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今晚报》的“今晚副刊”有个“日知录专栏”。这个专栏,中学生在读,他们的教师也在读,一般读者有兴趣看,高等学府的教授们也喜欢看,学文科的爱看、搞理工的也看。 1984年,《今晚报》创刊之初,李夫总编辑与副刊部负责同志对副刊进行了总体规划,“日知录”栏目,被称为副刊的“四梁八柱”之一。“日知录专栏”的第一篇文章叫《顾炎武及<日知录>》。借用古人书名《日知录》称谓这个专栏,是取日有所知的意思。《日知录》专栏办出特色,关键在于有一批高层次的作者队伍。晚报文章自有独特的要求,不同于杂志,也不同于日报。作者不仅要有学问且又肯写,还要能写出晚报风格的文章。编辑不能仅仅做选择者。天津的一位大学教授最初应约写来的几篇稿子,选题并不十分理想。编辑热心地做引航员。经过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
去年,以穿针引线帮助苏联女儿特卡乔娃找到离散43年的美国妈妈而名声大噪的天津今晚报,今年又以对作家三毛猝逝的连续报道而深得读者心。这张晚报的特色究竟是什么?晚报老总在办报和经营上有何高招?带着一系列问题,我前往天津今晚报社采访总编辑李夫。小车载着我穿过闹区来到中环线西面的川府新村。像花园似的庭院、绿地、花坛、树林、长椅、甬道,到处可见,群楼错落有致,式样别具一格,我在一座有青松绿柏和多种花草,还有喷泉围绕的玻璃厅楼前停下,若不是司机引路,我不会想到今晚报就在这漂亮公寓里办公。总编辑办公室的门开着,一位鹤发长者怡然坐在沙发里阅读报纸。这就是李夫!当他站起来跟我握手时,我见他身材瘦高却  相似文献   

3.
马艺  张培 《新闻大学》2007,(1):85-88
被誉为天津“城市名片”的综合性日报《今晚报》,凭借其22年依托传统、稳步创新的办报生涯,成为天津发行量最多、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晚报,也是天津报业中唯一连续三届跻身全国都市类报纸竞争力20强的媒体。本文以《今晚报》发展现状为依据,从传统办报优势、创新发展中凝结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对发展走势的思考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该报的总体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4.
天津《今晚报》总编辑李夫尝云:“晚报只有一个晚上的生命。”好,我们就来瞧瞧晚报这一个晚上的魅力和生命力。文革前的一天,陶铸同志去看望毛泽东主席。毛泽东问:《南方日报》办得怎样?陶铸答:办得一般。陶铸便问主席对《南方日报》有什么意见。主席说:我看《羊城晚报》。  相似文献   

5.
《传媒》2011,(9):6
《今晚报》的前身《新生晚报》是新中国最早的晚报,品牌的积淀注定了品牌的辉煌。如今,《今晚报》不仅在天津报业市场上"一报独大",其在文化产业全方位发展上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穿针引线帮助苏联女儿特卡乔娃找到离散43年的美国妈妈而名声大噪的天津今晚报,今年又以对作家三毛猝逝的连续报道而深得读者心。这张晚报的特色究竟是什么?晚报老总在办报和经营上有何高招?带着一系列问题,我前往天津今晚报社采访总编辑李夫。小车载着我穿过闹区来到中环线西面的川府新村。像花园似的庭院、绿地、花坛、树林、长椅、甬道,到处可见,群楼错落有致,式样别具一格,我在一座有青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信息     
全国晚报第一期新闻研讨班在榕开学全国晚报第一期新闻研讨班于4月15日在福州开学。31家晚报和有关方面的44位新闻工作者参加了该班学习.正在福州参加全国晚报短新闻大赛初评的评委和特邀顾问出席了开学典礼。中国晚报协会常务副会长颐行,新民晚报顾问、前总编束纫秋,天津今晚报总编李夫等一致认为,举办这种研讨班是我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信息     
全国晚报第一期新闻研讨班在榕开学全国晚报第一期新闻研讨班于4月15日在福州开学。31家晚报和有关方面的44位新闻工作者参加了该班学习。正在福州参加全国晚报短新闻大赛初评的评委和特邀顾问出席了开学典礼。中国晚报协会常务副会长顾行,新民晚报顾问、前总编束纫秋,天津今晚报总编李夫等一致认为,举办这种研讨班是我国晚报史上的一件新事。  相似文献   

9.
《传媒》2011,(9)
·1946年7月31日,《今晚报》的前身《新生晚报》创刊。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天津地下记协在该报发展了8名地下成员。·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当天,《新生晚报》出号外迎接解放,成为新中国最早的晚报。随后,旧有各报一律停刊。3月1日,经批准,《新生晚报》复刊。  相似文献   

10.
杨驰原  马莉  彭波 《传媒》2011,(9):7-13
在长江道、南京路、南开三马路交会处的东侧,矗立着天津知名建筑今晚大厦。在今晚大厦33层,一眼望去,半个天津尽收眼底。与今晚大厦比肩而立的,是刚刚投入使用一年多的99米高的今晚传媒大厦。一家晚报,在一级城市的繁华地段拥有两座现代化大厦,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今晚双子大厦,既是《今晚报》几十年发展丰硕成果的展示,也是《今晚报》十多年来精彩演出的  相似文献   

