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初中生》2015,(16):26-27
谁都想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想生活在完美的世界中.我们总期望自己更漂亮些、更动人些、更成功些,因为美丽不仅带给我们感官的愉悦,还让我们本能地自信.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一个人接纳另一个人很难,一个人接纳自己更难.我们时常对自己不满,为自己的缺点懊恼和烦闷,千方百计地想掩饰.在面对自己时,常会陷入惧怕与悔恨中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2.
《教育与职业》2003,(6):48-49
你了解自己的言行举止会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吗?你注意到你的同学、朋友们在无声地告诉你他们的个性特征吗?你想了解自己吗?你想了解你的同学、你的朋友们真实的性格吗?人们总是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坐下来倾心交谈当然是相互了解的最佳方法,如果双方都是同样忠诚的话。但我们不可能要求别人绝对忠实,因为我们也难免要掩示自己不愿让别人了解的一面;更不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能坐下来向你吐露最真实的自己,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成为你最忠诚的朋友。但是,如果你想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自己,如果你想通过最简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了解…  相似文献   

3.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生活更幸福、事业更成功,因此,当孩子一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父母就对自己的孩子怀有许许多多甜甜的梦想。要想孩子在人生之路上走得踏实,走得成功,就需要父母帮助孩子确定一个前进的目标。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恰当、准确的目标可以使人更快更有效地成功成才。心理学家哈尔茨曾经进行过一个比较研究。他选择了一组想上大学的学生和一组不想上大学的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4.
《红领巾》2014,(Z1):11-16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外国语小学五(1)班吴万燊(会员14136)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人长大后想成为作家、艺术家;有的人长大后想成为科学家;有的人长大后想成为医生……所有的这些梦想,都要建立在祖国的繁荣富强之上。每一个有志气的中国人,不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都应该有一个自己  相似文献   

5.
张俊 《青年教师》2005,(12):41-41
有智慧的人,生命常能闪光。学习见解独特,工作机敏过人。每个人都想自己有智慧,能见人之所未见,想人之所未想。智慧从何而来?读书能打开我们的智慧背囊。一个愚昧的、孤陋寡闻的人不可能有智慧,我们要用源源不断的知识清泉去滋润自己成长,读书是长知识的重要途径,读得精深,启迪智慧;读得广泛,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6.
校长应该是个怎样的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定位和思考.是的,校长应该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负责任的人、一个懂管理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但是我更想说,校长更应该是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相似文献   

7.
校长应该是个怎样的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定位和思考。是的,校长应该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负责任的人、一个懂管理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但是我更想说,校长更应该是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相似文献   

8.
怎样活得更快东想使自己活得更快乐?专家提供你10种快东的“源泉”,你不妨一试。仁慈点儿.而且特别是对自己很重要的人,若他们激怒你,更放宽责备的尺度.如果对自己“亲信”的人好些,可避免发怒,也会使他们下次更想取悦你。有良好的嗜好。生活中可增进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9.
世人欲知卫生道,喜乐常有嗅怒少。心正患诚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每一个人都想知道养生之道.想让自己活得更久一些.殊不知养生之道先养心,先从心态上做起,要“喜乐常有嗔怒少”。  相似文献   

10.
得玉田夫     
梦,最能“展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梦,就会告诉你,你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地方和人。  相似文献   

11.
高兰 《高中生》2014,(3):59-59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见,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群”。你如果想做一个合群的人,就应该学会一些必要的技巧。  相似文献   

12.
鲁迅在他的杂文《死》中这样写道:“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一个都不宽恕”,表明了他热烈的爱憎,分明的是非;“一个都不宽恕”,更不意味着鲁迅以一贯正确者自居——鲁迅无情面地解剖别人,更加无情面地解剖自己,这也是他勇于正视自己弱点和局限的一个明证。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的教改报告《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提出,学习是人生存的基本模式,如不终身学习,人的技能很快就会过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学习就会灭亡。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可以预见.未来必将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学校教育必须主动适应未来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为未来社会新人的生存和发展作充分的准备。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得上科学技术的发展,适应工作的需要。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感到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每个人都必须重新设计自己,自觉自愿地步入终身学习的行列。未来社会的竞争将是全球性知识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每一个人要想占有竞争的优势和资本,就必须追求个人完善。具有真才实学。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一种最好的教育,不仅应当有助于人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有创造性。而且还应该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07,(21)
校长应该是个怎样的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定位和思考。是的,校长应该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负责任的人、一个懂管理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但是我更想说,校长更应该是一个富有情趣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校长总是满脸  相似文献   

15.
大多数小朋友都想长得高高的,尤其是男孩子更希望自己能长成一个威武高大、顶天立地的男  相似文献   

16.
竞争与合作     
陈德前 《初中生》2009,(9):108-109
玩过跳棋的人都知道,如果想赢得比赛,既要巧妙地为自己的棋子搭桥,又要灵活地借用别人的桥,还要注意不能让对手沿着自己铺成的桥畅通无阻——一个小小的游戏,却蕴藏着一个很大的命题: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让个性飞扬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需要付出作者的经历、情感、认识和智慧。要想成功地创作一篇优秀的文章,必须具备丰富的经历、深刻的感受和完美的表达这三个基本条件。丰富的经历是写作的基础。经历就是遭遇,就是自己与他人、世界甚至自己的对话。经历是一种极其个人化的东西,他人的提示和讲解都是无法替代的,但经历也是有着人类的共性,因此,一个经历丰富的人既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人,也是一个对人类的某种生活有着深刻理解的人。深刻的感受是写作的灵魂。感受是接受,是理解,是体悟。它是思考,但比思考更真实;它是经历,但比经历更…  相似文献   

18.
拉拉队长     
每个人都想成为拉拉队长。每个女孩子都想有个机会好好表现自己,希望自己亮丽抢眼.期待自己穿上制服,成为拉拉队的一员.也同时得到大家的认同。任何一个女孩.要是不这么说的话,她不是个异类就是在欺骗自己。每个人都想成为拉拉队长,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机会的。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住     
阿颜 《师道》2002,(10):57
一个人住最大的好处,除了是拥有“想做就去做”的自由,更重要的是有“想怎样设计就怎样设计”的自由。因为一个人住,你要负责的对象只有你自己,设计得好不好,舒不舒服,方不方便,实不实用……一连串的衡量只要你自己衡量,一连串的好或者坏的结果也只有你自己承受。正是基于对设计的热爱,那种强烈的兴趣引起我探索的欲望,在第一次为自己设计这样的一个难得的新居时,画图纸,找材料,搞装修,务求造到我自己的天马行空,毋需向任何人交代只需对自己负责的装修的设计。把全屋非主力墙拆掉的想法,如果是两个人住恐怕第二个人会有微言…  相似文献   

20.
张俊 《青年教师》2004,(12):18-18
有智慧的人,生命常能闪光。学习,见解独特:工作,机敏过人。每个人都想自己有智慧,能见人之所未见,想人之所未想。智慧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