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陈俊 《小学生》2013,(8):70-70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感受语言。2、指导学生声情并茂,从而进入意境。3、指导学生体验朗读,以此激活语感。  相似文献   

2.
对两节培智语文课朗读训练中朗读形式、朗读效果、指导策略、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分析表明,要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应做到:变换朗读形式,激发智障学生朗读兴趣;做好朗读指导,帮助智障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有效评价朗读,鼓励智障学生勇于朗读。  相似文献   

3.
万前军 《考试周刊》2014,(24):31-31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方面的方法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从营造学生想读的课堂氛围、教师的经典朗读示范、朗读方法指导和教师鼓励与宽容的评价入手让学生对朗读感兴趣,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从而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朗读对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等都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朗读教学存在学生缺乏朗读兴趣、教师指导单一等问题。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制定正确的朗读训练目标,精选朗读训练点,并采用多种形式,指导、评价学生的朗读,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许伟亨 《教师》2019,(4):47-48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抓住朗读这一要素,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注意朗读姿势、指导朗读技巧、保证朗读时间、搭建展示平台等方面来分析指导学生朗读的策略,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朗读习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朗读时形成固定腔调主要因为学校、老师、学生对朗读的重视意识不强,朗读指导的方法不到位,朗读的形式单一。要纠正固定腔调,需要老师正视朗读对语感形成的重要作用,学校重视朗读检测,带动学生发现朗读的价值。通过范读,给学生样板;通过录音,帮学生发现问题;通过指导,教学生掌握技巧;开展多种朗读活动,激发朗读兴趣。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更加突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关键在教师。为了使朗读指导更具实效性,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朗读加强操作层面的贴心指导,把读贯穿整个阅读教学的始终,使学生饶有趣味、有滋有味地朗读。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朗读在低年级学段中有这样的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是在平时的朗读教学中,教师总是草草地结束了朗读,缺乏有效性的指导,这样,学生的朗读错误率高、读得不流利、没有感情等情况时常发生。朗读要怎么指导呢?教师应当重视指导低段学生在读准、读通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朗读指导,优化朗读指导。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具有促进意义。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真切地感受课文,领略其中的奥秘,增强学生的语感,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课程。而以朗读指导为导向的阅读教学,也是语文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对此,本文着重分析阅读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的重要性,论述阅读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堂应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用声音装点美文。教师要示范朗读,发挥范读作用;纠正朗读错误,指导朗读的方法;落实朗读要求,提高朗读水平;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教师要欣赏学生的每一次朗读,让他们体会到被赏识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让课堂书声琅琅,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1.
指导学生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应从激发朗读兴趣、明确朗读目标、运用多种朗读形式、给足朗读时间等四个方面切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阅读技巧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朗读教学的成功。朗读实际上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里。有效的朗读指导应指导学生朗读后想象其包孕的深刻寓意;指导学生在自悟中朗读出真情实感;指导学生在比赛朗读中提升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要通过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训练,诸如指导学生把握课文情感基调,指导朗读的方法,进行课外朗读训练等。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4.
于永正老师说过:“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但是许多教师在朗读指导中,存在着种种误区。那么,我们该如何走出朗读指导的误区,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的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为此,不少教师在朗读指导上做了有力的探讨:技巧指导、范读引领、引读渲染、关键词导读……但是,这样的朗读指导是不是依然牵着学生的鼻子?是不是缺失了学生个体独特的情感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两位青年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黄河的主人》的朗读指导片段。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不同学段都应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为此,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朗读,更要给予学生必要而系统的朗读指导,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本文主要从"抓住重点篇章和段落来训练学生进行情感朗读、启发学生揣摩体悟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持之以恒地进行朗读基本功训练以及坚持范读"等几个方面,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朗读指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朗读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环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实际,应重视进行基础性的朗读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朗读技巧,使学生"会读";把握朗读环境,让学生"美读";优化评价语言,促学生"乐读"。从小学低年级起抓好扎实的朗读基础,才能逐步提高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18.
指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反复朗读课文。注意朗读指导指令的清晰。调动起学生朗读积极性。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卡片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以及多种感官的参与等手段激发学生反复朗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5,(54):94-95
针对基础中等偏下的学生不重视朗读、不喜欢开口读英语的状况,如何指导学生朗读,提高朗读兴趣,养成朗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作者对英语课文教学中指导朗读这一环节进行了反思,探讨了高中英语课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旨在加强朗读训练,解决学生中长期存在的"不读书"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朗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就中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朗读教学不但指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与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过程,而且包括运用朗读这个手段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按照这样的理解,朗读教学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1.朗读能力训练(1)朗读基础训练。包括发音、正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