11.
6月18日—21日,由大连晚报社做东,国内12家知名晚报的社长、总编辑聚首“北方明珠”大连,共商晚报发展大计。这12家晚报是《北京晚报》、《新民晚报》、《今晚报》、《齐鲁晚报》、《扬子晚报》、《钱江晚报》、《大河报》、《楚天都市报》、《新晚报》、《城市晚报》、《沈阳  相似文献   

12.
当世界晚报普遍走向没落时,中国的晚报却依然处于兴盛期。在2003年6月初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名单”中,中国占了16家,其中晚报就有7家,它们分别是《扬子晚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北京晚报》、《齐鲁晚报》、《今晚报》、《钱江晚报》。  相似文献   

13.
京、津、沪、穗四大城市恢复晚报,天津是最晚的。《今晚报》去年7月1日一诞生,就受到读者欢迎。半年来,订户一直是以每月五万份的速度增长着。它何以赢得读者?重视抓今日新闻是个重要办法。《今晚报》一版上的今日新闻,从创刊头个月的统计看,当天的新闻平均有四点七条,  相似文献   

14.
知识与趣味     
为《北京晚报》、《郑州晚报》和《南宁晚报》题报头的是毛泽东,《今晚报》是邓小平,《羊城晚报》是叶剑英,《长沙晚报》是胡耀邦,《乌鲁木齐晚报》是郭沫若,《科学晚报》是方毅,《合肥晚报》是茅盾,《福州晚报》是赵朴初,《泉州晚报》是胡乔木,《齐齐哈尔晚报》是启功,《西安晚报》和《南昌晚报》是舒同。上海《新民晚报》的报头是从孙中山先生遗墨中选出的,昆明《春城晚报》报头是用几位古代大书法家的遗墨拼集而成。其中“春”字从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的《亭云馆法帖》中选出,“城”字取自《中华书法大字典》所录古代伕名者书法,“晚报”两字则是根据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拼集而成的。《贵阳晚报》、《兰州晚报》、《钱江晚报》、《新乡晚报》和《沈阳晚报》等报头都是从鲁迅先生的遗墨文稿中选辑加工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十七届年会于10月15日至16日在沈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23家晚报老总和代表聚首浑河之滨,共商中国晚报发展大计。这次晚报年会的议题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抓好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晚报特色”的“三特”新闻,在继续深化改革中求创新、求发展。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李夫在致开幕词时说,中国晚报协会现有147家会员单位。目前,全国晚报的发行量占全国综合性日报发行总量的40%多,其广告收入占全国报纸广告收入总额的40%以上。李夫希望全国各家晚报再接再厉,乘势而上,深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各地创办的晚报最初的报头字有不少是领袖人物和社会名流题写的,《北京晚报》、《郑州晚报》和《南宁晚报》是毛泽东题写的报头,《今晚报》是邓小平题写的报头,《羊城晚报》是叶剑英,《长沙晚报》是胡耀邦,《乌鲁木齐晚报》是茅盾,《福州晚报》是赵朴初,《泉州晚报》是胡乔木,《齐齐哈尔晚报》是启功,《西安晚报》和《南昌晚报》是舒同。上海《新民晚报》的报头是从孙中山先生遗墨  相似文献   

17.
李晨 《报刊之友》2013,(3):39-40
随着“十八大”的胜利召开,2012年的“两会”报道被赋予了新的特色,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对我国开展各项工作和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通过对《今晚报》“两会”期间的报纸的研究,分析了《今晚报》作为天津主流纸媒对2012年“两会”报道的特色。《今晚报》围绕很多热点话题,提出很多有亮点的建设性的提议,面对同行竞争,如何更好地“自我展示”,无疑也是国内媒体在两会期间必须面对的一大考题。  相似文献   

18.
日益加剧的媒体竞争,使得不少晚报纷纷“缴械投降”,报业市场吹起一股早报风。如今,国内只有几家大的晚报,如《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今晚报》、《扬子晚报》等不为潮流所动,仍坚持走下午出报的路线,用实践证明着晚报的生存潜力。  相似文献   

19.
经营     
《青年记者》2010,(17):3-3
8月19日,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公布了2009年~2010年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排行榜。全国都市报前三强、全国晚报前三强分别为《广州日报》、《成都商报》、《南方都市报》,《北京晚报》、《今晚报》、《齐鲁晚报》。  相似文献   

20.
天津《今晚报》总编辑李夫尝云:“晚报只有一个晚上的生命。”好,我们就来瞧瞧晚报这一个晚上的魅力和生命力。文革前的一天,陶铸同志去看望毛泽东主席。毛泽东问:《南方日报》办得怎样?陶铸答:办得一般。陶铸便问主席对《南方日报》有什么意见。主席说:我看《羊城晚报》。又一天,陶铸对曾兼任《羊城晚报》总编辑的黄文俞说:“周总理说:《羊城晚报》可以出口。”“文化大革命”后,王震同志一次对《北京晚报》的记者说:中央政治局的同志都看晚报。 1985年正月十五,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大殿举行灯谜晚会,《北京晚报》二版发了条100来字的消息:《文化宫里闹元宵》。结果怎么样?当天晚上去了2万多人,自行车就堆了7000辆,人们都要拥进去,这还了得?北京市东城区公安局出动了上百名警察;维持不过来,又请对门国家公安部出动上百名警察协助,进行疏导,才没有出人身伤亡事故。晚报一条百把字的小消息就把成千上万的人吸引到文化宫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