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用心去感受春天习作要求这次习作要求写自己对春天的感受,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积累·运用一。习作指导誗文题分析这次习作表面看来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描写春天的景物。然而细细琢磨则不然,请同学们注意题目中这些要求:请你把这些发现、体会写下来。就是说除了要描写春天的景物,表现春天的特点外,还要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既要写见闻,又要写感想;既要把春天的特点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出来,又要反映出自己对景物变化的思考,不能单纯写景。誗思路导引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有生命力的季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动物活跃,一切欣欣…  相似文献   

2.
小朋友,冬天来了,不但天气变冷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多变化。我们要写冬天,怎样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呢?怎样写又能不落俗套呢?我觉得,有两点非常重要,首先就是要抓住天气特点进行细致观察,从不同角度来写,比如:风、雪、雨、气温等等。第二,要抓住人们容易忽视的人、事、物来表现冬天的特点,可以采用侧面描写,这样写更有新意,有深度,能写出多样的冬天。下面的例文中,同学们写的冬天各有特色。朱奕澄同学这篇  相似文献   

3.
这篇习作选取了师生之间最平常的几件小事,抒发了自己对老师的敬佩和热爱之情。这样的小事在每位老师身上可能都曾经发生过。如何把这样的小事写出新意来,小作者确实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所以才写出了这篇较好的习作。这篇习作中心很明确。他写老师热爱学生,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学生热爱老师,立志做一名像老师一样的人。习作围绕这一中心来写,读后使人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例如:老师带病给学生上课,就连平时淘气的学生也好了许多。这是老师热爱学生赢得的尊敬。这篇习作在结构上,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开头,引入中心…  相似文献   

4.
张洪君 《辅导员》2014,(11):20-21
【习作要求】 面对自己喜欢的美景,夏天的雨、夏天的风……不管选什么内容来写,都必须合理安排描写景物的顺序。同学们,请用“移步换景”法写一篇描写美景的习作。 【习作指导】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下面,我就为同学们介绍一下移步换景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常会为了作文时没有什么好写而发愁;这时,老师总会告诫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可不少同学又会说,我的生活就是学校到家里,两点一线,有什么好写的。那么,我要劝这些同学好好读一下本期的本栏目,看看你的同龄人是如何从生活这个大万花筒中寻找素材,写出有特点的习作的。汤业同学的《保护蛋宝宝》,写的是“护蛋行动”。从来稿情况看,这是很多地区的小学都开展过的活动。汤业同学虽然只有三年级,但他把这个活动的过程写得有条有理,而且还很好地描写了自己当时的思想活动和心理,使习作显得有思想,有深度。康瑛龙同学写的是《…  相似文献   

6.
<正>【教材分析】“我的动物朋友”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内容。本次习作要求是“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这是继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这一表达要素的提升。二、三年级写过“我想养小动物”“介绍国宝大熊猫”,学生已经习得了一些写动物的方法。和以往描写动物习作不同的是,本单元习作创设了三种不同的情境,并鼓励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强调要根据交际和表达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正【习作要求】面对自己喜欢的美景,夏天的雨、夏天的风……不管选什么内容来写,都必须合理安排描写景物的顺序。同学们,请用"移步换景"法写一篇描写美景的习作。【习作指导】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下面,我就为同学们介绍一下移步换景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那天,我正在批改学生的作文。这是篇老题材,写老师的。但最熟悉的往往是最陌生的。为了让学生们写出童真、童趣,写出新意,我大胆放手,让他们想写谁就写谁,想怎么写就怎么定。习作交上来了,很多学生是  相似文献   

9.
这次习作要求是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自己的理想。怎样才能写好这篇习作呢?一、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这篇习作要求是写自己的理想,所以习作首先要写出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同学们的理想,应该既  相似文献   

