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注意面试者对应聘动机的提问.有时面试者会提出诸如“你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公司“之类的问题,应聘者在回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认真思考后再回答,最好能结合公司的管理和发展情况进行回答.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待遇高“或者“离家近“等回答,势必会影响面试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询问学生,本节课是否“懂了”或“会了”。学生有时回答“懂了”,有时回答“会了”;而这简短的回答,反映了什么呢?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呢?  相似文献   

3.
镜子     
在一次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中,主持人正在向嘉宾提问:“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呢?”那些嘉宾纷纷回答:“用来检查一下自己的仪表。”“用来看看后面有没有跟进了  相似文献   

4.
央视情景喜剧真人秀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放弃了多数真人秀惯用的窥视视角、巨奖刺激、压力困境,以及消费故事、消费身体的伎俩,以诉诸笑的困境方式“戏耍”表演嘉宾,让观众在目睹了嘉宾的尴尬、窘迫之后放声大笑,又在领略了嘉宾急中生智、化险为夷的智慧表演中获得满足。本文试图总结此节目差异性特征的同时,通过回答这档节目“笑从何来”的问题来解读其独特的“笑”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网络》2011,(6):64-67
在“2011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暨数字校园十二五规划研讨会”上,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嘉宾参与自由讨论环节,并对参与者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回答。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向嘉宾提问:“宾馆、酒店的电梯里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那些嘉宾纷纷回答:“用来检查一下自己的仪表。”“用来看看后面有没有跟进不怀好意的人。”  相似文献   

7.
后悔     
殷卫 《云南教育》2007,(9Z):46-46
平日里,我常常看电视上的人物访谈节目,而我也注意到,每当受采访的嘉宾讲述完自己曲折、坎坷、甚至痛苦的人生选择和生活道路之后,主持人往往会问一句:“你后悔过吗?”而嘉宾通常的回答也都是“不后悔”。  相似文献   

8.
哈佛大学毕业的美籍华人安田先生在《非诚勿扰》相亲时,因为不满意他原先选中的心动女生对一个问题的回答而最终放弃了他的选择。他对两位女嘉宾的提问是:假如你中了大奖,有很多钱,比如是一千万美金,你会怎么用这笔钱?心动女生回答:我的生活还会照旧,该怎么样还怎么样,不会有什么改变?另一位女嘉宾回答:我会带我妈妈出去玩,以后再也  相似文献   

9.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当教师请某一位同学回答问题时,他并没有流利地说出问题的答案。有时断断续续,有时哑口无言。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会先请这名同学坐下,然后请其他同学继续回答。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提问,总是不可少的.对提问进行深入研究,有益于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提问,常见有如下几类: 一、“是或不是”、“对或不对”类的提问.这类提问,从老师提问这类问题的意图看,有时是为了承上,有时是为了接下,也有时是为了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总之,多是为了老师自己的“教”. 二、“是什么”类的提问.这类提问,老师一般只需要学生靠背涌、记忆来回答,一般也不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 三、提出一典型问题,提问学生:“你想到了哪些可能性?”当学生回答出他想到的一或两种可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向嘉宾提问:“宾馆、酒店的电梯常会有一面大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那些嘉宾纷纷回答:“用来检查一下自己的仪表。”“用来看看后面有没有跟进不怀好意的人。”“用来扩大视觉空间,增强透气感。”在一再启发而仍不能说出正确答案时,主持人终于说出了非常简单的道理:“残疾人摇着轮椅进电梯时,不必费神转身,就可以从镜子里看见楼层显示灯。”嘉宾们都显得有点尴尬,其中一位抱怨说:“我们怎么未能想到这一点呢?”是呀,我们考虑问题时常常会海阔天空,但不幸的是,无论思路如何开阔,我们往往还是从自己出…  相似文献   

12.
镜子     
在一次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中,主持人正在向嘉宾提问:“电梯里常会有一面镜子,这镜子是干什么用的呢?”那些嘉宾纷纷回答:“用来检查一下自己的仪表。”“用来看看后面有没有跟进了不怀好意的人。”“用来扩大视觉空间,增加透气感。”在一再启发下而仍不能说出正确答案时,主持人终于说出了非常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当教师请某一位同学回答问题时,他并没有流利地说出问题的答案。有时断断续续,有时哑口无言。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会先请这名同学坐下,然后请其他同学继续回答。  相似文献   

14.
金先生上课有时要提问,不能都叫得上名字来,有时一上课就宣布:“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于是所有穿红衣的女同学就都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那时联大女生在旗袍外面套一件红毛衣成了一种风气。  相似文献   

15.
很多家长喜欢和孩子开这样的玩笑:你是我们捡回来的。说这样的话有时是逗孩子玩,有时是为了回避孩子问的有关性方面的问题。如,“我是从哪里来的?”其实,家长必须正视这一问题,给孩子正确的答案。有些家长总是担心孩子得到正确的答案后会引发他们不必要的兴趣。其实与青春期的孩子不同,对于幼儿期的孩子而言,“为什么婴儿会生出来”跟“为什么鸟会飞”“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等问题同样单纯。所以在回答幼儿所提出的关于性的问题时,家长只要坦率地用美丽的言辞来回答即可。没有必要给予孩子很多他这个年龄阶段无法接受的性意识,也不能用“你…  相似文献   

16.
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通过定量方法对所收集新闻访谈语料中主持人和嘉宾所用问句的数量、不同类型、比例及所含有的不同语用内涵从语音、词汇、句法和会话层面进行分析探讨,揭示了主持人和嘉宾之间存在不均衡的权势关系。主持人的提问次数要远远多于嘉宾,并且多次通过重叠和打断嘉宾来控制话轮,此外主持人还在一般疑问句中使用降调,这都说明主持人对嘉宾拥有权势,处于强权势地位。嘉宾通过回答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来配合主持人完成对话,处于弱势。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是通过问答的形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女儿四岁进了小班,那时她除了自信之外,还多了份好问。上学或放学途中,她总是不停地问这问那,小到“地上为什么有果皮”,大到“月亮为什么晚上升起来”,非得我回答清楚不可,而且喜欢在我的每一个回答后面再加上个“为什么”,有时真令我难以招架。 时间长了,我就觉得,她的问题不能仅仅由我来回答,我应该教会她思考。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一般问句的否定回答,通常先用“No”,再用与问句同类型的助动词,进行简略回答。但有时可直接对一般问句进行灵活回答。例中:  相似文献   

19.
1.不定式、-ing分词及动词的过去分词作表语 一般说来,不定式作表语,相当于名词,说明主语的内容,回答what所提的问题;一ing分词作表语时,有时与不定式一样,相当于名词,说明主语的内容,回答what所提的问题,有时又与过去分词一样,相当于形容词,说明主语的性质、特征;而过去分词说明主语的状态或心情,回答how所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场景一:幼儿园里,老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幼儿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更有胆大的幼儿跑到老师面前要求回答问题。班里像炸开了锅,幼儿争抢回答问题的声音此起彼伏,老师的嗓音不得不一次次地提高,有时甚至停下当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