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分析 《奇妙的护身术》是冀人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内容。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有4课,分别是《葵花向阳》《燕子南飞》《仙人掌的刺》以及《奇妙的护身术》,本单元告诉了学生一个大自然总法则“适者生存”。  相似文献   

2.
提出并解决《总术》篇主旨问题,既有助于理解"术"之内涵及其统括的理论范围,也有利于把握《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以注代论",对《总术》之作意、微旨进行了探究和阐发,契合《文心》文意,是"龙学"研究的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3.
《代数术》翻译出版后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873年华蘅芳与傅兰雅合作翻译出版了《代数术》一书,该书流传广泛、影响深远.通过介绍华蘅芳与傅兰雅的生平简历,并概括《代数术》主要内容,分析其术语在清末的流传、三角知识的传播及书院对它的使用情况,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该书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九章算术》的开方术:几何的还是代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超”与“折”是《九章算术》开方术中的三个关键词,根据对这三个关键词的训诂,分析了《九章算术》的开平方与开立方术中所谓“几何化”与“代数化”两种不同的算法程序.这两种算法程序在算理上均无懈可击,但代数化的方案更加贴近《九章算术》原文,而刘徽对开方程序的理解则是几何化的.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总术》之"术"内涵是"龙学"研究的难点,目前歧见颇多。与此紧密相关的是对"术"所统括篇章范围的认识也意见纷纭。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对"术"内涵进行了挖掘、阐发,揭示其包括《文心》的上篇、下篇及文之枢纽所论。惜今人引用"范注"时析论未详,多有偏解。本文对范注"术"的阐发进行梳理和辨析。  相似文献   

6.
战国时期出现了各种题材,体裁、体例及语言风格不同的史学作品和半史学作品。本文对属于“瞽史之纪”的《左传》、《国语》,属于“巫史文化”的《楚辞》、《山海经》、《穆天子传》等著作进行了独到的分析,由于史官性质的转变,记注制度的废迟、诸侯史记的焚毁,权变及演说术故事的编辑,战国史学最终走向衰落,而代之以诸子之学。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近日陆续出版了"人文社科悦读坊"系列图书。目前已出版图书包括《大国博弈》、《谁在反对美国》、《领导术:卓越领导者14项修炼》、《美帝国的形成》、《东亚大局势:日本的角色与东亚走势》、《政治学的思维方式》、《政治  相似文献   

8.
孙俊秀 《集宁师专学报》2011,33(3):32-35,43
在《文心雕龙探索》中,王运熙先生认为"执术驭篇"是《文心雕龙》(以下简称《文心》)"创作论"部分的主旨。而在这一问题上,各文论家的观点争论不一,在以前的论文中已经探讨过。该文承接上一篇论文,循刘勰之本意,从正面论述了"术",认为王运熙先生注重从《文心》指导写作的宗旨出发,《文心》创作论部分主要是讲"执术驭篇"的问题,是刘勰以"术"统《文心》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总术》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探索文学创作全局性的原则和方法的篇章。《总术》中"总"的文艺观更具有包容性,是道、法、技统一体的方法取向。刘勰以道喻术,总结梳理为文之道。在综括梳理中,刘勰注重文艺创作方法论层面的把握,探讨心、文、术三者的关系:因心(情)生文,以术运文。  相似文献   

10.
中算史上,除《九章算术》外,还有许多名著。经过历代数学家的传抄和注释,至唐朝李淳风等人注释审定的十部数学教材为:《周髀算经》、《海岛算经》、《九章算经》、《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张邱建算经》、《五经算术》、《辍术》、《辑古算经》和《夏候阳算经》。《数术记遗》和《三等数》是课外读物,系参考书之类,后来因《缀术》失传,以《数术记遗》替补,号称《算经十书》。《算经十书》自唐代始,是国子监规定的必修教材。“凡算学,《孙子》、《五曹》共限一岁,《九章》、《海岛》》共三岁,《张邱建》、《夏候阳》各一岁,《缀术》四岁,《辑古》三岁,《记遗》、《三等数》等皆兼习之”。除规定学时外,还规  相似文献   

