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人作为人的存在及其教育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文章从教育哲学的视角探讨人作为人的存在特征、问题及其教育。文章阐释了人作为人而存在的“绝对性”、“意向性”、“文化性”、“时间性”、“语言性”与“独特性” ,分析了由此产生的人作为人而存在的基本问题———“死亡”、“奴役”、“有限”、“孤独”、“自我认同” ,并将其区分于一般意义上的生存问题。文章最后区分了“存在教育”与“生存教育”两个概念 ,就如何在学校情景中进行存在教育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孙琰 《现代教学》2011,(4):36-37
什么是教育科研,如何搞教育科研,怎样做才是教育科研,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才是有效的,这些问题从我第一次听到“教育科研”这几个字就开始了思考。而我开始进行教育科研是从“创造教育”这一课题开始的。  相似文献   

3.
“以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但就理论研究而言,相关研究呈现“实践先行而认知迟滞”的现象,研究的实践效度和普遍化指向常常受到质疑。究其原因,该课题涉及教育资源的公共配置,然而教育政策指导下的教育行动边界不能等同理论分析边界;伴随信息技术的革新,研究容易陷入“追新逐热”式的表面思考而忽视“研究问题是什么”,很难从更上层、更稳定的视角整体审视“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根据教育问题的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属性提出“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研究问题域框架,并从基于因果理论的经验性研究和超越工具理性的规范性研究两方面,分别提出相应的研究问题优化建议。本研究有助于理解“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的研究具象,为践行和检视“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供分析框架,为开展前瞻性和储备性研究提供问题框架。  相似文献   

4.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这一论题从教育理论角度阐发较多,而从教育实践一方立论较少。教育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谈问题多,分析原因少”;“摆现象多,揭示本质少”;重经验交流,轻理论学习;重实用技能,轻理论素养等现象,无一不是教育实践脱离教育理论的反映。因此,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有效结合也应是教育学术界“结合”论题的重要方面。教育实践主体对教育理论有以下认识误区:教育理论应与解决所有教育现实问题相联系;教育理论不能拿来就用;经验远比教育理论有用。教育实践主体要走出认识的误区,不再由于对教育理论的片面、狭隘认识而否认教…  相似文献   

5.
读了魏国君同志写的《语文课程性质质疑》,深为他那种好学求真、独立思考,敢于挑战权威,绝不人云亦云的精神所钦佩。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他对语文教学中某些问题的研究,是比较深入而又有独到见解的。不过,他的一些基本观点仍有商榷的必要。一、“基本特点”和“本质属性”我们讨论问题,首先要有一个前提: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应仅仅从概念出发。如果只从概念出发,在概念上兜圈子,有些问题是永远也争论不清的。我们面对的客观实际是什么呢?是在教学目标上的左右摇摆,一提“工具性”,就否认语文的人文教育;而一强调“人文性”,就忘记了语文课程培…  相似文献   

6.
关于教育价值与教育价值观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教育价值与教育价值观问题的讨论编者按:由北京师大成有信、孙喜亭教授主持的北京“教育博士论坛”第五、六次学术研讨会,就“教育价值问题”进行了较广泛的研讨,特别是就教育价值的含义与对我国教育价值取向问题从不同的侧面展开了讨论。教育价值问题是教育基本理...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问题”这一语词的分析中可知:教育问题须先是需要我们运用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获取方案解决的;其次须是发生和存在于学校教育场域的,而且问题所涉的“教育力”是教育者产生或可控制的。教育问题的基本类型是教育理念问题、教育操作问题和教育环境问题。在理清教育问题的基础上思考教育改革,其性质和结构就会在我们的意识中变得清晰起来。就其性质来说,教育改革无疑是使教育从“现有”到“应有”的创造性的社会行动;就其结构来说,就是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技术革新和教育环境改良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8.
自1978年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在教育理论研究中,关于教育功能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研究者关注的课题。正如叶澜先生所言:“教育功能问题,从实践的角度看,是一个既古老,又‘时鲜’的问题。”说其古老,是因为作为人类“有意为之”的有目的的活动,教育自其诞生伊始,就必然伴生出“教育能为我们做什么”的功能问题;说其“时鲜”,是因为在人类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教育始终在发生着影响作用,而这种影响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又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因而教育的功能问题始终能够吸引众多研究者的…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从本质上说,是强调“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是符合教育的本质的,遵循这一理念来实施教学,就需要我们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从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角度来设置教学内容;就需要我们以“生活化的学习”为准则确定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这首先就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教育首先是人学,是一项双边的活动,教育的施动者是教师,而受动者是学生,学生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力量,若不重视学生的现状,不了解学生,那么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也就无从谈起。乌申斯基也指出:“如果教育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同样强调了在教育过程中人的重要性。而新课标也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切…  相似文献   

