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辛弃疾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词作,其中绝大部分作品反映了作者抗金的爱国情思和慷慨激昂的斗志。他在遭受排挤闲居的近二十年间,写下了为数不多的反映农村田园风光的词作,本文在简介辛弃疾生平的基础上,主要对辛弃疾三首田园风光词作了浅析。  相似文献   

2.
“夜作”词是指创作于夜晚时刻,或者以夜晚为创作情境的词作,辛弃疾的“夜作”词多达80余首,且不乏被广为传颂的名篇。辛弃疾的“夜作”词在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上均有很高的价值。从内容上看,这些“夜作”词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多面的辛弃疾形象:他会抒发豪情壮志、思考进退出处,表达思归怀人之念,还会用笔记录温馨画面、调侃世间万物。从风格上看,这些“夜作”词涵盖了豪放、怪奇、理趣、婉约、诙谐、精致等多种风格,是“词备众体”的完美印证。  相似文献   

3.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数遭贬谪,其思想亦随宦海沉浮而变化,并在其词作中流露出来。从他写于不同时期的两首中秋词中可以窥见其心理发展的轨迹:由对功名的向往到视功名如身外之物,由对外在的追求转向加强自身内在的修养,达到了“也无风雨也无情”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4.
辛弃疾词作众多,其晚年闲居瓢泉时所作的词中思想构成复杂、内涵丰富,从其出发分析辛弃疾晚年的思想世界,并结合南宋时期思想史发展的背景,可以探讨辛弃疾晚年思想复杂的根源。对比其他南宋文人的创作与思想,最终可以确立辛弃疾作为南宋词人的代表在南宋思想史上所具有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5.
辛弃疾在淳熙八年和庆元元年,曾有两次较长时间的罢官闲居生活。在这近20年的赋闲生活中,由于屡次被诬陷排挤,他极为悲愤感慨,但特殊的遭遇又使他有口难言,报国无门。他只好欲说还休,欲吐还吞,过着萧闲颓放却又内怀激愤的生活,并将这无边的激昂愤慨,时而通过萧闲颓放的词作激射出来。因此,在他的闲居时期所创作的一部分词作中,就呈现出一些外若萧闲颓放,而内实激昂愤慨的词作。这既是他此时期的一种心态,也是其词风之一。当然,在他前后两时期的闲居生活中,这一心态与词风均存在着,只是其浓淡强弱多少有所不同罢了。  相似文献   

6.
辛弃疾的爱国词篇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高度评价,而他的几十首农村词作也以质朴康健、清新俊洁的风格在词坛上别树一格。本文就其农村词创作的实绩,着重从三个方面阐述其艺术表现上的主要特点: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二、章法结构,三、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辛弃疾的生平,对最能代表其精神风格的爱国词作光耀后世的三股源泉进行浅析。时势造英雄,英雄写壮词,辛弃疾将词的创作与社会人生和人格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精忠自许,白首不衰"的一生,就是他爱国词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诗人的天职就是还乡”.历代词人和诗人在写中秋词或怀乡诗时都无不是怀着浓浓的乡愁.苏轼这里的几首中秋词写作背景不尽相同,但,都无不是怀着乡愁在寻找他的精神家园和栖居之所.  相似文献   

9.
辛弃疾是南宋词坛的一面大旗,没有了他,南宋一百余年坛黯然失色。政治失意,报国无门,促成了他词作的悲歌慷慨;闲居农村,寄情山水,又使他创作了一些模山范水的词章。《沁园春》便是这样一首写景之作。  相似文献   

10.
崔与之与范仲淹是宋代不同时期的政治家、词人,但二人留存词作甚少.文章从不同的历史背景、情感表现及词作风格等三方面,对二人的两首边塞词代表作进行了比较分析,以了解宋代较少的边塞词的风韵.  相似文献   

