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博物馆理论在贵州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博物馆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张白纸,只是到了1995年初经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苏东海先生的引见,才使得国际著名的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先生不远万里来到贵州。在以苏东海先生和杰斯特龙先生为首的中挪博物馆学家组成的课题组,经过实地的考察,制定了在中国贵州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报告,国家文物局和贵州省政府决定,在贵州六枝梭戛苗族社区建立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在筹划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的第一阶段中,对在苗族地区建生态博物馆的问题在贵州也有争论,甚至有持否定意见者,对于一种新的理论和概念的引进,有争论、有否定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2021年8月16日,我国著名博物馆学家苏东海先生不幸逝世。因早年学习哲学,又屡经社会变迁,故其博物馆学研究具有鲜明的哲学立场,特别强调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和治学经世理念;1985年至2002年,苏先生担任《中国博物馆》杂志主编近18年,努力将其打造成为高质量博物馆学研究平台;苏先生晚年持续研究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其成就在中国和国际博物馆学界备受瞩目,被誉为"中国生态博物馆之父"。望当代中国博物馆人以先生杰出的学品学识学风为榜样,从先生的学术遗产中获得博物馆学研究的精神、忠诚、智慧和激情。  相似文献   

3.
法国的生态博物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博物馆一词诞生于法国,由乔治·亨利·里维埃(GeorgesHenriRivière)和雨果·戴瓦兰(HuguesdeVarine)1971年创造了人处于环境中的生态博物馆学的概念,其实早在1968年,他们已经在法国的乌尚岛和布列塔尼半岛等地已经开始试验这一观念。人们高兴地看到,经过了30多年,生态博物馆理论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无论在法国,还是世界上。1、基本观点:人处于他的环境中生态博物馆产生于跨区域社区中(例如地区自然公园和城市社区),甚至可以说是1963年法国非集权政策的产物。按照里维埃先生和法国自然公园的博物馆学家的思想,这一新型博物馆具有三个基…  相似文献   

4.
印度生态博物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有丰富的人类化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遗产,为了确保可持续性和发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印度开始了生态博物馆理论研究。其核心内容是关于化和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问题,探讨社区、遗产和发展的关系。一些博物馆学家选择了一些适宜建立生态博物馆的社区进行了研究。1999年1月,在毕德卡(Bedekar)教授的领导下,在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建成了考莱社区博物馆(Korlai Community Museum)。此生态博物馆得到国内外公认,也是至今印度仅有的一个生态博物馆。今天,有一些生态博物馆项目正在策划和创建之中,特别是在印度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1995年3月,由中国与挪威博物馆学家共同主持的“关于在贵州省建立生态博物馆可行性论证”科研课题组成立。课题组对贵州不同地区的民族村寨进行考察后,在贵阳举行了一次报告会。笔者在报告会上第一次系统地了解到生态博物馆理论,并产生浓厚兴趣。课题组的工作进展顺利。至1998年10月底,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建成开馆。笔者参加了隆重的开馆仪式,并有幸在数天时间中随同课题组的中挪专家对有关地点进行考察,得以就梭戛生态博物馆的许多具体问题及生态博物馆的一般理论随时请教,获益非浅,进一步加深了对生态博物馆的一…  相似文献   

6.
贵州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朝相 《中国博物馆》2002,(4):62-63,79
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自1998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建馆以来,十分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遗产抢救采取了文物行政、文博专家和生态博物馆社区村民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文物行政的任务是组织和制定遗产保护的工作计划以及相关的后勤服务。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二十世纪是西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众多博物馆学理念与思想迸发的时代。1971年,法国博物馆学家雨果·德·瓦兰(Hugues De Varine)率先提出了"生态博物馆"这一名词。时至今日,生态博物馆概念的提出已经历了近五十年,并在英国、瑞典、加拿大和中国等地生根发展。作为新博物馆运动的产物,生态博物馆不仅是一种博物馆新形式,更是不同于  相似文献   

8.
实现双重责任的途径—浅析生态博物馆与发展旅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 10月 2 3日 ,中国和挪威签署了合作建立生态博物馆的协议 ① 。 1998年 10月 31日 ,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贵州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正式成立。此外 ,贵阳、花溪镇山、黔东南州黎平堂安、锦屏隆里的生态博物馆也在积极建设之中。这些生态博物馆都建于民族地区 ,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是一对矛盾。生态博物馆开展旅游业就体现了这一对矛盾 ,而且必须在开发和保护的平衡中发展。本文试就生态博物馆开展旅游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希望对生态博物馆的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一、生态博物馆的启示  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最早产生于 2 0世纪70…  相似文献   

9.
甄朔南先生属于老一辈博物馆学家,新中国诞生前夕,就在接受正规的博物馆学训练,直到2004年12月出版这本博物馆学术文集,借助博物馆的平台,已经研究博物馆学长达几十年的时间。这本大书的每一页,都渗透着一位老博物馆人的心血,记载着一位老博物馆学研究者孜孜石乞石乞、筚路蓝缕的跋涉和探寻。正如他在本书“自序”中所说:“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把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中国的博物馆事业,深深的博物馆情结一直影响着我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的报告——对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里齐奥·马吉是国际生态博物馆著名专家,意大利社会和经济研究所教授。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会议后考察了贵州、内蒙古的生态博物馆。他的考察报告已刊登在会议的论文集中。今年6月他再次来华考察了北京和云南的文化遗产和生态博物馆。这是他写给苏东海先生的考察报告,文中提出了对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建议。本刊得到苏先生和马吉先生的同意,发表其中译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