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新一代长寿命高炉炉壳用钢LK490两种规格(36mm和65mm)厚板,采用WQ-1焊丝匹配CHF101焊剂进行埋弧焊对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规格厚板焊接接头常温拉伸强度和高温拉伸强度均满足LK490钢焊接技术条件,焊缝、熔合线和热影响区低温冲击功有较大的富余量,接头综合性能指标满足新一代高炉炉壳用钢焊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本钢2300热连轧机组厚规格Q550D-MC热轧高强度卷板的产品设计、冶炼、轧制工艺和性能情况.结果表明,采用低碳、铌钛微合金化和适当的控轧控冷技术,使开发的16mm厚度规格 Q550D-MC热轧高强度卷板在具有高强度的同时,又兼有优良的低温冲击韧性;通过纯净钢的冶炼技术,使钢板具有良好的焊接和抗疲劳性能,完全满足车辆及工程机械等领域用钢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常规碳和低碳的成分设计开发出了屈服强度500 MPa级的特厚调质钢板,对比分析了其组织和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采用常规成分设计时,调质处理后获得回火索氏体,具有高的强韧性匹配,因此更适合高强度、大厚度产品的生产;采用低碳贝氏体的成分设计时,经较低温度回火能获得较高的低温韧性,但力学性能的热稳定性较差,因此更适用于较低强度级别的特厚板或薄规格的高强板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高强特厚板材料热影响区的脆化、冷裂纹和层状撕裂等焊接性能的分析,得出Q345GJC钢材焊接性能较差的结论.对高强特厚板焊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应用于某超高层钢结构制作监造中,焊缝合格率达到100%,有效的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本钢薄板坯连铸连轧600MPa级冷成型用BGS600MC热轧高强度钢板的产品设计、冶炼和轧制工艺、性能及典型应用.BGS600MC热轧高强度钢板除强度大幅度提高外,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冷弯性能、冲击韧性和焊接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车辆等领域.  相似文献   

6.
张文泉  张学昆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2):144-146,155
在本科生实验教学中通过系列冲击试验方法来测定金属材料常温及系列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冲击韧性值,并绘制出完整的αk冲击韧性)-T(温度)曲线,从而确定材料的低温韧脆转变温度71K,以检验材料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及安全使用温度,为工程设计提供合理直观的参考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弛豫析出控制相变(RPC)技术生产的超低碳贝氏体钢板回火过程中的性能变化,并与控轧后空冷(AC)以及传统的再加热淬火工艺(RQ)得到的钢板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过RPC工艺得到的钢板经500 ℃~700 ℃回火1 h后,随温度升高呈现软化硬化再软化的变化规律,经过AC工艺得到的钢板在回火后硬度和强度变化不明显,而经过RQ处理后的钢板随回火温度升高强度和硬度单调下降。利用RPC工艺得到的高强韧性钢板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对一种基质沥青和3种硅藻土沥青进行了差示热扫描分析,并结合相应的混合料约束试件的温度应力试验分析了硅藻土沥青的低温抗裂机理.结果表明:硅藻土沥青有优于基质沥青的低温性能;玻璃态转化温度可以较好地反映硅藻土沥青的低温性能;玻璃态转化温度与破断温度有较高的相关性.另外还进行了相应的4种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弯曲试验、低温压缩试验和收缩系数试验.结果表明:硅藻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硅藻土沥青混合料临界弯曲应变能密度及压缩应变能密度均大于基质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加入硅藻土后收缩系数降低.在此基础上,从混合料收缩性能和破坏能量2个角度分析了硅藻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机理.  相似文献   

9.
采用金相组织观察、常温和低温力学性能测试的方法,研究了回火温度对X21Cr Mo V121钢显微组织和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的回火热处理后,微观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冲击韧性呈上升趋势,而强度及硬度逐渐下降。为了获得较好的低温冲击韧性,此类钢较好的热处理工艺应为1 050℃加热保温1 h淬火后,在720℃加热保温2 h空冷。  相似文献   

10.
从基本的钢结构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着手 ,进行高温条件下钢结构材料的性能试验 ,建立高温下钢材的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弹性模量和极限应变随温度变化的力学模型 ,为高温 (火灾 )条件下钢结构的结构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Rauh和Bullough及国内研究者提出的裂纹应力场中点缺陷的迁移规律 ,研究了球墨铸铁断裂韧性Kc随温度T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 :球墨铸铁断裂韧性随温度的提高而降低 ;Kc 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测试技术和金相显微组织分析,设计2种三点弯曲试样,测试了X70管线钢埋弧焊焊接接头低温-10℃的断裂韧性,比较接头焊缝、热影响不同区域金属断裂韧性,分析组织结构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焊缝中心金属性能均匀,裂纹尖端张开位移平均值为0.346 mm,断裂韧性小于热影响区稳定裂纹扩展的CTOD值。热影响区组织不均匀,包括稳定裂纹扩展和中途失稳断裂,出现不同特征的CTOD值。热影响细晶区组织为细小的多边形铁素体和珠光体,在-10℃环境下仍有良好的低温韧性。热影响粗晶区组织主要是板条状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而且晶粒尺寸粗大,该区域在-10℃时容易失稳断裂,呈现低温脆性。  相似文献   

