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对于教师的问题进行了思考、讨论,就必然会生成许多教师没有预设到的东西,这其实是一种最原始的、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不应该去制止,而应该好好地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一、如何做好充分的预设预设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完成自己的教案就行,这只是教师教学预设中的一部分,如果教师没有对文本充分解读,那么就不敢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发挥。因此,课堂教学的预设必须要充分、有把握,只有这样,不管学生在课堂上怎么生成,教师都可以掌控这个课堂,从而更好地体现课堂  相似文献   

2.
1.过于依赖教学参考书和教学资源。如果教师备课时习惯于先看现成教案和案头教参的话,那就容易将文本分析与学习设计两大环节混同在一起,而在两者混同的时候,文本分析往往容易被忽略,从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制约了学习设计的质量。所以,克服教师对教学参考和教学资源的依赖性是当务之急。2.过于突出教师的解读,忽略学生的文本体验。在备课中,不少教师缺少“站在学生角度来思考”的习惯。特别是阅读课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中关注的是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学生的认知和感受常被忽略,课堂俨然成为教师展示自我解读能力的舞台,学生被定格为纯机械地接受或复制教师的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然而,不少教师却简单、机械地解读了“生成”,误以为“生成”仅是预设之外课堂中的“节外生枝”,有的甚至错误地将“预设”完全摈弃。试想,在这种“放羊式”的课堂里,若教师没有很高的专业发展程度和对文本的深入解读,那么,远离文本、任意生成的局面会有之;旁逸斜出、无谓争辩的局面会有之;陷于一点、纠缠不清的局面会有之;脚踏西瓜皮,滑到哪算哪的局面会有之。这显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生成。我们所追求的生成是师生在课堂中精彩的互动过程,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需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  相似文献   

4.
高效课堂应充分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师生、生生之间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中实现认知的积累、学法的优化、价值观的提升。教师在领悟课标、谙熟文本、尊重学情的基础上,精心预设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微笑地看、倾心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巧妙导  相似文献   

5.
“问题式教学”是将课堂目标转化为问题和任务,以问题为线索,以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组织和引领下,借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达成教学目标.问题设计是问题式教学的核心,也是课堂预设和生成的关键.文本结合具体课例,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提升问题质量的方法,使课堂更加简洁高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全面、深入的展开,探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其中最主要的是探究主体颠倒或错位。相对而言,探究性学习应主要对学生提出,学生是探究性学习的主体。而当前事实上,教师成了探究主体,学生没有有效探究,课堂上“重教师问题设计,轻学生文本感知”,充斥着教师的“布道”与遮蔽。教学的展开一直是教师在“探究”:如何导入,如何阅读课文,如何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自己的提问。事实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在用教师预设的方法回答教师预设的问题从而得出教师预设的答案或结论。而教师精心设计的这…  相似文献   

7.
在以往政治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在课堂上教和学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学设计,任凭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计做出回答,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课堂于是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尽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也十分关注动态生成了,但仍有不少教师简单机械地解读“生成”,从而将“预设”完全摈弃,在“放羊式”的课堂里偏离了教学目标,偏离了文本,  相似文献   

8.
<正>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预设一些问题,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思考.由于学生的能力和层次的差异,加之个性的不同和教师对学情的把握不到位等原因,课堂经常会出现预设之外的情况,于是教师的处理教学意外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把握好时机,及时追问,更能体现出教师追问的艺术.这里,笔者就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但反观我们的课堂实践,学生真正亲历学习的过程了吗?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还没来得及自主思考,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进行交流;学生还没来得及合作交流,教师就会“一锤定音”;学生还没来得及与文本亲近,就要先来欣赏课件。课堂上,学生跟着教师精心预设的脚印一步一步走着,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当学生需要思考、需要交流、需要阅读时,教师应该耐心地等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交流、阅读,把课堂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  相似文献   

