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惠定 《现代语文》2002,(10):20-21
高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年12月第二版,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三册《近代诗八首》中关于《登高》的“艰难苦恨繁霜鬓”分析理解,《教学用书》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二版)有两处值得讨论:一是在分析“艰难苦恨繁霜鬓”时,将“艰难”“苦恨”并列看待,在“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处  相似文献   

2.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制第九册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九课《长征》一诗,现在通用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九册)是这样解释的:“‘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建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ZI课《古诗两首》,第一首便是《古风》。以下是我的一点教学心得。 一、关于诗的题目 诗的题目是《古风》,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案》(以下简称《教案》)简单地解释为“‘古风’...  相似文献   

4.
《孤独的收割人》(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一诗中有这样两句诗: “夜莺在这时嘀呖啼啭”“杜鹃声唤醒了春光”。《教师参考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认为这两句诗是从反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版)第五单元第十七课《杜甫律诗五首》中,收录了《咏怀古迹(其三)》,该诗颈联为“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空归月夜魂”。书下注解把“省识”解释为“不识”,并把“省  相似文献   

6.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梦”究竟有什么含义 ,本诗的主旨到底是什么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教参》说 :“凡此种种 ,描绘得富丽堂皇 ,好一个‘洞天’ ,好一个‘仙境’ !光明一片 ,济济一堂 ,呈现出一个相敬相爱、雍雍穆穆的极乐世界 !这便是诗人所梦寐以求的乐土 ,当然地形成了梦游中的高潮。可惜 ,一觉醒来 ,梦景消失。诗人苦闷犹存 ,只得回到人间。”人教社中学语文室编的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说诗中的“梦”是因为诗人“鄙弃黑暗的现实世界”而幻化出的他所向往的“神仙世界” ;对本诗的主旨则解说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  相似文献   

7.
贵刊2006年第二期刊载了李福荣、路银平的《吟诗词学历史》一文,其中涉及的有关问题笔者不敢苟同:“三军过后尽开颜”中“三军”的参考答案指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制第九册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九课《长征》一诗,现在通用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九册  相似文献   

8.
现行初中《世界历史》第一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0 0 1年 12月出版 )第 11课“西亚的封建国家”(第 5 7页 )中有这样一个习题 ,“问答 :在地图上找出 7~ 10世纪期间曾在世界上存在过的四大帝国 ,并简述它们的情况。”就本题的参考答案而言 ,笔者认为不够严谨 ,值得商榷。《世界历史》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 0 0 1年 12月出版 ,第 119页 )对该题提供的参考答案为 :“四大帝国 :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其情况可分别从其形成、繁荣与分裂的时间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特点等方面概括说明。”该…  相似文献   

9.
现得高中《物理》教材第三册(选修,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p.195第(6)题: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一疑点求教.现行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1课《古诗三首》第一首诗《鹿柴》(王维)的“柴”应读什么音?第七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的注音是“Zhài”,可是我翻阅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一书,关于“柴”只有“Chái”一个读音.那么,在教学中“柴”应该读什么音才正确?请给予答复.  相似文献   

11.
小语第三册归类识字(二)的第一课,有一个生字“插”,学生常易写错。我为此翻阅了三种参考书,发现三种不同的写法。第一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的(1995年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详见第64页倒数13行)。第二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一室编著的(1994年版)《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教案系列丛书语文第三册教案》(详见第50页倒数第五行)。第三种是上海教育出版社朱典、辛夷编著(1979年版)的《常用汉字的笔顺笔画》(详见第80页第二行)。为了便于对照,我把三种资料中有关“插”字右  相似文献   

12.
莫立勋 《物理教师》2005,26(2):7-17,19
1 问题的提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物理》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2003 年 6 月第 1版),第121页,图17-14中所画渔民看到的水中游鱼位置(视位置),比实际游鱼的位置既升高又远离渔民.而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相似文献   

13.
《伐檀》作为《诗经》的代表作品选入高中教材,是由其思想性决定的。因为这首诗反映了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关系,而且也反映了被剥削者的反抗思想。本文对《伐檀》诗的主题思想没有新解,但对作为教材的《伐檀》一诗在教学方面有两点疑惑需要辨析,提出来就教于方家。 (一) 一是句读方面。见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第五册(1995年11月第2版,1998年4月第3次印刷),高中(试验修订本·必修)中《语文读本》第三册(2000年12月第2版)对《伐檀》诗首三名的句读是:“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首三句读为二句话,“河水”句单独读为一句话。全诗共三章,后二章前三句的句读相同。经查,汉郑玄《毛诗传笺》、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宋朱熹《诗集传》、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姚际恒《诗经通记》、方玉润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唐诗三首》汇集了唐代三位成就最突出的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代表作。这些诗作以其积极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为世人所珍爱。《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有人仕之志的李白在政治上遭遇到第一次打击以后写的。应当看重诗题中“梦游天姥”四个字。诗开笔于  相似文献   

15.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制第九册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九课《长征》一诗,现在通用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九册)是这样解释的:“‘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建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此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语文第九册教案》也沿用了这一说法,至于街上出售的五花八门的各种学生参考用书更是直接抄袭这一说法。 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欠妥,主要理由有二:其一是毛主席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大部(陕甘支队)越过岷山的时间是1935年9月,毛主席写这首诗的时间是1935…  相似文献   

16.
“东南风”在《赤壁之战》(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5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课文多处写到。其中明写有4处。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  相似文献   

17.
现行高中物理教科书《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给出了两种表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P86):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第5期《中学语文》(上半月)刊出了陈艳老师的《“迷花倚石忽已暝”注释质疑》一文。文章认为教材(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对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迷花倚石忽已瞑”一句的解释值得商榷,并认为应将“忽”字释为“忽然”,将“暝”字释为“昏暗、昏黑”。笔者认为教材注释“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晚了”并没有错误.陈老师的说法值得商榷。“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梦中,诗  相似文献   

19.
今年秋季,全国将大面积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义务教育三(四)年制初级中学物理第一册》(简称新教材)。这册教材与原《切级中学物理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年5月第三版,简称原教材)相比,变动较大,因此,全面分析、认识新教材,是我们初中物理教师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试对新旧两种教材从三个方面(表层、浅层、深层)进行对比分析,以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2005年6月第二版)第29页在叙述黄海海战的爆发这样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