13.
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成形技术己经成为汽车车身制造技术中的焦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众多汽车生产公司和科研人员都对热冲压钢板的基本力学、热学性能以及热冲压成形工艺优化和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Akerstrom P和Oldenburg 通过实验研究了热冲压钢板的高温膨胀效应,并且通过有限元仿真研宄了高温钢板的冷却过程。得到了22MnB5钢板热力学和力学性能等基础数据,考察了该材料的硬度分布、厚度分布,获得了板料在热冲压过程中受到的成形力。结果表明,高强度钢板在热冲压成形的过程中,板料的流变应力受到应变速率的影响,而且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随着成形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轧后不同快速冷却工艺对低碳低硅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轧后快冷返红温度为600℃时,试验钢的冲击韧性最好;返红温度为550℃时,钢的强度有所上升但塑性降低,冲击韧性有所下降;返红温度控制在650℃时,粗大碳化物从奥氏体晶界析出,导致低温韧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测量了烧结SrRuO3 的零场冷却 (ZFC)和加场冷却 (FC)的直流磁化强度和交流磁化率 .交流磁化率 -温度曲线的峰随外加直流偏场的增加向低温方向移动 .继续增加直流偏场 ,一个峰分裂成两个峰 ,其中低温下的一个峰继续向低温方向移动 ,另一个高温处的峰却向高温方向移动 .在不同频率下测量零偏场下的交流磁化率 .随频率的增加 ,峰值减小 ;但峰的位置并没有像以前报道的那样向高温方向移动 .可见 ,烧结SrRuO3 并没有显示自旋玻璃行为 .  相似文献   

16.
耐高温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酚、甲醛和硼酸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合成了不同硼含量的改性酚醛树脂,并利用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和冲击试验等方法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酚醛树脂与硼酸发生了反应,形成了B-O-C键;硼改性酚醛树脂的耐热性随硼含量的增加而提高;随着硼含量的增加,改性酚醛树脂的冲击韧性提高,但当硼质量分数超过6%,其冲击韧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7.
以黄瓜品种"津研4号"为材料,研究了低温下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酶活性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下黄瓜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酶活性随时间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脂肪酸含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低温胁迫下脂肪酶活性、脂肪酸含量也呈现出与常温相同的趋势,但脂肪酶活性高峰出现的时间远远滞后于常温,脂肪酶的最大活性高于常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受空气物理参数变化影响,低温下列车周围的流场特性与常温时存在差异。本文旨在对高速列车在低运行温度下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及流场特性变化研究予以补充,探究低温对列车周围流场、列车风及列车尾流等方面的影响,以提高高速列车的抗高寒性能。创新点:1.将气体参数设置为低温环境,探究列车相比常温下的气动性能及周围流场的变化。2.对比不同低温环境,探究不同程度低温对列车气动特性的影响。方法:1.通过基于SSTk-ω湍流模型的IDDES数值计算方法对高速列车在雷诺数约为1.85×106的条件下低温运行的流动特性进行仿真。2.依托后处理软件对不同温度下列车气动阻力、表面压力分布、车身周围流动及尾流等进行分析。3.将结果进行比对,得出不同程度低温对列车气动特性的影响。结论:1.低温显著增加列车气动阻力;相比常温环境,0℃、-15℃及-30℃时的气动阻力分别增加了5.3%、11.0%和17.4%。2.低温会增强车体周围的正负压力场,进而提高冲击流及流速快速变化区域的正负压力峰值。3.低温时,列车风的作用范围缩小,涡量分布区域后移,而转向架舱内的气流流速增加。4.低温时,列车的尾流速度降...  相似文献   

19.
测试了Q235碳素钢板与B级船板的性能差距,通过成分设计和控制轧制,在试验轧机上开发了B级船板钢,性能达到中国船级社的要求。分析表明:严格控制S,P的含量,并进行适当的控轧,可以显著提高船板的冲击韧性,并使组织更加均匀和细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燃爆弹跳驱动器热-动力学模型,分析驱动器的输出性能,并通过试验验证驱动器热-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创新点:1.建立了燃爆弹跳驱动器热-动力学模型,得到燃爆弹跳驱动器的相关输出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通过理论仿真与试验测试分析了驱动器的输出性能。方法:1.根据对燃爆弹跳机器人工作过程分析,推导出燃爆弹跳驱动器工作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并对锁紧力与弹簧刚度参数进行测试;2.根据热-动力学模型推导出燃烧室内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函数;3.通过试验测试驱动器驱动弹跳过程中压力和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将测试结果与热-动力学模型仿真的结果进行比较。结论:1.建立了燃爆弹跳驱动器的热-动力学模型,得到了驱动器的输出性能参数;2.试验测试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吻合,证明了驱动器热-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