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自学课文,使学生认识月球的一般情况,了解从古到今人类对月球的不懈探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2.
如果月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我们就有机会看到月球的所有区域。如图1,月球在A位置时,a面正对地球,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月球的a面;当月球公转到B、C、D位置时,由于月球没有自转,a面的朝向不变,在地球上则先后可以看到月球背面的部分区域(浅灰色部分)和全部区域(浅灰色部分)。实际上  相似文献   

3.
《月球之谜》是一篇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入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景象,然后列举了一些月球的不解之谜。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我将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了解月球是个怎样的月球、课文写了哪些不解之谜上,计划用一课时上完。也许是心中想着要一课时上完内容  相似文献   

4.
教学分析 《登月之旅》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探索宇宙》单元的第一课。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介绍人类对月球的逐步认识过程;月球的基本概况,主要是环形山的形成;介绍“阿波罗登月计划”;假想去月球旅行,激发学生的探月兴趣。  相似文献   

5.
张锋 《中小学电教》2003,(11):45-46
一、教学目标初步了解月球的自然现象,提高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在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并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评价他人和自我评价,分享集体的劳动成果,共享资  相似文献   

6.
月球城,尚在规划阶段。美国及其它一些国家的太空科学家,正在加速工作,以迎接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来临。 依照初步规模,月球城大小约十平方公里。城内建有国籍不同的居住区,维持生态系统装置,中央控制的太阳能电源装备,各种科研设施及工厂设施,可在月球表面降落的太空船起降场;而交汇广场、月球酒店、步行商店街、月球塔、国际会议大厦等,则建造在月球的  相似文献   

7.
观察月球是在学习了月球的基本知识,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后,指导学生对 月球进行观察的.由于观察月球需要考虑到月球位置的变化、月相的变化所需时间 较长,加之小学生生活体验不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多媒 体、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采用“激趣引入、引导观察、归纳概括”的方式,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月球具有重大的科研和开发价值。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月球矿产资源丰富。根据阿波罗等飞船及系列月球探测器从月球上带回的样品分析,月球上钛铁矿的资源储量高达1500万亿吨;稀土元素资源量约225亿至400亿  相似文献   

9.
天地生漫谈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航天技术飞快发展,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已不满足于永住地球,已经涉足月球,对行星进行探测。人们还想上月球去建工厂,办农场,兴建“月球城”,以月球为跳板,飞出太阳系探索地外文明。  相似文献   

10.
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筛选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体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探索宇宙的意识和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探索宇宙》的第一课。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能够模拟环形山的形成。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了解人类探索月球历史以及我国探月进展;了解环形山形成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类登月工程的伟大;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激发探究太空奥秘的决心。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月球的知识以及我国探索月球取得的成果。教师准备:每组一份材料(沙盘、大小不一的石子、记录纸、牙签、尺、手电筒等),一些月球的图片及阿波罗登月的视频。教学过程一…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一起学习了《地球的卫星——月球》一课。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一些和月球有关的内容。那么,关于月球,我们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呢?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成功软着陆,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试题以此为背景,抓住影响探测器运动的主要因素,介绍月球探测器轨道设计工作中的双二体简化模型;在考查考生学科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同时,也让考生对月球探测的运动有所了解,并借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兴趣和探索自然的欲望。  相似文献   

14.
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关于月相这部分知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掌握月相的变化规律。虽然学生对月亮已经司空见惯,但是真正了解月相的规律者并不多,这需要我们地理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讲清楚。一、为什么会产生月相现象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球和地球一样,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全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月球向着太阳的半球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暗的。由于月球不透明,所以永远分为明亮半球和黑暗半球,在不同的位置,我们就会看见不同的形状。由于月球始终围绕地球在公转,因而日、月、地的不同位置就直接影响到地球上的人们观测…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的:1.通过自学课文,使学生认识月球的一般情况,了解从古到今人类对月球的不懈探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2.通过网上教学和网上冲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培养他们收集、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3.通过查找、搜集和交流信息,体验网上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有关国内外探索月球的情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紧迫感。教学重点:了解人类历史上探索月球的情况。教学难点:收集、处理和交流信息。教学地点:电脑室。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出示《代号“2041”行动》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了解月球的有关知识,课前学生对月球的基本情况了解的多少是学习这一课的基础。第二部分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通过在不同高度、不同角度向沙盘里扔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子,观察沙坑及其影子的变化,从而联想到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原因。第三部分了解阿波罗登月计划及其在月球上的科考发现,包括月球的面积、重力、温度等。最后让学生设想如果到月球上旅行,需要什么物品和设备并设计未来的月球基地。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期工程的目标是发射围绕月球飞行的卫星,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的环境;第二期工程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第三期工程实现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  相似文献   

18.
登月球     
目的:练习跨、跃动作,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控制能力及动作的灵活性与准确性。准备:按示意图画游戏场地,天梯的各条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最上面的一条线与月球的距离以幼儿用最大努力能跨到为宜。月球的大小,可根据参加游戏人数的多少而定。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分“绕、落、回”三步走,即发射首颗探月卫星,围绕月球进行探测;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展开巡视探测;采回月壤样品。2007年,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迈出了探月计划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教学涵盖的知识范围很广,无所不包。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微生物、细胞,其中涉及到的许多事物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远。因此,用录像或数字视频为学生提供他们不能直接观察或感知的教学内容,便成为小学科学教师帮助学生正确建立或深入理解科学概念的十分重要的手段。例如,在讲解月球及月球表面的内容时,通过播放从月球探测器上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