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这几年跑了不少地方,也经历了一些动人的场面,然而使我至今难于忘怀的要算草湖乡之行了! 我原来对草湖乡一无所知,只是看了电视系列片《望长城》之后,才对那个地方发生了强烈的兴趣。这是个远离城市、四周被沙漠包围的乡,距轮台县城70多公里,距塔里木油田轮南采油前线指挥部40公里。80年代我国大规模开采新疆南部石油后改革开放风才吹进这个“世外桃源”。这一天,我们这群记者在草湖乡党委书记李述德、乡长买买提·阿不拉的引导下,踏上了去草湖乡的征途。  相似文献   

2.
二、晤见埃德加·斯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西京招待所看到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斯诺在当时已经是中外知名的记者,他的《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下的中国》)赢得了世界声誉。我比较详细地晓得中国红军和我党中央许多领导人的革命事迹,就是从读斯诺的著作开始的。那是1937年的早春,我们刚到太原不久。有一天,我们得到一本西北人民出版社翻印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  相似文献   

3.
就大多数美国人而言,前苏联的克格勃是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特务机构;可是对于美国记者理查德·瓦莱里亚尼来说,感觉就大不一样,因为在20多年前,他在一名克格勃高级特工的帮助下,获得一则独家新闻,一举轰动美国。下面是瓦莱里亚尼的回忆: 1967年,我是美国广播公司(NBC)新闻部驻华盛顿的记者。那年6月,我顶替休假的驻白宫记者雷·谢勒报道了一个星期白宫  相似文献   

4.
怀念斯特朗     
从抗日战争初期起,我就把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当作我的外国老师。抗战初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由于进步出版事业的发展,斯特朗、斯诺和史沫特莱等外国进步记者的著作也出版了一些。我当时是一个学步的年轻记者,除了向一些前辈学习之外,也还通过那些外国记者的著作,向外国同行学习。我偏爱的外国前辈之一就是斯特朗。  相似文献   

5.
声音     
县长引咎辞职“傻冒”,书记稳坐交椅“精明”?据新华社电记者2005年12月15日从河北省邢台市政府获悉,因发生“11·6”3家石膏矿连片塌陷造成33人死亡4人失踪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邢台县县长田德荣申请辞去县委  相似文献   

6.
每当公共或正式场合,我和我的同行们掏出“记者”名片交换的时候,我郑重或自得的神色背后都藏着虚弱或羞赧。我常常反问,我,还有我的这帮同事,是真正的、完全的记者吗?我们的工作方式是真正意义的记者吗?冷静思忖,我觉得,我们的“记者”,充其量不过是1/3。抛开“自由职业”的概念不说。我们遇到的第一  相似文献   

7.
美国新闻界的前辈,在《生活》杂志工作二十余年(从四十年代早期至六十年代早期)的爱德华·K·汤普森对卡尔·麦丹斯做过这样的评价:“我知道的摄影记者有成百个,如果让我从中选择一位战地记者,我将选中卡尔。从他的作品中能选出一组杰出的反映战争题材的照片。”卡尔·麦丹斯作为《生活》杂志的记者从二次  相似文献   

8.
哈佛大学放寒假了。尼曼新闻基金会主办的记者进修班也停止了活动,我们乘隙来到华盛顿度假。我们的朋友,美联社驻白宫记者苏珊·歇弗,特地打电话问我们,是否有兴趣参加白宫的新闻发布会。她说,白宫发言人拉里·斯皮克斯欢迎中国的尼曼研究员(Nieman fellow)去。第二天中午十一时半,她在宾夕法尼亚大街白宫西北门等我们。那天正是里根第二任总统就职典礼后不久,两旁人行道上搭的观礼台还未拆去,我们弯弯曲曲地走到了白宫。迎面走来一群美国记者,我们一眼就瞥见了当前美国最红、家喻户晓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女记者黛娜·索耶。她在里根和蒙代尔为竞选而举行的电视辩论会上,被挑选为向总统提问的记者。黛娜穿着朴素,慢慢地走过来,和其他记者一起,冒着严寒  相似文献   

9.
五十年代,我在巴黎第一次参加电子记录的记者招待会,或者说,它起码看来是这么回事。阿尔特·布克瓦尔德带了一个新奇的腕表,手腕上的传声筒有一条电线穿过衣袖,连接放在大衣内口袋的录音机。他告诉我们不必担心,他会把记者会的内容都记录下来。于是,他坐在第一排,手臂老是半抬着。记者会是麦卡锡的谋士罗伊·科思与戴维·沙因在西欧进行那次丢脸的旅行时举行的。和我们一起采访的还有政治历史学家西奥多·怀特,他坐在那里默不作声,微笑着,象个弥勒佛,无法掩饰看着科恩与  相似文献   

10.
我是“3·24”上海列车相撞事故中的幸存者。在列车相撞之后,我急着去抢头条新闻,结果新闻没有“抢”上,七个小时后,我却成了记者的采访对象,事故后的第二天,我带着伤赶写出了《“3·24”上海列车相撞目击记》,《钱江晚报》发表后,我这个有16年记者生涯的记者也成了新闻界的新闻人物。 3月24日这天,我乘坐由长沙开往上海的208次  相似文献   

