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宁 《早期教育》2007,(7):25-25
小朋友患了龋齿,到底要不要治疗呢?在幼儿园,对待这一问题,家长往往有以下几种反应:第一类家长认为,乳牙在口腔中存在的时间相对短暂,孩子迟早要换牙,乳牙坏了无关紧要,没有必要带孩子治疗,对乳牙龋坏不够重视;第二类家长知道孩子患龋齿的危害,但没有时间带孩子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各种历史因素,目前我国有部分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在农村,有的家长每日为生计奔波,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教育孩子,使孩子的心理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一、教育观念片面根据有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家长存在教育观念上的问题。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一般体现在两个极端方面。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有的家长则不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忽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导致孩子的成长不健康。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错误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根据有关的调查显示,12.7%的家长片面地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别的无所谓。在这些家长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学习成绩好更重要,他们一般都是以成绩为准则来评价孩子的好坏。导致许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有的孩子甚至产生了厌学的心理。2.忽视对孩子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大概有30%左右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严重缺乏足够的社交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亚男 《家长》2008,(1):6-6
《家长》问卷问题五:您该怎样处理孩子玩"网游"甚至沉浸其中的问题?A.坚决杜绝,决不允许孩子碰"网游"B.适当允许孩子玩一玩健康的"网游",但要控制时间C.没有成熟的想法面对这个问题,选择各项的家长比例相差  相似文献   

4.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被要求参加各种课外学科辅导班,特别是当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有时,孩子学了相当长的时间都没有什么进步,但家长仍让孩子坚持下去。有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非常差,几门课的成绩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分,可家长除了不断地更换辅导老师,强迫孩子花费更多的时间学习外,似乎没有别的措施。还有一部分孩子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早早地把作业做完了,可家长又布最了更多的作业。  相似文献   

5.
一、陪读现象产生的原因 时下,陪读现象在我国之所以愈演愈烈,必然有其存在合理性和深刻的社会原因.调查发现,笔者感到陪读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度关注 中国家长普遍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要成龙成凤,首要条件是学习成绩优异,能上个好大学,而要取得优异成绩就不能让孩子分心.几乎90%以卜的陪读家长认为,如果没有专人打理孩子身边的琐事,就会使孩子分心,学习成绩会受到影响.这些家长们认为,如果不给孩子租房陪读的话,孩子会浪费很多学习时间.  相似文献   

6.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近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幼儿家长仍然不重视孩子的游戏。有的孩子没有游戏的时间,家长误认为孩子进行游戏,会影响学习活动、艺术活动的开展,阻碍孩子的发展;有的孩子没有游戏的空间,家长担心孩子游戏时,会把房间里的东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家长,对带孩子所要付出的艰辛肯定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惟独没想到家长是个很没面子的角色,似乎只配被学校呼来喝去.孩子小时,家长免不了要接送.但学校似乎从不考虑家长的时间如何安排,是否宝贵.学校心目中没有家长,还把教师应尽的责任推给家长.“陪读“,是每个家长都经历过的.默写生字、背外语、检查作业、试卷签字等等,老师布置的,家长即便有意见也不敢违抗,出于无奈,只得照办,惟恐孩子“吃不了,兜着走“.   ……  相似文献   

8.
<正>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一)家庭教育缺失1.现在家庭中孩子越来越少,"421"家庭模式使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或主角。这种社会现象产生的后果是家长对孩子溺爱有加,百依百顺,养成了孩子怕苦、怕累、骄横跋扈、唯我独尊的性格。2.家长无精力和实力关注孩子学习。很多农村家长除了种地,大部分时间靠打工补贴家用,他们经常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有的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一年半载也不回  相似文献   

