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源在于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凝聚力唤起了全民族的抗战.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了国共两党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实现振兴中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爱国主义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当中华民族遭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时候,国家处在危亡的时刻,爱国主义就得到空前的弘扬,民族凝聚力出现了空前的牢固。抗日战争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次大发动、大较量、大拼搏。不分民族,不分阶级,所有的中国人,除了一小部分民族败类之外,都动员起来了,都以高亢的爱国主义热情,投入到抗日  相似文献   

3.
延煌 《老年教育》2014,(9):8-10
<正>在凝聚着血和泪的抗战史中,长城抗战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长城的各次战役中,尤以喜峰口战役的胜利最令国人鼓舞。在这里,中国军人挥舞着大刀,创造了抗战奇迹,29军大刀队为中华民族所感动和骄傲。在后来的"七七事变"中,大刀的神力再次向日寇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无畏。尽管岁月流逝,勇士们挥舞大刀的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的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是中国西南抗战生命线上的战略枢纽和重要节点,既有滇缅公路"民族之魂"与史迪威公路"形象标识"之称,又有"抗战文化化石"与"亚洲战争图腾"之说,蕴藏着极为丰厚的人文内涵和精神特质.它既是中华民族抗日御侮史上的一座丰碑,又是战时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凝聚、在艰辛中取胜"自强不息抗战精神的体现.战火中淬炼的抗战精神,既是中华民族能在抗战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并最终取得胜利的精神动力,也是新时代背景下激励华夏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5.
200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60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关系到民族存亡的殊死决战中,中华民族空前团结,一致对外,共赴国难,英勇杀敌,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军,洗雪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使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振兴开辟了道路.今天我们纪念那场伟大的胜利,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相似文献   

6.
史知 《历史学习》2005,(10):28-30
在60年前,中国军民经过浴血奋战夺得了抗战胜利。这是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反帝史上由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抗战的伟大胜利不仅彻底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强盗,使中国军民第一次赢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的成功创造了条件,而且这次胜利还收复了被日本强占半个世纪的我国台湾地区,使祖国金瓯无缺和民族大家庭重新团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繁盛提供了新契机。现行高中统一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第52页中写道:“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台湾历来是中国的领土,台湾人民永远…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爆发后,因着中国东部国土的沦陷,西部地区成为坚持抗战胜利的大后方。西北地区因历史悠久、国土辽阔、民风敦厚、资源丰饶,加之中国共产党到达延安,这里变成了抗战的重要一极。西北大后方是抗战理论的重要策源地,引领着中国的抗战前途和命运走向;西北国际通道是支持抗战胜利的重要生命线,将丝绸之路的合作共赢推向了新高度;西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蕴含着刚健自强和不畏强敌的精神,它又成了提升民气、鼓舞民力的抗战精神源泉;强烈的国家认同,使得外敌制造的分裂阴谋难以得逞,西北领土的完整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稳固的后方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坚持全民族抗战,坚持持久战,开展人民战争,国际相互支援,共同奋斗而取得的;是华夏民族“以万物之胜胜万物”的思想智慧的成功;我们要发扬抗战的思想精神,开创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未来;全世界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遏制不义战争,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多地少,土地问题积累的大量矛盾,常常引起整个社会动荡和不安。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国共两党都对土地政策做了相应调整,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因此,探讨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转变的原因及其对国民党土地政策变化的影响,指出两党求同存异、良性互动,制定出合乎实际、行之有效的土地政策,对于维系统一战线,保证抗战胜利功不可没,其深远的社会影响亦不应被忽视。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后,抗战胜利纪念在传承国耻记忆、奋争记忆、和平记忆等历史记忆;进行政治动员,动员全国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献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塑造国家形象,强调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形成的伟大精神财富;协调各方关系,中国与世界、大陆与港澳台、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抗战胜利纪念的社会功能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完全胜利,得益于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双方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本文通过对国共双方抗战史实的阐述,进一步澄清究竟谁真正是抗日的主力军,对他们在抗战中各自发挥的作用以此作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的人文精神,自鸦片战争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近现代的发展形成中又经历了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的彻底胜利;是一次伟大的民族复兴。它使在五四时期开始出现的近代追求民主与科学的人文精神,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升华,铸成了中国近代人文精神中独特而重要的一段辉煌。  相似文献   

13.
抗战歌曲是中华民族现代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对抗战胜利的影响不可估量。文章从号召全民族团结奋起抗日、控诉日军入侵带来的苦难、揭露伪军汉奸的丑恶行径三个方面来揭示和叙述抗日救亡歌曲产生的背景和故事,论述抗日救亡歌曲的思想内容以及它对抗战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是一场全国各族同胞共同参与的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爱国战争。抗战宣传漫画是中国的漫画家们为抗日救亡而创作的宣传保家卫国的漫画。漫画家们主要通过创办漫画刊物、印发传单、墙体作画等形式向民众进行抗战宣传,他们所绘制的漫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强烈的战斗性。中国的漫画家们用其独特的抗战方式,唤醒了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震惊中外,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组织领导的西安事变是多种因素促成。本文认为1936年11月份的绥远抗战取得举世瞩目的胜利则是西安事变的直接动力。绥远抗战不仅是西安事变的契机,而且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正是从绥远抗战的胜利,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找到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出路,因此毅然进行兵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和全民族抗战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既坚持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党组织的独立性,同时又面对现实,把远大的理想和当前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妥善处理各阶级、党派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这与党正确地处理了自己的理想、宗旨与抗战的关系密不可分,对我们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片面抗战路线导致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节节败退,而全面抗战路线引来了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巨大胜利.兵民是胜利之本,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得益于人民群众的巨大支援;抗日战争的胜利实质上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创造性地发扬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创造活力,推动发展新跨越.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本刊与天津市孙犁研究会联合组织了这次笔谈,邀请本市四位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者,对革命前辈、文学大师孙犁的抗战题材小说进行再解读,旨在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一步繁荣文学艺术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抗战精神是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在抵抗日军侵略,赢得战争胜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华民族高贵的品质和伟大的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近十多年来学术界研究有关抗战精神成果的梳理,对抗战精神的提出、抗战精神基本内涵及抗战精神的现实价值等方面作了评述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抗战精神需进一步探索研究的三方面问题,以期抗战精神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能够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战用胜利60周年。为让全区青少年学生进一步了解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遭受屈辱的历史,了解中国人民的不屈抗争,随州市曾都区教育局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开展的“民族魂——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分征比赛和演讲比赛2部分,全区二百多所学校,共有二十余万中小学生参加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