11.
1995年9月26日到29日,应河北电视台的邀请,美国依阿华州锡达拉皮兹市电视公司以新闻部主任助理比尔·埃文斯,新闻主播、记者布鲁斯·奥尼和摄影记者罗恩·汉森组成的采访组来河北采访,全方位报道我省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我与新闻部记者姚守俭同志一起陪同美国同行在唐山、秦皇岛两市进行了为期4天的采访。  相似文献   

12.
被《新疆日报》评为1984年度好新闻的《农民“企业家”——买买提·纳斯尔》这条消息,全文只有六百五十字。它短小生动,具有鲜明的典型意义和时代特征。墨玉县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解放初期还残留着一些典型的封建庄园,带有明显的农奴制  相似文献   

13.
卖稿谋生的美国自由撰搞人李希光一我从北京飞抵华盛顿的当天晚上就给我10年前的老师泰德·葛普打电话。今年46岁的泰德·葛普是个美国记者,10多年前当他在《华盛顿邮报》当记者刚开始走红的时候,突然鬼使神差,竟自己申请了一笔基金,从《华盛顿邮报》请了一年的...  相似文献   

14.
《波特基克时代晚报》的体育记者迈克·斯坎杜拉说:这是一个寒冷的夜晚。萧瑟的夜风从棒球场吹来,气温降到了华氏40度。然而寒气却使我头脑清醒,我脑海里盘旋的唯一念头,就是:作为一名体育记者,我必须坚守我的岗位。《普罗维登斯日报》的体育记者安吉拉·凯塔迪则说:那是我生活中难忘的一页。……(午夜一点半后报纸截稿线已过)我早可以回家了,但是希望亲眼看看这场比赛是如何进行下去的渴望,驱使我继续躭在现场。观看  相似文献   

15.
千评万说CNN     
电视屏幕上山现了静止画面—以伊拉克和科威特为中心的地势图旁边是三幅记者照片—伯纳·肖;约翰·何里曼;皮特·阿内特—这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文简称CNN)驻守巴格达的三员干将。而记者们又紧张又激动的说活声和不断传来的,清晰可辨的炸弹爆炸声则仿佛在证明静止画面右下角的字——「CNN现场直播」不是一句空话。「…外面正发生什么事…我们看见了爆炸…在漆黑的天空中…」「感觉好像我们已在地狱的中心…它们(炸  相似文献   

16.
本报巴楚5月1日讯记者刘大为、郭复兴报道:"这次我们这儿发生地震后,我亲眼看到了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现在我坚信各民族是心连心的."这是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玉吉米勒克村的农民吾布力塔利甫·买海提自己写的稿件里的原话.  相似文献   

17.
封面链接     
《编辑与发行人》2005年9月刊赖特·里德集团将往何处去?今年9月,赖特·里德集团同时提升阿特·布里斯班和希拉里·施奈德为高级副总裁,共同管理集团的报纸业务。业内人士认为,这次人事调动将对集团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为集团现任总裁、64岁高龄的托尼·里德此前曾表示:“综合考虑,我认为这两人是我的最佳继承人。”把布里斯班和施奈德放到如此重要的位置,托尼·里德是想表明他对内容和技术是并重的。布里斯班今年54岁,调查记者出身,长期担任报纸主编,提升前为《堪萨斯城市之星报》发行人。施奈德44岁,银行投资业出身,集团数字平台的领…  相似文献   

18.
在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战场,有不少记者为了自己钟情的新闻事业而魂断底格里斯河畔。记者伤亡备忘录卡梅拉曼·保罗·莫兰,39岁,受聘于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自由摄影记者。3月22日,他在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控制区内的库尔马尔村采访时,遭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身亡。与他一同采访的澳大利亚记者埃里克·坎贝尔也受了伤。  相似文献   

19.
二、晤见埃您加·斯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西京招待所看到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斯诺在当时已经是中外知名的记者,他的《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下的中国》)赢得了世界声誉。我比较详细地晓得中国红军和我党中央许多领导人的革命事迹,就是从读斯诺的著作开始的。那是1937年的早春,我们刚到太原不久。有一天,我们得到一本西北人民出版社翻印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其时《西行漫记》的英文版还没有出版(该书1937年10月山伦敦戈蓝茨公司初版发行),这本书是收集斯诺在英美报刊上零星发表的一些报道陕北见闻的文章,和若干篇毛泽东和斯诺的谈话纪录汇集而成的。——1937年初,斯诺自己把这些为报纸写的文章寄给北平的几位中国学生(他在北平燕京大学担  相似文献   

20.
1932年1月27日,一位身材颀长、面庞削瘦的美国青年,从上海港步入了这座战争阴影笼罩下的花花都市。第二天早晨,隆隆的炮声惊醒了这位寻找战争的美联社记者。这位美国记者名叫阿奇博尔德·特罗扬·斯蒂尔,1903年生于加拿大多伦多,12岁时随全家迁到美国西部。斯蒂尔家境贫寒,中小学成绩突出,1924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后,进入爱达荷州一家报社做记者。那个时代的美国青年充满幻想,喜欢冒险,作为一名记者斯蒂尔认为只有冲突激烈的地方才会出大新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斯蒂尔开始注目远东,不久,他受聘于美联社,远渡重洋来到上海。在一·二八抗战的日子里,斯蒂尔下战壕、上街垒,出入枪林弹雨,给美联社发回多篇战地报道,他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