播解决方案。科学传播的科学对于走向快速发展轨道的中国科学传播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静静  吴彤 《科学学研究》2007,25(3):425-429
回顾并考察科学划界标准发展演化的历史,指出这些标准所存在的问题,并引入关于科学划界标准问题的新理论——SSK和科学实践哲学,分析这些理论在科学划界标准方面的立场以及研究的进路。  相似文献   

9.
从人文的视角论 ,人本主义当是费耶阿本德的科学思想中最重要的特征。费耶阿本德的人本主义科学思想在科学方法论、社会和文化生活三个层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并表现出了如下的发展趋势 ,即从科学哲学内部到其外部、以哲学为批判对象转向以科学为批判对象、以科学实践为批判的参照推广到以生活实践为批判的参照  相似文献   

10.
统计了2001年<科学文摘(SA)>光盘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期刊的情况,发现共有104种中国科技期刊被该数据库收录,收录论文11559篇,比2000年收录量都有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