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短跑运动员服用甲壳素提高运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短跑运动员服用甲壳素(Chitin)前后,机体在激烈运动后血乳酸浓度的变化。实验表明:通过服用甲壳素短跑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血乳酸浓度有显著的降低、运动成绩有所提高,短跑运动员服用甲壳素后能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观察了我院田径队短跑组运动员服用甲壳素(C hitin)前后,机体在激烈运动后血乳酸浓度、血细胞形态、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最大摄氧量的变化。实验表明:通过服用甲壳素短跑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血乳酸浓度有显著的降低;成熟红细胞形态有更圆润、保满的趋势;最大摄氧量有提高;谷胱甘肽有所升高、乳酸脱氢酶、丙二醛有所下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运动训练中,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是当前训练负荷发展的总趋势。为分析乳酸与短跑能力的关系和乳酸与短跑运动代谢特点及乳酸在选材中的应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短跑运动中的乳酸变化,结果发现短跑运动后的血乳酸浓度与运动强度、运动量、训练水平、糖原含量以及缺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水平运动员的最大血乳酸值高。利用血乳酸指标能够反应不同运动方式及不同运动强度下能量供应情况和机体耐受情况,反映运动训练的水平,可广泛应用于短跑运动训练的监控和选材中。可考虑将45-60米段落跑的成绩和血乳酸值共同评价运动员的速度水平,成绩好且血乳酸值低的运动员应作为重点对象加以考察;将80米的成绩与其血乳酸值结合起来,共同评价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罗旭明 《体育科技》2010,31(1):50-53
短跑是田径运动竞赛项目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人体运动器官在大量缺氧的情况下完成极限强度的周期性运动项目。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氧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无氧耐力,无氧耐力的运动表现为速度耐力。速度耐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短跑成绩,比赛最终的名次。采用文献资料法,就短跑运动员运动过程的能量供应特点进行研究,分析速度耐力的能量供应系统,探求短跑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的有效方法和手段。研究表明:短跑的速度耐力是以糖酵解供能为基础,影响短跑运动员速度耐力强弱的是运动员机体的糖酵解供能的优劣,而速度耐力取决于短跑运动员肌肉的糖酵解能力、抗乳酸能力以及脑细胞耐酸性的能力,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合理的控制训练负荷和间歇时间,能有效提高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备战第28届奥运会女子500 m计时赛综合攻关与服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中国国家自行车队8名女子500m计时赛运动员备战第28届奥运会进行了小周期训练结合生理生化监测。通过公路无氧阈强度训练,使国家队女子500m计时赛运动员有氧氧化酶的活性提高,血液与氧结合能力的代偿性增大,血液运氧能力提高。在训练期间,运动员着重进行了原地500m×4组耐乳酸训练,经过耐乳酸训练后,运动员血乳酸峰值明显提高。结论1)冬训中通过无氧阈训练可以提高自行车场地女子500m计时赛运动员有氧能力;2)耐乳酸能力的提高是女子500m计时赛运动员取得成绩的关键,良好的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是场地女子500m计时赛运动员必需具备的专项生理机能;3)在同样负荷的情况下,经过一个冬训周期的训练,女子500m计时赛运动员的血清CK值明显下降;4)由于耐乳酸训练强度大,冬训持续时间长,女子500m计时赛运动员疲劳有一定程度积累;5)应用无氧阈、耐乳酸训练、血乳酸、血清CK、UREA等生理生化指标对优秀女子500m计时赛运动员评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G822.114.7 9800911高校大学生中短跑运动员无氧能力的研究[刊,中,I]/颜淑萍,王忠山∥体育学刊.-1997(4).-24-25参4(XH)短跑∥无氧耐力∥乳酸∥教学∥训练∥大学本文对天津市高校大学生中短跑运动员进行  相似文献   

7.
一、速度耐力素质是关键800米跑是介于短跑与长跑之间的中跑项目。它的特点在于要求运动员具有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比较高速度跑的能力,也即有较好的速度耐力素质。从人体活动的供能方式来看,无氧酵解(乳酸能)是速度耐力素质的物质基础。据研究所知,800米跑由糖之酵解供能而造成的氧债达75%。氧债总量达19升是所有跑的项目中绝对值最大的。显然,只有提高机体的无氧酵解(乳酸能)和耐氧债的能力,从而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耐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短跑运动员服用甲壳素(Chitin)前后机体在激烈运动后血液的变化。实验表明:通过服用甲壳素短跑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血乳酸浓度有显著的降低;成熟红细胞形态有更圆润、饱满的趋势;谷胱甘肽有所升高、乳酸脱氢酶、丙二醛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FOX(1915)[1]:人体的能量生存可能是阐明科学与体育运动最有用的概念。本文试将长期短跑训练对非乳酸性氧债供能能力的影响问题作一探讨。在大型比赛中,特别是短跑运动员在跑的后程中,自我感觉很兴奋,很想跑,但腿却抬不起来,频率也降低,还可造成动作的变形。导致这种原因主要是运动员专项能力的能量代谢的水平训练不够和运动员过早疲劳的缘故。然而在短跑中,由于运动强度极大,要求能量的输出功率也大,这就要求承担此强度工作的组织有充足的能量供应,而  相似文献   