11.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第一部数学专著。其中少广章所记载的开平方术和开立方术,奠定了中国古代方程理论的基础,同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位置。英国和日本的一些学者认为,《九章算术》的开方术已经类似于欧洲十九世纪初期的方法了。国内以往对这一问题介绍较少。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开立方术的内容、原理并对它在数学史上的位置作一简单的评论。进一步的讨论已有另文介绍。开平方术与开立方术的原理相同,但前者更简单一些,故从略。一、《九章算术》开立方术的内容《九章算术》开立方术有明确的术文,本文以少广章第十九题为例,具体说明术文每句话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是西方最早的系统阐释修辞原理的著作,同时也包含着一些重要的美学问题与观点。《修辞学》将“修辞”定义为“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肯定修辞术与论辩术(逻辑)一样都可以表现真理,修辞学以命题的可信性和可能性为前提,这些观点奠定了西方修辞学传统并有助于艺术本体和艺术真理等问题的反思。《修辞学》中关于“怜悯”与“恐惧”情感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悲剧的功用;《修辞学》的性格分析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的性格描绘,它建立在情感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对西方典型理论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修辞学》中的风格理论并非出于纯粹美学上的考虑,由于它强调了“受众”的作用,成为后世从美学和文学意义上理解风格的理论的重要出发点。《修辞学》关于隐喻的讨论,不仅形成了古典派隐喻论的基本观点,而且启发了现代美学、诗学的隐喻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3.
作为辑录古籍精要之语或典章旧制而成书的著作,《群书治要》、《通典》、《意林》从内含丰富治道之术的《管子》中吸取了不少内容。由于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它们对《管子》的辑录显示出不同的思想取向。  相似文献   

14.
在《文心雕龙探索》中,王运熙先生认为"执术驭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部分的主旨。而在这一问题上,各文论家的观点、争论不一。该文在辨析各文论家观点的基础上,认为王运熙先生注重从《文心雕龙》指导写作的宗旨出发,《文心雕龙》创作论部分主要是讲"执术驭篇"的问题,是刘勰以"术"统《文心雕龙》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算经十书是唐初国子监算学馆中规定为课本的十部算经的总称,即《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邱建算经》、《海岛算经》、《五经算术》、《缀术》、《缉古算经》,它全面反映了自先秦至唐初我国的数学成就.  相似文献   

16.
为完整准确解读《孙子兵法》十三篇主题,对各家论点做了综合述评,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框架分析等新理论新方法,以期在更高层面上化解分歧。《孙子兵法》十三篇体裁是科学论文,具有逻辑严谨、思想明晰的理论框架,其主题系列全面反映战争进程,按道、法、术三大层级构建学术体系,集中揭示了竞争制胜的一般原理,并可为新思维范式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7.
为完整准确解读《孙子兵法》十三篇主题,对各家论点做了综合述评,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框架分析等新理论新方法,以期在更高层面上化解分歧。《孙子兵法》十三篇体裁是科学论文,具有逻辑严谨、思想明晰的理论框架,其主题系列全面反映战争进程,按道、法、术三大层级构建学术体系,集中揭示了竞争制胜的一般原理,并可为新思维范式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8.
赵萍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5):47-49,102
从法、势、术的角度阐释《韩非子》的赏赐思想,指出《韩非子》中的赏赐思想与其罚的思想一样十分丰富,且达到法、势、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9.
《尔雅》本非经书,而且于诸经之后出,何以能入经部?秦汉之际,“六经”称为“六艺”。贾谊《新书·六术》云:“诗、书、易、春秋、礼乐六者之术,谓之六术。”后来刘向刘歆父子校经传诸子诗赋亦谓“六经”为“六艺”,诸子、诗赋则入《诸子略》、《诗赋略》。《江书·艺文志》依其所说,亦谓六经为六艺,将论语、孝经、小学等旁及于六经之外,故《论语》、《孝经》、《尔雅》等均未入经部。  相似文献   

20.
刘秋云 《教育与职业》2006,(32):116-117
《学记》与《雄辩术原理》分别是古代中国和西方的第一部教学论专著。本文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教学艺术等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二者教学思想的异同,揭示所蕴涵的教学发展规律,以借鉴其思想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