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库伯教授的心那年特别狠。有人说是因为他的书稿没能通过编辑的审查,也有人说他就是对学生厌烦了,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事实令人触目惊心:那年埃及史课全班63.6%的学生都没有及格。要不是我运气好,那个百分比就该上升到65.4%了。  相似文献   

2.
23岁那年,他进入新闻行业。由于对画面和拍摄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悟性。他的作品总是剐具一格。26岁这一年,他已经在新闻业崭露头角。甚至有人说,他可能会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得者。  相似文献   

3.
李玉珠 《留学生》2009,(6):32-35
有人说他是一条长着科学翅膀的商海飞鱼:有人说他是为诚信画押的社会责任家.有人说他“但利国家,不为身谋”……  相似文献   

4.
黄格 《陕西教育》2005,(3):49-49
他四岁那年.一只眼睛被一粒飞石击中.当时就血流如注.送到医院后.医生摇摇头.说创伤太重.无法医治了.医生只给孩子配了一些简单的药水。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数理化》2010,(2):32-33
.1949年.纳什在21岁那年凭借其薄薄的博士论文《非合作博弈》,获得数学博士学位.他的论文发展了数学家纽曼等人提出的游戏理论“博弈论”.博弈论是说,  相似文献   

6.
唐宝民 《小读者》2012,(6):12-12
他是一个日本遗孤.随母亲和哥哥回到日本的那年已经11岁了.连一句日本话也不会说。但他很努力,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成绩十分优异。高中毕业那年.他同时被3所著名大学录取.但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了面前.就是入学的时候要交100万日元的学费,而他的家庭根本拿不出这笔钱。如果不能读大学,他就只好到工厂里当普通工人了.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哪怕有一丝一毫的希望,他也想努力争取。于是,他大胆地给日本著名的《朝日新闻》写了封信,把自己的身世、困境如实地写了下来.  相似文献   

7.
三个字     
我这人婚姻念头动得早.说出来不怕你们笑话,我10岁时就想到了结婚。记得10岁那年的某个晚上.我和小学同学周建辉在劳动广场上玩,不知是他还是我引出的话题,我们讨论班上的女同学谁最漂亮。他想了想说,赵子琴最漂亮。  相似文献   

8.
马拉多纳率阿根廷足球队夺得1986年世界杯的第二年,梅西在阿根廷的一个普通人家呱呱落地.5岁那年,父亲带他到当地的一家足球俱乐部玩,恰逢俱乐部组建少年队,就请求让儿子试试.教练拒绝说:"他太小了,并且他那么瘦弱,不合适."父亲再三请求,教练无奈地回答:"那就试试,如果有人替他,我随时把他  相似文献   

9.
手间有温暖     
张小平 《小读者》2011,(8):20-20
那年,他新到一家高级点心专卖店打零工。 这天,进来一位落魄的男子.哆嗦着摸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说要买一个豆沙包。这是他初次接待只买一个豆沙包的顾客,环顾柜台后.他摇了摇头正声说道:“本店只卖高级点心.您还是到其他店去看看吧!”  相似文献   

10.
原题再现 根据所给材料写作: 美国探险家约翰·戈达德15岁那年,在《一生的志愿》中,一口气列举了自己的127项宏伟愿望(如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登上珠峰)。44年后,他终于实现了其中的106个愿望。有人问他是凭什么将许多“不可能”踩在脚下的,戈达德笑着说:  相似文献   

11.
站到前面来     
葛闪 《课外阅读》2010,(11):8-9
他两岁那年,便能够用灵巧的小手敲鼓,且能准确地符合歌曲的节奏。3岁那年,便在父亲的带领下,在香港乐林商行附近现场表演起来,引得众人啧啧称赞,甚至有人提出要将他带到美国训练。因为他是独生子,他的父亲便拒绝了别人的好意,并且告诉他,只要自己有梦想,  相似文献   