10.
课堂问题,必须是学生学习过程处于“愤”“悱”的情绪与思维状态下产生的求知需求。因此,教师在课前预设或课堂生成的问题,也必须要经过思考和斟酌,才能在教学中呈现为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师对教学问题的预设、遴选、生成、运用的智慧,就成为决定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的一种动态活动,这个活动空间是充满互动、多元共生且情况各异的。这就需要教师成为生成性课堂资源的发现者和重组者,灵活捕捉、发现并运用课堂上善变的教学资源,随机生成个人的课堂教学机智。新课程强烈呼唤有预设、有生成的课堂,但是,许多教师简单、表面地解读了“生成”,也将“预设”忽略不顾。假如一味地生成占据了学生有效的学习过程,也许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活跃了,课堂热闹了,但学生的人文素养未必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机智的生成与运用。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的意外资源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从而促成语文课堂的精彩。高效的课堂不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就能实现的,当发生偏离预设的意外发生时,也许就是课堂出彩的机会。教师要发挥教学的智慧,用好教学中各种生成性资源。教师还要打造民主的课堂,创设平等的对话,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状态,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高级中学凌锋教师回答: 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的生成性往往不确定,常常会出现与教师认知不同的“学生观点”.如果在课堂上生成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问题”或者“答案”,就需要教师运用自身的专业素养,抓住瞬息万变的生成信息,采用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将错就错”的顺应策略——因“地”制宜 由于学生本身知识的局限性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在面对教师课前精心预设的核心问题时,不可能像教师所想象的那样能够系统、全面、科学地认识和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精彩的课堂一直是许多老师追求的目标.让课堂变得精彩是否有什么方法?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多年的实践让我明白抓“预设”、抓“生成”是让课堂精彩的有效途径。因此,课前认真、细致的“预设”;课堂教学中教师时刻关注“生成”,并及时捕捉课堂上“生成的新情况、新信息、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就能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从而使课堂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5.
教学预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在预设教学时应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从文本的价值取向、专题模块的主题、文本的特点、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动态生成策略等视角进行思考和预设,以期在课堂上能高效地教学。  相似文献   

16.
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理论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设计中有预先为学生主动参与留出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所以我们在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的同时,更要关注预设。因为没有精心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文本的语言是精妙的,也是富有逻辑层次的。从内容上看,是有主有次的。在课堂中,教师总是过于关注对文本关键语段的预设处理,而这种“预设处理”可能与学生的“预设处理”达到心理上的重合,以至于师生在有效时间里在某个角落耽搁时间,冷落了所谓的文本“平淡内容”的现象,无疑是阻碍了学生思维的跳跃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课堂生成通常有两种状态,一是在教师的意料之中的,二是在教师的意料之外的。第一种情况比较好处理,在备课的过程中,由于我们对整个课堂进行了充分的预设和估计,解读文本又比较深透,在课堂上能自然驾驭,如行云流水,教学情态的生成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在预设性生成的基础上,大胆地拓展自己和学生的思维,启发、引领学生,往深度、广度解读文本或探究问题。或者适当调整教学和问题的梯度,刺激和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往不同的向度思考问题,从而体验到较高的学习效能感和强烈的愉悦感,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课堂生成通常有两种状态,一是在教师的意料之中的,二是在教师的意料之外的。第一种情况比较好处理,在备课的过程中,由于我们对整个课堂进行了充分的预设和估计,解读文本又比较深透,在课堂上能自然驾驭,如行云流水,教学情态的生成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在预设性生成的基础上,大胆地拓展自己和学生的思维,启发、引领学生,往深度、广度解读文本或探究问题。或者适当调整教学和问题的梯度,刺激和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往不同的向度思考问题,从而体验到较高的学习效能感和强烈的愉悦感,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生成性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并捕捉师生、乍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并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展开教学。衡量“生成性教学”是否有效,应当看其是否以生为本,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心去捕捉、去挖掘、去激活、去点化生成性资源,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更自主地思考、探究,从而创造出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