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这三个技术主体要素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逐步实现科研——产品——市场——科研的良性循环。我国目前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以平台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高校企业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社会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浅析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这三个技术主体要素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逐步实现科研-产品——市场——科研的良性循环.我国目前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以平台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高校企业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社会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李文君 《科教文汇》2007,(10Z):219-220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这三个技术主体要素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逐步实现科研一产品——市场——科研的良性循环。我国目前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有以平台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高校企业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以社会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以来,中科院有60余家院属企事业单位在川渝藏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500余项中科院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为企业实现新增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在产学研合作中,中科院成都分院始终坚持与地方党委政府密切合作,搭建各类对接交流平台,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始终坚持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发挥中科院整体优势,联合高校及其他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始终坚持完善产学研合作的中介机制,促进科技需求与科技成果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5.
正产学研合作,是当今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是优化企业科技行为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但真正实现"产学研"并非易事,而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张宇却在"产学研合作"中开辟出了一条新道路,在合作创新中做出了突出贡献,2013年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个人奖"。  相似文献   

6.
产学研合作是实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优势互补,提升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方式。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可以归纳为项目合作模式、人才合作模式、校(院、所)企联盟模式、共建实体模式、校地共建科技园(区域合作研究院)模式、产学研供需对接会模式、网上技术市场模式等几大类型。  相似文献   

7.
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学研合作专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后经济危机时代,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振兴中国传统汽车制造业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该领域整体发明专利和产学研联名专利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最初的研究主体是高校及科研院所,随着该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之中;日本和美国的公司表现出较强的研发能力,中国企业研发能力有限,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在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降低;企业自主研发与产学研联合研发所侧重的技术领域有所不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热点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知识产权局是武汉地区最早从事促进武汉市高校专利技术向本地企业输送的相关部门,也是在全国最早以开展产业化经费资助的方式促进高校专利向本地企业转移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为了加强产学研合作,武汉市启动了企校专利实施对接工程,促进武汉地区高校专利技术向本地企业实现转化和产业化,以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和积累,在调研有关数据的基础上,着眼于如何破解武汉地区高校专利技术和本地企业对接难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家日益重视科技创新的今天,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的重要国家机构,应该将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到与教学、科研并重的地位上来.然而,在如今随着产学研合作发展,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还是很低.怎样解决产学研合作中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种种问题呢?这既是我国实现科技创新的发展问题,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本文着重阐述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相应对策以真正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科研成粟转化.  相似文献   

10.
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经验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学研结合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合作,是优势资源整合的一种先进模式,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高校和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我国高校产学研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合作模式和机制制约了产学研结合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院采取的几种创新模式,提出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新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方式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产学研合作是当今世界各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成功经验,在我国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时期的一种新型社会创新机制。产学研使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密切结合,以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产学研合作中利益分配的冲突是主要矛盾,协调分配机制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我国现行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方式的实证分析,力图找出利益分配冲突的问题所在及解决途径。(一)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方式我国现行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中利益分配方式见表1。在9种分配方案中,提成与企业利润挂钩方式就…  相似文献   

12.
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是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必由之路,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多方共赢、整体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通过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推进了各学科专业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及地方政府深度合作,三位一体,推动产学研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在平台建设中解决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3.
根据辽宁省科技厅2012年对省内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关于产学研合作情况的调查,运用统计描述法,对调查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得出辽宁省产学研合作存在协同性较低、紧密度不足以及合作发展不均衡的结论,并提出加速培育中介机构、促进产学研合作模式"扩散"与完善合作机制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梁春慧  万跃华 《现代情报》2014,34(7):88-92,99
高校专利技术是产学研的科研成果,是一个国家创新技术的主要来源,促进高校专利产业化意义重大,但现实中由于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移办公室的设置不足、低效等原因致高校专利技术转移不畅。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正在面临着变革的困境,高校图书馆是否有可能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为本校师生进行专利信息服务?本文首先基于文献计量的方法,对我国专利产业化相关的文献进行定量分析,剖析了制约我国专利产业化的主因,然后以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通过与技术转移办公室充分合作、向师生提供创新性学科服务——专利信息服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湖北高校和企业的391份问卷调查,从企业与高校两个视角对产学研合作内容、发展水平及合作模式进行了实证对比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企业与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比例非常高且重视合作的广度与深度,虽有失败但合作成功的还是多数,且双方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偏好不同.在此基础上,指出本文研究结论对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专利合作是中国通信技术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3年为间隔构建2002—2017年中国通信技术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并对专利合作总体状况、网络节点中心势、网络结构特征以及网络演化进行分析,发现产学研合作专利总数不断增长,但与境外单位的专利合作数量呈不断减少态势;高校已经成为通信技术领域技术研发及专利合作的“领头羊”;专利合作网络趋于复杂,网络中“小团体”数量逐渐增多,但不同团体之间的合作交流壁垒逐渐加剧,小世界网络特性逐渐削弱。最后,从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三个方面提出产学研专利合作相关建议,希望能够促进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浙江企业的主体性地位程度较低,企业没有真正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在产学研合作中,浙江企业仅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主导权,在产业化、研发决策、研发投资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但整体来讲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主体氛围,难以有效地促进产学研合作活动的高效开展。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通过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和推动企业成为真正的产学研合作主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意义]为了提升川渝高校一流学科建设水平,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川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方法 /过程]运用Python、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工具、专利计量方法等对川渝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十年专利技术转移数据进行分析,从校企专利技术转移度数演化、IPC技术领域、专利转化的企业所在地等维度进行分析。[结果 /结论 ]川渝双一流建设高校中,重庆大学专利技术转移到不同企业的数量上占据优势;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一定程度促进了高校专利技术转移;专利技术转移高校IPC技术领域与高校一流学科关系密切。川渝双一流建设高校专利成果主要服务西部川渝经济区域;其次服务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域。经济区域分布首先是受到地域的影响;其次,高校与企业、地方政府等签订了产学研协议或建立了不同模式的成果转化平台影响了专利技术转移的区域分布;最后,校企合作研发也会影响专利技术转移的区域分布。本文从高校和企业视角提出专利技术转移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而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它是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学研合作主体在享有独占收益的同时为产业技术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影响着产学研合作创新收益的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多赢离不开对收益和风险的综合考虑.分别按照收益的独占性共享性、风险的可控性及可防性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收益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有代表性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如何管理风险实现更多收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三年来江西省百家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数逐年增加,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10.28%,企业产学研的合作模式主要有联合开发、合作培养人才、委托开发、技术成果转让等4种形式,但产学研合作不够密切,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只有10%通过产学研合作形式完成。必须健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制,提高产学研合作的层次,促进江西省科技资源的整合配置,增强企业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