10.
对运动系2003级18名男子短跑、中长跑运动员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实验。通过分析得知,乳酸阈心率为145±10次/min。推荐使用乳酸阈心率这一简便指标来确定训练负荷强度,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影响我省7项全能200m、800m成绩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检测乳酸无氧阈强度、最大乳酸值,比较我省女子7项全能与短跑运动员之间的能量代谢水平,以研究影响我省女子7项全能200m、800m成绩提高的一些原因。结果显示:7项全能运动员的无氧阈强度明显大于短跑运动员(P<0.01),而最大乳酸值则明显小于短跑运动员(P<0.01),提示7项全能运动员速度耐力训练不足。  相似文献   

12.
乳酸耐受训练(LATT)——1 能够耐受酸中毒疼痛的运动员,就能以较高的水平完成较长时间的运动。因此,乳酸耐受训练的目的是:适应乳酸的酸性效应,缓冲乳酸对人体的各种影响,提高工作肌肉清除乳酸的速度,从生理上和心理上提高运动员对由于训练和比赛而引起的损伤、疼痛以及烦燥的耐受能力。随着运动员对耐  相似文献   

13.
以26名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MONARK 894E无氧功率自行车分别进行10s、30s、60s无氧功率测试,并对运动后血乳酸浓度和安静状态、运动中、运动后心率进行测定分析。旨在研究100m、200m、400m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的磷酸原、糖酵解和混合无氧供能能力的特征。为合理制定发展专项无氧代谢能力的训练计划、科学进行运动监控提供服务。研究结果显示:100m、200m、400m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具有显著的项目特征;100m运动员的磷酸原代谢能力最强,200m和400m运动员次之;400m运动员的糖酵乳酸能供能能力强于200m运动员,200m运动员强于100m运动员;100m、200m、400m运动员各自在接近于自己项目所需时间的10s、30s、60s无氧功率测试中均表现出显著的专项特点。  相似文献   

14.
速度与速度耐力在短跑训练工作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因此,有效的发展这两种能力是每一个短跑教练所关心的事。十余年来有不少位同志在著文中认为:我国短跑运动员速度较好,速度耐力则是我国短跑运动员的薄弱环节,因此提出解决速度耐力问题,是我国短跑运动赶超世界水平的关键所在。其主要论据约有如下几点:我国短跑运动员在100米跑时起跑不错,而后程较差,200米成绩与100米比较其差数(200米成绩与二倍100米成绩之差)比国外运动员来得大;400米运动员前后程200米分段时间的差距较大(男子约2.5″左右,而国外优秀运动员仅差1″  相似文献   

15.
谈少年短跑运动员放松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松对于短跑运动员掌握合理技术,提高运动成绩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对影响少年短跑运动员肌肉放松训练有关的生理机制、技术特点、少年运动员的训练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培养少年短跑运动员放松能力的训练方法及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使少年短跑运动员掌握合理技术,打好技术基础,不断提高运动成绩,结合少年运动员训练实际,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影响少年短跑运动员肌肉放松能力的生理机制、技术特点、少年运动员的训练特点等进行理论与实践分析。指出肌肉放松能力对于少年短跑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技术训练的重要性,并提出培养少年短跑运动员放松能力的训练方法及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短跑项目的供能主要依靠磷酸原系统和糖酵解系统。在极量运动的情况下,磷酸原系统的能量供应仅仅能维持6-8秒钟,而糖酵解系统却可以保证2-3分钟的能量供应。由此可见,糖酵解供能系统对短跑项目的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速度耐力训练,可以使肌肉中的肌糖元含量增加,促进糖酵解的酶的活性增强,从而使乳酸供能能力和短跑运动员的专项成绩得以提高。发展短跑运动员速度耐力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有很多,这里我们以训练的时间进程为主线,向大家介绍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手段,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胡巍 《中华武术》2010,(8):44-45
短跑是速度和力量的比拼,更是基本能力和心理品质的较量。一个优秀的短跑运动员必须具备敏捷的反应能力,超强的绝对速度,持久的速度耐力,良好的全程跑节奏,丰富的比赛能力,可以说基本能力是短跑运动员成才的一个基本保证。因此,在青少年短跑教学与训练中,发展基本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应采取多种手段发展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迅速提高我国的短跑水平,必须大力搞好少年短跑运动员的科学训练。然而速度是短跑运动员的主导素质,它对短跑成绩起决定性的作用。如何有效地发展速度,已成为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现在国内外的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对此都十分重视,正在从各方面进行探索。我多年从事少年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工作,在实践中,通过全面身体训练,发展速率与频率、快速力量、技术和短距离跑的能力的训练,使少年短跑运动员的速度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运动成绩。(见表一)现将自己的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湖北体育科技》2018,(11):988-991
目的研究男子柔道运动员的间歇性运动无氧能力及耐乳酸能力特征,为教练员准确把握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及科学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省男子柔道队6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功率自行车间歇性运动进行无氧能力测试,测试运动前、运动后即刻以及运动后2min、3min、5min、7min、9min血乳酸水平。结果 6名运动员的相对最大功率均值为(10.25±0.84)w/kg,相对平均功率均值为(8.1±0.44) w/kg,达到功率峰值时间均小于6s,血乳酸峰值均值为(19.7±3.45) mmol/L。5号、6号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最好;1号运动员应在提高肌肉无氧耐力能力基础上,重点加强短时间爆发力训练; 3号运动员应保持爆发力,重点提高糖酵解供能能力;2号、4号运动员应全面发展无氧代谢能力。结论柔道运动员的间歇性运动无氧能力及耐乳酸特征,可为教练员准确把握运动员的机能水平提供依据,帮助教练员实现科学化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