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取证和计算机证据的基本概念,进而对实施计算机取证时的相关技术及工具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分析了该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张倩楠 《科学与管理》2011,(2):82-83,85
本文介绍了我国证据保全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国立法中所涉及到的对民事证据保全制度的规定进行了归纳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完善我国的民事证据保全制度。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及审计中,由于其审计的特殊性,审计证据也呈现出和传统审计完全不同的特点。计算机审计证据的搜集也要遵循审计证据搜集的原则,并结合自身的特殊性,采取一些与之适应的手段,使之证明有力有效。  相似文献   

4.
高强 《今日科苑》2007,(22):164-165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管理方式。同时,也为违法犯罪分子提供了新的犯罪空间和手段。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犯罪对象和工具的各类新型犯罪活动越来越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如何获取与计算机犯罪相关的电子证据,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已成为司法和计算机科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作为计算机领域和法学领域的一门交叉科学——计算机取证学成为人们研究与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电子证据与网络保全证据公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维克 《情报杂志》2006,25(3):113-114,118
电子证据与传统证据存在着差异,电子证据的法律缺陷为网络保全证据公证创造了条件.从电子证据办理网络保全证据公证的作用及公证行为的具体办理,论证公证对电子证据的保全和固定,赋予了电子证据法律上的证明力,为解决网上纠纷提供了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6.
证据保全是基于客观上的需要,以便对证据的内客和形式加以固定、保存的一种特别程序.浅析了证据保全公证在法院诉讼中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如何在LINUX环境下有效地获取计算机证据。分析了对挥发性数据的获取方法,提出了收集文件系统、日志文件证据信息的技巧,总结了UNIX系统下的数据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涛 《大众科技》2004,(12):37-38
证据在法律诉讼案件中的地位毋庸置疑,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证据的出现对证据的取得、确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即从计算机证据出发,探讨电子证据在我国法律体系的认定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数字时代的电子证据收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晶 《科教文汇》2008,(24):276-276
本文分析了电子证据的概念及特点,并对当事人收集证据的三种具体方式:即当事人自行取证、公证保全和委托独立第三人收集,分别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各种收集方式的已经存在的或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田斌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8):160-161
介绍了计算机取证的意义,计算机取证的关键技术,计算机入侵的步骤,以及计算机取证的新技术——蜜罐,并对计算机取证工具进行了进一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范文娟  刘齐 《科技广场》2005,(10):76-78
由于数字证据的特殊性,在基于LINUX系统的计算机取证的过程中,如何收集证据,何时收集何证据也变得很重要了.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如何按照易失性顺序在LINUX系统中收集证据.  相似文献   

12.
证据保全公证的对象与证明的内容是两个既区别又联系的概念。证据保全公证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它可能是法律行为、法律事实或法律文书中的任何一类。证据保全公证的对象在公证员介入前可能以符合法定证据种类的形式存在,也可能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犯罪现象日益增多,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的手段更加隐蔽,因此计算机取证技术成为解决争议和打击计算机犯罪的重要举证途径。以计算机主机系统中可获取证据的途径为切入口,阐述了计算机主机系统取证的基本原则,探讨了计算机主机信息隐秘取证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对计算机主机隐秘信息取证系统及其主要的数据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案由2011年12月12日,原告数控立体雕刻机(以下简称雕刻机)专利权人吴善旺的代理人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一中院)提交了证据保全申请书,申请对上海某区家具厂(以下简称家具厂)内一台涉嫌专利侵权的雕刻机进行证据保全。同年12月26日,一中院作出(2011)沪一中民保字第26号民事裁定书,裁定以拍照、摄像的方式保全被申请人家具厂内的雕刻机一台。2011年12月28日,一中院的两位保全法官到家具厂进行了拍照、摄像等证据保全,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取证是指对计算机入侵、破坏、欺诈、攻击等犯罪行为,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按照符合法律规范的方式进行识别、保存、分析和提交数字证据的过程,取证系统则是实现计算机取证功能的软件工具。在深入探讨计算机取证发展与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基于网络的互联互动、多层次的计算机取证系统模型,简述了此系统模型的组成、相应模块的主要功能及未来取证系统设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取证的模型多种多样,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机证据的可采用性问题。在对现有模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多维计算机取证模型,该模型既兼容了现有的模型,又增加了时间约束和对取证过程的全程监督,使得取证策略可以随时间变化并可以把取证过程的监督数据作为证据的一部分呈堂。  相似文献   

17.
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型的诉讼证据,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当前我国需要在立法和实务中对电子证据加以规范化,确立其相应的证据地位。这有利于及时、有效地惩罚和预防计算机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  相似文献   

18.
现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正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文章对计算机发展历史进行分探;并对计算机硬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计算机音频工作站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且以AodioEngine为例介绍了计算机音频工作站目前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证据保全包含诉前和诉中证据的保全,这是人民法院为保护证据而采取的措施,是对证据证明力进行保证的一种制度。在实践中,我国民事诉讼证据的保全制度存有缺陷,应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