11.
丁远芳 《考试周刊》2010,(27):20-22
苏轼与纳兰性德生活年代相距甚远,诗词风格也迥然不同,但是在悼亡词史上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苏轼是用词写悼亡的首创,而纳兰性德则是他忠实的传人,在继承中又有所发展。两者同写悼亡词,但是创作风格有很大的不同。本文通过对他们悼亡词作的分析,进一步阐释造成两者创作风格迥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朱敦儒是宋南渡时期的重要词人。宋人汪莘曾将他与苏轼、辛弃疾并称为“宋词三变”,这个“三变”论从很大程度上是就朱词的风格而言。朱敦儒的词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概言之,朱氏早期词风以密丽和狂放为主,中期转为疏朗和沉郁,而清新与通俗则是晚期词作的主导风格。  相似文献   

13.
李辉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5):105-107
南归不久的辛弃疾有两段宦游建康的经历,期间存有十多首词作,通过对这些词作的考查可以发现,辛弃疾乾道四年至六年(1168-1170)与淳熙元年(1174)的建康词在风格上有两处明显变化,后者多怀古与自我形象的抒写。从辛弃疾的金陵怀古词中,可以发现其由青年步入壮年之际心路历程的变化。由此,怀古名作《水龙吟.登金陵赏心亭》创作时间之争议,亦可作一合理推断。  相似文献   

14.
倪鸿是广西临桂(今桂林市)人,生活于清代道光至光绪时期,系晚清粤西重要词人,传世有一卷《花阴写梦词》,收录词作48首。他寓居、游宦广东三十余年,其词的创作地点以岭南为主,故其词作富有浓郁的岭南风韵。倪鸿创作有纪游词、咏物词、题画词、酬赠词等,描绘粤东的风景名胜,赋颂南国物产,表现南疆人文。倪鸿填词取法浙西词派,瓣香姜夔、张炎,词风清空豪旷。《花阴写梦词》产生于独特的岭南,体现了近代岭南文学的繁盛,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辛弃疾的文学成就主要以词创作为主,而在词学理论方面遗留下来的材料比较少,因此向来被人所忽视。但作为南宋词坛巨擘,辛派词人领袖,缺少思想和理论支撑的辛弃疾是难以令人置信的,辛弃疾对词体的观念大概有以下几点:以气论词,人词为一,风格雄健;词以陶写,记写行藏,不平则鸣;书寻旧锦,词裁新碧,锤炼出新。深入探讨辛弃疾的词学思想,对于研究其人以及辛派词人的创作乃至南宋词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辛弃疾的文学成就主要以词创作为主,而在词学理论方面遗留下来的材料比较少,因此向来被人所忽视。但作为南宋词坛巨擘,辛派词人领袖,缺少思想和理论支撑的辛弃疾是难以令人置信的,辛弃疾对词体的观念大概有以下几点:以气论词,人词为一,风格雄健;词以陶写,记写行藏,不平则鸣;书寻旧锦,词裁新碧,锤炼出新。深入探讨辛弃疾的词学思想,对于研究其人以及辛派词人的创作乃至南宋词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辛弃疾在词学理论方面,虽没有留下多少资料供后人研究,但从词作中,我们仍然能勾勒出他对词体的认识与词学主张:不满于词的传统题材与柔媚风格;倡导词向诗、文的靠拢;以深刻反映现实的创作态度提高词体功能与地位。其大胆革新的精神,对辛派词人的词体观与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辛弃疾的人生遭际出发,通过探讨其词中的政治、人生主题,进而论述其词风和人格魅力。在南宋词坛上,辛弃疾的词用敏锐的政治眼光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又以特有的方式,独辟艺术蹊径,创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词作。意趣幽深,包容细密,意境潇洒,韵味浓厚,充分展示了其词作的现实主义词风和人格。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况周颐寓居上海,在其生命的最后三年里(1924—1926),他发表39首词作于报纸副刊《申报·自由谈》上,其中37首未收入刊印的个人词集,是他的散佚词作,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辑录、考论《申报·自由谈》上刊载的况周颐晚年的佚词,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蕙风词创作,促进对他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推荐了40首必学诗词,其中辛弃疾的词有3首。辛弃疾的词充满豪情万丈的爱国主义英雄气概,教学中教师可将辛弃疾的必学诗词与另外两首词组成群文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品鉴、探源,深刻感悟辛弃疾词作的爱国主义情怀,探寻英雄之志的源头,为学生深入理解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