12.
断指不痛8岁那年,母亲让他制止弟弟玩刀。他夺过来,觉得一刀砍在树上树就流泪很好玩,结果砍断了自己的左手食指,痛得哇哇大哭。18岁那年,他和一群陌生人打架,怒喊:老子去年打架断了一根手指,大不了今天再断一根。那群人不战而退。28岁那年,他对女朋友悠悠地说:原本我可以成为飞行员,但一次事故使我断了一根手指,也破灭了我的梦想。那一刻,女友心疼又敬佩,决定嫁给他。38岁那年,他对儿子语重心长地说:这手指是上山砍柴砍断的,那时爸爸家里穷,没钱读书。调皮的孩子懂事地捧起了书。48岁那年,他对朋友们激昂地说:虽然为朋友打架丢了一根手指,但…  相似文献   

13.
一起去看     
儿子9岁那年.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高兴得跳起来。到了看台.儿子只顾吃冰棍,吃了冰棍又扭着身子要喝汽水。父亲生气了:“你再这么磨人,下回不带你来了!”父亲教给他如何看球,他知道了什么叫角球,什么叫点球。  相似文献   

14.
法国作家查尔斯贝多有过这样一段轶事:在他9岁那年的冬天,他在爷爷那里过圣诞节。在他爷爷的农场里.一棵无花果树似乎已经死了,树皮有的已经剥落.树干也不再呈暗青色.而是完全枯黄。于是贝多对爷爷说:“树早死了,把它砍下了吧。”  相似文献   

15.
曾经有人称他“亿元炉长”.这倒不是说他的身价.而是说他当炉长14年为国家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求安何易     
<正>“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诗让李清照在大众印象中由柔软情思的少女变成了倔强勇毅的女侠。世人都说李清照写此诗是为了羞辱弃城而逃的丈夫赵明诚,但李清照从来都不是什么乖巧淑仪的闺阁少女,她从小就活泼调皮,爱笑爱闹。李清照出生那年,有人欢喜有人忧。若是问涑水先生,他必然笑逐颜开,耗费他十九年心血,几度删改的《资治通鉴》可算是完成了;若是问东坡居士,他大抵有苦难言,  相似文献   

17.
有人作过这样的统计。让学生说说《西游记》里最喜欢的人物是谁,竟然有70%多的孩子说喜欢猪八戒。也有人曾作过这样的问卷调查.让女士们回答“从唐僧师徒四人中选一人作自己的终身伴侣”,猪八戒的选票遥遥领先.高居榜首,竞有90%之多。  相似文献   

18.
提到三国,不少人会想起爱民如子的刘皇叔,从善如流的曹阿瞒,少年得志的孙仲谋……可是很少有人记起使三国统一的晋武帝之先祖——司马懿,一位被"遗忘"的"忍者"。说他被"遗忘",是因为很少有人记起他。而说他是一位"忍者",又是为何呢?寒假里,我读了《司马懿吃三国》这套书,对司马懿这个人物有了深刻的了解。26司马懿25岁那年,曹操听说他有出众的才华,便派人三番五次地请他出山。而司马懿想静候佳机,便假说自己摔下了马,瘫痪了,回绝了曹操。曹操岂是这等好欺骗的人?他派人"看望"司马懿,名为"看望",实则打探虚实。他甚至让心腹刺客夜潜司马  相似文献   

19.
有人要将一块木板钉在树上当搁板.贾金斯走过去管闲事,说要帮他一把。他说:“你应该先把木板头儿锯掉再钉上去。”于是,他找来锯子之后.还没有锯到两三下又撒手了。说要把锯子磨快些。  相似文献   

20.
不沉的船     
这是一个关于船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小不点”,从小到大我都是这么叫他的。“小不点”是在他九岁那年和妈妈坐一辆拖拉机来到我们这儿.飞扬的尘土中我没有见到他的爸爸。后来听“小不点”说,他的爸爸在他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