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翔 《河南教育》2023,(5):45-46
书院制是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新型教育模式。书院制的培养模式,将辅导员作为育人的重要抓手,也因此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辅导员具备以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危机干预能力为核心、以日常学生事务管理和服务能力为根本、以通识教育能力和理论实践研究能力为支持的职业能力。对此,可以尝试按辅导员入职年限、所带学生年级、专项工作类别分别进行培养,帮助辅导员提升职业能力,满足书院制下高校的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在重内涵建设、追求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开展博雅全人教育是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研究国内外博雅书院建设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高职院校开展博雅教育的模式,并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展示经贸博雅书院的建设路径.经贸博雅书院以高素质人才培养理念为引领,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生活素养为目标,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生源特点、地域和行业历史文化资源而规划建设文化交流中心、阅读推广中心、女生学堂、科学素养训练营、阳光心理工作室、素质拓展中心"六位一体"的综合素质教育体系,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搭建教育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中国传统书院文化、杏林文化和以此为主体的书院制建立的文化动因,分析了书院文化和杏林文化对医护专业学生的教育价值,从管理机构、导师制、学生组织、学生活动等方面介绍了深职院杏林书院的运行机制,回顾了杏林书院模式建立以来的学生管理和育人模式的实践,提出了杏林书院模式对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陈晓 《职教通讯》2019,(18):13-16
职业素养作为一个职业人必备的核心素养,如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以说是每个职业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分析了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存在重知识重技能轻素养、职业素养课程体系不完善、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职业素养培养方式单一且形式化、学生自身不重视职业素养的养成等不足,从"完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重视职业素养教育;构建完善的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整合师资资源,全员全方位育人;借助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等方面提出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洪珺 《学语文》2011,(6):7-8
书院是中国古代非常有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它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衰亡于明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书院对中国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化传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书院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学生的自学。本文尝试借鉴书院教学方法。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找出一些培养学生自学思考能力的好方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进行职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语文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功效上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用好语文课堂,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互动交融是必然现象,有利于完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加速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进程,丰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形式。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从硬件设施、活动竞赛、管理制度、精神层次四个方面探索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职业素质提升较快,也为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莲池书院是清代在保定设置直隶省最高层次书院,其课程内容起初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所开课程多种多样。自从近代西学被引入了书院,莲池书院的教育内容呈现出中西交融的态势。名师讲学为学生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课艺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师生关系的融洽,考课制度化建设,共同构成了书院的教学景象。  相似文献   

9.
广雅书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书院,该书院招录广东、广西两省优秀士子,对学生要求严格,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注重传统文化和西学等知识教育。为两广培养了许多新式人才。毕业于该书院的广西学生大多成为对广西有用的人才,他们促进了广西近代教育的发展,掀起了广西早期的革命活动。广雅书院对近代广西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模糊;职业素养教育理论研究滞后;职业素养教育缺乏系统设计;职业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等方面.欲针砭此问题,当务之急是剖析其问题,构建其机制.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的建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其一,反思技能至上的高职教育理念,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深化职业素养理论研究;其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建立健全职业素养培养机制;其三,逐步完善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加大职业素养的培养力度,拓宽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其四,强化政校企行协同作用,合力推进职业素养教育,完善职业素养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