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学《教学火纲》指出:“口头丧达和书面表达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等,不仅可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有促进作用。”不容置疑,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语文教改的重要内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有的国家从小学起便开设了口语课。美国有的学校把怎样学打电话列入教学内容,苏联(有些地方)的“合作教育学”也贯  相似文献   

2.
广大青少年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必须兼及“语”和“文”。也就是说,语文教师一方面要指导他们阅读文章,练习作文,训练并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一方面要指导他们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等等,训练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后者显得更为重要。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形式不同,实质一致。口头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书面表达是口头表达的提高。学生通过认真细致的阅读,可以丰富词汇,熟悉句式,理解章法,学习记事、状物、说明、议论的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经常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不仅有助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很有帮助。阅  相似文献   

3.
新颁《全日制中学语言语教学大纲》在作文教学一节中明确指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等,不仅可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有促进作用。”这是对口头表达训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重要地位的深刻阐述。另外,有关资料表明,一个人能力的体现,面分之七十以上要凭借口头表达。在人际交往、公领导工作中,这个比率可能还要高得多。尤其是在人们的互相交往中,留给对方的较为本质的第一印象,完全决定于口头表达。随着社会人际关系的广泛融汇、生活节奏的加快、形势对地所需人才的基本要求的变化,口头表达能力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对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已经成为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了。  相似文献   

4.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近年来语文教学只把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却忽视了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致使有些学生怕在公众面前说话,即使要说也是急得面红耳赤,讷讷不能出口,就是说了也是文绉绉的书生腔。这种现象应引起语文教师们重视,要尽快地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到重要的教学议程中去。口头语言的表达可以借助于“人体语言”,即  相似文献   

5.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语文,语者,口头表达。文者,书面表达。”其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当务之急。现代人才观认为,没有好口才便不是完美人才。现代化的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要能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并具有美感,起到打动、感染、折服听者的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曾做过以下几种尝试:1.强化朗读教学朗读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基础。朗读能向学生提供表达的范例,也是学生口头表达的第一步。叶圣陶向来十分重视朗读,还具体介绍朗读方法:“大概文句之中的特…  相似文献   

6.
说,是指口头用英语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形式。现代化英语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尝试,提出: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口头语言,它是表达教学内容的主要手段,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师尤其应该如此。因此语文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使教学语言达到准确、精炼、通俗、生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顾名思义,包括语言、文字的教学,而语言,又有书面和口头之分。新教学大纲规定:“从初中到高中,学生要逐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所以,要全面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在提高学生运用书面语言水平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的能力。一个人口头表达能力的好坏,对于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丰富幼儿的生活,必须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本文主要通过丰富幼儿的课堂活动,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丰富幼儿的视野,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育的本质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相互融合,也就是“语言”和“言语”的综合,所以表达能力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丰富幼儿的生活,必须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本文主要通过丰富幼儿的课堂活动,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丰富幼儿的视野,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说话”,也就是口头表达,是人们将自己的内部语言(思想)通过一定的方式转换为外部有声语言的一种活动。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语言修养。职业中学的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面试、谈话、汇报、谈判、演讲等活动,都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人们也常常把口头表达好坏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认为口才是一个人的力量和价值的具体体现。曾有人列举过现代创造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其中提到了“演讲与说话的能力”、社交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可见,口头表达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才“智能”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培养“说”的心理机制,让学生“愿说”。首先,激发和培养“说”的兴趣。职中生虽然认知基础较差,但他们求新、好奇的特点很突出。我们必须把他们对新奇、生动、活泼事物的低层次兴趣引导到主动自觉地认识、评析、反映这些事物的高层兴趣上来;把他们对学习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引导到对学习结果的间接兴趣上来。其次,触发和强化学生“说”的动机。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让他们在“说”的实践中去感受“说”在现实生活、学习、未来事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清生活与事业都离不开“说”的现实性,树立起“...  相似文献   

13.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即“语”和“文”),是人们表情达意时两种不可偏废的手段,而且人们在相互接触交往时,运用口头语言(说话)的机会总是多于书面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利用声音(语)传达信息的活动已经越来越显得重要。因此,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理应成为语文教学日益重要的任务。而且,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无疑能直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不仅标志着学生“说得好”,也显示了学生“听得懂”。所以说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体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不仅仅指可以熟练地朗读背诵课文,更应该将重点放在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用“自己的话表·····达·”意思。在教学中发现,当老师要求学生口述课文内容时,大多数学生都脱离不了课本,离不开课文中的词语,离不开课文中情节的顺序,无法用“自己的话”来组织语言,表达内容。更谈不上合理的想…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数学语言是数学教师的职业语言。教师语言素质的优劣,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将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中其主导作用的发挥,影响教学效果。因而,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必须要注重数学语言的表达艺术。  相似文献   

16.
口头作文,这个领域可谓广矣,怎样搞,人各有道,无绝对的程式,但不要随意全盘肯定或否定。 四年前,我刚从师范毕业,走上讲坛。偶然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语文教学问题》一书,北京周口店中学张昆岭老师写的《我们是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文,深被那富于哲理性的话所吸引:“作文就是写话,作文的过程就是口头语言加工整理成书面语言的过程,因此要想尽快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必须从抓口头表达能力做起。”,并说:“口头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学习厂工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革命事业。”  相似文献   

17.
口头表达能力就是用口头语言准确、通俗、流畅、生动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才能。一个人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头脑是否清晰,思维是否敏捷,知识是否渊博的综合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才能的标准之一。现今社会是知识爆炸,高速度,高效率,充满竞争的时代。在这种形势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中职语文便适应了现今社会的这种需要。在国家教委“八五规划”中职语文教材中,循序渐进地安排了“介绍与解说”、“交谈”“、演讲”“、辩论”等口语学习单元。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呢?我是以下这样子做的…  相似文献   

18.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以前我们往往只重视对学生“写”能力的培养,而常常忽视对学生“说”能力的训练。其实,口头语言比书面语言,起着更直接、更广泛的交际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们口头表达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当前现代科学正向着电脑化、信息化的方面发展,而信息的输入、传递,最直接、最迅速、最方便的方式,莫过于有声语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口头语言的表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小学语文,并灵活地掌握语文,就必须培养口语表达能力。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必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一些题材,引导学生不自觉地进行口语表述,从而让学生先放松心情,进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设计课本练习 1.以提高表达能力为目的语言是工具。要掌握这一工具,必须通过日常训练。每一课的练习是借以进行日常训练的一种依据。语言既然是工具,学习语言就是为了提高表达能力。练习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即提高学生口头的和书面的表达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