10.
刚刚过去的三八妇女节,是我们向母亲等女性长辈表达敬爱的最好时节。可是,现在撰写这方面习作的同学却不是很多。也许,年年有妇女节,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在同学们的来稿中,表现与父母家人的亲情的习作不少,但确实写得独到动人的,也不是很多。也许,天天在一起,熟视无睹已没有感觉了。这里刊登的两篇习作,写的都是同一件事:三八节那天,为妈妈洗脚。读了这两篇习作,我却感动了。因为从习作中,我读到了同学们的真诚的感动。作为从小被呵护至今的独生子女,同学们一直是父母家人关爱的对象。但今天,她们通过为妈妈洗脚,感受到了这…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上欧阳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篇描写春天的作文,要求同学们互相讨论,抓住春天的特点,写出自己独到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脚印一——问题放大镜胖弟:我们每周都要写一篇小习作,时间久了,大家都有点写疲掉了,写来写去都是老一套的话。老师说,写作文贵在有新意,要写出别人想不到的方面。我这次写了一篇小习作——《看未来科学家的照片》,老师表扬我的  相似文献   

13.
习作要求:这次作文,训练同学们写一个在生活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具体要求详见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积累·运用七。习作指导:请大家先看一段描写外貌的文字:“刘俊朗是我的同班同学,他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长着一个高高的鼻梁,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这段描写好不好?李老师告诉你,不好!虽然句子通顺,但没有写出特点来。把表现漂亮的词语全堆砌在一个人的身上,用这些句子去描写张小东、王小东……都是可以的;用词也缺乏变化,短短几句话就连用了三次“有”。写人应当选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来…  相似文献   

14.
写景物,重要的是要写出景物的特点来。写好这篇习作,应该做好这样几点:仔细观察,按顺序写,写出特点。一、要仔细观察。观察是写好景物的第一步。观察时先要选好观察的角度,可以距景物较远时看,也可以站在近处看;可以自上而下看,可以自下而上看……这要由景物的具体特点来决定。二、要按顺序来写。写景物时,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很重要,一般应按观察的顺序写。描写景物的顺序多种多样,有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由景及人(或由人及景)等等,这样才能将景物有条有理有层次地展现出来。三、要写…  相似文献   

15.
看着这篇习作,就让人忍俊不禁:真有意思,男孩子也爱哭;小作抓住自己的特点,不怕暴露自己的短处,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心”。特别是送小作读书和来到老师家以后的两个细节描写,写得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读了曹彦慧同学的习作,同学们也许会迷惑,也许会惊讶,甚至还会不屑:“这也能算‘作文精品’?”是啊,曹彦慧只是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她这样的年龄、年级,能写成一篇像样的作文就不错了,她真能写出“作文精品”来吗?可我还是要向大家推荐她的这篇习作,并且是在“作文精品屋”这个栏目中。  相似文献   

17.
这次习作其中一个要求是写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并写出从这件事情中得到的启示。要写好这篇习作,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选准要写的事情同学们在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很多,有高兴的事,有伤心的事,有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同学有了走出家门,游览祖国河山的机会。同时,本栏目也收到了不少有关旅游的习作。记游类文章属于记叙文,同学们要掌握这种文体的习作并不是很困难的。但记游文章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体,在我国的传统文学中,前人已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佳作,因此要写好它也不太容易。要写好这类文章,首先要抓住有特点的景物来记叙。本栏刊发的习作,基本都做到了这一点。如杨思超同学的《爬恒山》,写出了恒山的雄奇;史韵洁同学的《游武夷山》,则写出了武夷山的风光迷人;杨川皓同学写的是更有特色的西双版纳勐伦植物园和野象谷;齐…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三年级的一节习作课,内容为写一写自己在草丛、树林、池塘或泥土等地方的发现.课堂上,我按照教学设计结合例文进行了细致指导,孩子们也很快完成了初稿.本以为效果会不错,没想到稿子交上来一看,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大部分孩子均是循规蹈矩地按照我上课指导的思路来写,根本没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发现,文章也就没有任何新意可言,而真正算得上精彩的习作屈指可数.看得出来,这些孩子平时没有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写时就套用老师课堂指导的思路,仅凭自己的点滴记忆或足想象就完成了这篇习作.没有真情实感,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无法打动人心.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以写秋收为范围的自拟题作文中,我发现彭春艳写的《割谷子》有一个较好的架子,结构紧凑,所选的题材也很有意义,写出了农村实行责任制以后,农民的精神风貌,写出了人物的特点,表现了土家民族风情。但文章还有些不尽人意之处需要修改。于是,我以这篇习作为例,给同学上一堂作文指导课。第一步,审议文题。当我给同学们读完全文后,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