11.
陆明开 《中学文科》2009,(18):129-130
我国实行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学困生”也是全体学生中的一部分,在教育界,特别是初中阶段,一直为“学困生”的问题困扰着,从古至今,只要教育存在,就很难摆脱“学困生”的问题。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困生”的心理形成因素,又从四个方面论述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努力发挥考试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浩  刘晓帆 《成人教育》1999,(11):27-28
我国是世界上建立考试制度最早的国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被中国教育界看成是本世纪末的一次教育转型,也被看成是教育史上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在改革过程中,对考试的准确定位和恰当使用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本文就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作一些探讨。一、“考试”与“应试教育”并不等同考试是伴随着人类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及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一。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将考试概括为“学校检查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我们认为,“作为教育测量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3.
教育到底是为了“人” ,还是为了“社会” ?这个问题人们长期争论不休。而美国流行的“开明教育” ,是其素质教育中最具代表性的问题。玛莱特博士认为 ,“开明教育”的根本责任是为了培养“人”和“公民”。也就是说 ,素质教育的根本责任是为了人。前面我们已经谈到的美国的品德素质教育是为了塑造人 ,美国的个性与创造力的培养仍然是为了人。本文试图从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的角度来看一看 ,美国的素质教育是怎样“为了人”的。从理论上看 ,人离不开社会 ,而社会又是由人组成的。人组成社会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不组成社会 ,人类就根本…  相似文献   

14.
究竟什么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教育又该从何抓起?这些于理论于实践都很重要的问题在目前并不是十分清楚。就素质教育培养人的健全个性而言,“心理素质”似乎是一个宽大的概念;而就心理健康问题的提出和心理健康教育本身而言,“心理素质”又似乎是一个非常具体、狭小的概念。对此,笔者认为,概念的不清将不仅会造成实践的混乱,甚至会误导实践。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心理素质”这个概念进行一定的分析、探讨和界定,以利于今后心理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一、“心理素质”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根据素质教育中全体性、全面性和主动性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围绕“教育产业化”问题,学者之间进了激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视角对教育能否产业化进行了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之所以持论有别,甚至观点迎异,主要在于对“教育产业”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的不尽一致。因此,对“教育产业”作进一步深入地讨论和理解,就显得很有必要。 要讨论“教育产业”问题,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产业,在产业经济学论著中,产业是指“一些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①。而“就一般理论而言,产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一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的总…  相似文献   

16.
关于更新观念 我们要更新的是陈旧、过时的教育观念 ,而不是一切教育观念。有些教育观念如“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等等 ,经过千百年的实践 ,证明它是正确的 ,就应把它发扬光大 ;有些教育观念如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 ,只要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 ,就可以继续发挥作用 ;有些教育观念如“分数高、升学率高就是质量高” ,因为它不全面 ,就应加以更新。关于能力培养 强调培养人的能力、情感、态度 ,并不是否定知识的重要性。基础教育不宜提从“知识中心”转移到“能力中心”、从“学会知识”转移到“学会学习”。“授人以…  相似文献   

17.
错了就该罚     
前段时期,教育界就“教育需不需要惩戒”讨论得纷纷扬扬、热热闹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为教师,我从来都欣赏“赏识教育”、“鼓励教育”,也从来都认可“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并身体力行。但是,是否赏识、鼓励就该拒绝批评和惩戒?宽容的教育力量是巨大的,但是否宽容能解决好所有的教育问题?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敢说,唯恐扣上“体罚和变相体罚”的帽子,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我认为,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对了就该表扬,错了就该惩罚。我曾用宽容的方法转变过很多孩子,也曾经读到很多学生因老师的宽容而成人成才的典型事例。宽容的确是一种有…  相似文献   

18.
大凡关心“四化”又有点眼光的同志必然会关心教育。而当人们注视着中小学教育的时候,就不难发现问题很多,而且棘手。要使基础教育与整个“四化”同步,非先从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大胆、坚决的改革不可。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教育改革的伟大纲领,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确定了目标和方向。“决定”要求从改革体制入手,必须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万里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改革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也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决定没有多讲,但不等于这个问题就不重要,恰恰相反,这是今后教育改革中必须进一步探讨的一个重大问题。”万里同志在这里特别提醒我们不要因为“决定没有多讲”而产生错觉。这一提醒非常必要,使我们进一步领会“决定”的精神实质,明确了“从改革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的“产业性”问题而来的,是教育的“商品性”问题。一些同志认为,从经济方面考察教育,教育为社会生产的是教育服务产品。教育作为产业部门,它以教育服务产品同其它产业部门的产品进行等价交换。如果没有这种交换,教育产业就不复生存。所以,教育服务应“商品化”,也必然“商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