9.
在PISA2009中,在孩子上小学的第一年,家长经常和他们一起阅读的15岁学生的成绩比那些家长较少或根本不和他们一起阅读的学生高很多。出于直觉,多数家长知道花更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并积极参与到他们的教育中,就能够给孩子的学习生活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因为许多家长不得不同时应付工作和家庭中的各种需求,他们似乎从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而且,家长也经常因为觉得自己缺乏能够帮助孩子学业成功的某些技巧,而不愿主动帮助孩子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张强 《河南教育》2022,(4):26-27
"小永家长您好,孩子中午在校就餐时,反映吃到了异物.我带孩子去食堂查了监控,没有发现问题;在医务室观察孩子口腔,也没有发现受伤痕迹;下午上课时,孩子也没有什么异样,请放心."学生就餐反映了问题,我迅速地向家长通报了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体会到,要搞好家长工作必须把握好“三性”。 1.针对性。幼儿年龄不同,家长的心理也不同,因此家长工作就需要有针对性。如托班的家长开放活动就应放在入园前,让孩子还没有来园之前就认识老师,认识环境,为孩子做好入园前的心理准备;同时教师向家长介绍班级情况和要求,为孩子做好入园前的心理准备及物质准备,从而缩短孩子适应新环境的时间。又如家长对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品德有所忽视,我们就请家长来园听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重要性和如何使孩子爱劳动的讲座,  相似文献   

12.
有些孩子因为要完成老师和家长的作业,而不得不经常"开夜车",对于这样的做法,有的家长不仅不制止,反而还会在一些场合,家长们把这作为孩子学习是否刻苦的一个标准来比较.甚至有一些家长逼迫孩子"开夜车",孩子反抗时家长就拿出一些例子来说明自己的正确.这样的做法对孩子来讲,是没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3.
1.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可谓用心良苦。幼儿园原本是孩子们的生命乐园,但很多孩子却不想上幼儿园。因为,幼儿在园里根本没有多少玩耍的时间,有的是一天做多少道算术题,背诵  相似文献   

14.
大都市中,独生子女家庭占城市家庭总数的90%以上。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感到茫然,家长常常苦于没有办法与孩子沟通。其实,每天晚上准备晚饭、吃晚饭的时候,周末作家务的时候,都是家长和孩子进行沟通的最佳时间。如果家长能和孩子一起动手做一些简单的饭菜,不但可以让孩子  相似文献   

15.
年年初一招生,从来没有像今年一样让我感慨万千!感慨的不是生源的数量和质量问题,而是在登记报名过程中许多家长强烈要求孩子寄宿.尽管这些孩子的家都在学区内,离学校并不远,但他们都表示自己没时间照顾孩子,孩子在家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家长工作都比较繁忙,几乎没有什么时间来园接送孩子,一般由爷爷、奶奶、公公、婆婆或住家保姆接送孩子。因此,对于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孩子在幼儿园学习的内容等等,家长知之甚少,而家长们又急切地想要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有时候他们会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或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询问孩子的情况,然而这些并不能解决根本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家长身上藏着十把刀,有些家长往往在不知不觉中使用这十把刀,使孩子天生纯真的品性一步步受到伤害。第一刀:砍去民主,种下家长专制的种子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里,家长说一不二,强行决定孩子应该怎么样,不能怎么样。现在的孩子不用下跪了,但在家庭生活中我们有没有做到最基本的民主呢?比方说涉及孩子利益的事情.家长有没有征  相似文献   

18.
现在家长们给孩子报很多班的原因是基于现实的考虑——“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个观念有待纠正。你要孩子在起跑后跑哪个跑道?是400米、800米,还是马拉松?不能所有的跑道都要跑。把孩子时间塞得满满的,这是没有系统规划的行为,因为家长没有明确自己的着力点要放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时间像飞箭,转眼寒假来到了.紧张了一学期的孩子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我这做家长的却不知如何是好.孩子辛苦了一个学期,好不容易放假了,让孩子好好休息一下,放松放松,又怕他一个寒假过去,变得懒散了;利用寒假把孩子学习基础差些的科目好好补一补,孩子就没有休息的时间了……  相似文献   

20.
现在,不少家长很重视养成孩子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但往往不注意养成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有一些家长只顾忙自己的事情,对孩子什么时候起床、睡觉,不注意也不关心。有的孩子跟着家长到晚上10点、11点钟还没有睡觉,第二天早上就不能按时上幼儿园;有的孩子晚上看很长时间的电视,白天不到午睡时间,就困得眼睛睁不开。而对这类问题,有的教师也没有及时向家长提出,这样日子一长,既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又逐步形成了幼儿不良的作息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