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川 《钓鱼》2008,(17):21-21
钓友都知道,悬坠钓调漂主要靠增减铅皮量来平衡想要达到的调目,费时费力还不环保。最近我的一个朋友搞到一个神奇的小玩意儿,叫调漂器,因为不是用铅做的,所以全名叫环保调漂器!这个东西长得像个小口径步枪的子弹,头部是可以旋转的,旋转头部使它可以变长变短。为了研究它的究竟,我把它彻底拧了出来,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2.
利川 《钓鱼》2008,(19):18-19
本刊9月1日第17期杂志上曾发表了一篇《省心省力的调漂新方法》,很多读者来信来电询问该调漂器还有哪些优缺点,经本刊邀请专业人士试用,有如下体验:  相似文献   

3.
王豪 《钓鱼》2012,(19):40-40
垂钓过程中,调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不少钓友不会调、不敢调,甚至嫌调漂麻烦,认为渔具店老板给调好了,到哪里都可以直接钓鱼,一成不变,这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做法是:善于调漂,经常调漂,面对不同的水深和钓点,只有适应鱼情的调漂,才会鱼获多多。  相似文献   

4.
于中海 《钓鱼》2010,(10):40-41
在我们那个小圈子里,有两位钓友龚培朗、龚培发,钓技平平,却让我学会了一招,真是受益匪浅。 习学台钓时,我就知道调漂的方法有许多种,如:无钩调漂、双钩带饵调漂、单钩带饵调漂……但我一直崇尚双钩空钩半水调漂。我认为这种调漂法简捷实用,调目和钓目结合后,充满玄妙和变数,足以应对多种鱼情水情了,何必再去学习其他的调漂法?  相似文献   

5.
张铨 《中国钓鱼》2007,(3):67-68
调漂难吗?调漂调什么?调漂方法五花八门,有没有共同之处?在调漂中应用一点浮力知识,一切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调漂要调出两种"目"——调目和钓目。一、调目和钓目有什么不同大多数情况下,调目是在钓鱼之前,钩坠悬浮时漂尾显示的目数;钓目是在挂饵之后,钓鱼之时漂尾  相似文献   

6.
调漂,是在钓鱼操作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台钓调漂尤其如此。然而现场调漂如果没有事先在家里进行好初调,就会显得麻烦,而且影响正式垂钓时间。我过去调漂在家里都是在水桶内进行,小漂短脑线还行,而要是长漂长脑线水桶的深度就显得不够了。我偶然发现用家庭食用油的旧油桶改制调漂桶,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7.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6):14-15
鱼漂的调整:调漂有很多种方法,空钩调漂、带饵调漂、无钩调漂等等,不管你采用那一种调漂方法,使用何种类型的鱼漂,目的只有一个,调整出它的灵敏状态,并且能够表达出准确稳定的鱼讯。在这里我们介绍两种较为常见的调漂方法。  相似文献   

8.
该钓组结构很简单,海竿主线穿太空豆,再穿入滑动挂钩器(如图1自制),终端挂65克重坠,坠要挂牢(我在坠尾挂一小梭形双头卡子,便于改钓鲤鱼时挂爆炸钩)。滑动挂钩器上挂钓鲢漂,同时挂脑线500毫米一根,线端挂钓链饵钩。 施钓时,太空豆调的高度就是水的深度。将漂调至浮出水面为止。漂的大小,以能带动饵食浮出水面,但带不起铅坠为佳。漂小阻力小,飞得远,而且  相似文献   

9.
与钓友交谈,不少人都说:台钓好是好,就是调漂难。《中国钓鱼》陆续介绍了多种台钓调漂做法,有的比较复杂,有的不太准确,钓友们应用起来难以得心应手,直接影响着台漂的灵敏度。如果明白了台钓调漂的力学原理,正确理解了台钓调漂平衡公式P=G Z S 1/2f,台钓调漂并非难事。 《中国钓鱼》1995年第四期中,屈济道钓友曾在《台漂的“数学问题”》一文里对台钓漂尖做过精密计算:“……该组合已类似精密的测量仪器微量天平了,具有千分之一克的感量水平……每目浮力在3.9毫克左右……”屈钓友的计算是正确的。其实,台漂  相似文献   

10.
张铨 《钓鱼》2009,(17):24-25
饵重、钩重与调目、钓目、漂尾粗细、钩饵状态、子线状态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在调漂的时候、在钓鱼的时候,如果忽视了钩重和饵重,往往造成调漂或者钓鱼心中无数问题。  相似文献   

11.
耿胜利 《钓鱼》2009,(20):22-23
“带钩调漂法”也叫空钩调漂法。其方法是钓组在半水中(至少离底)装上两枚空钩调漂。是以整个线组的重量,即线、太空豆、漂座、漂、铅皮座、铅皮、8字环、两枚鱼钩的重量全部被浮漂承载,剩余的目数为调目。在实际运用当中,可以根据鱼情和饵重,适当调整钓目和调目。  相似文献   

12.
奚陂 《中国钓鱼》2018,(5):51-52
环保自调漂,作为一种新概念的浮漂,不管是休闲钓的钓友,还是老人、初学者,这款漂提供了简单的调漂方式,可以让每一个人轻轻松松玩台钓。环保的坠子设计,减少了铅皮的使用,为环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款环保漂在钓鱼的过程中,具有调漂快、应变快等特点,即使在竞技比赛中也能有比较稳定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张铨 《钓鱼》2003,(19)
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早晨调好漂,定了调目和钓目,过了一两个小时,调目就变了。原先在悬浮状态下露2目的钓组,现在在相同条件下漂尖只露1目甚至完全沉没了。调目为何会变调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漂体的吸水性。这在竞技钓中可能不太明显,一是因为用的鱼漂较为高档,漆膜光洁,品质高,抗吸水能力强;二是因为竞赛时间较短,调目变化量甚微,没有引起注意。但在野钓中却不同了。一是钓的时间长(半天至一天),二是用漂中、低档居多,尤其是旧漂,漂体漆膜已有一定程度损伤。这种情况下,随着时间推移,漂体吸水越来越多,漂体自重增大,或者说…  相似文献   

14.
不论传统钓法与台湾钓法,都需要调漂,除临池调整外,在家预调也十分重要。所以,垂钓爱好者都希望拥有一个好用的调漂筒。 《中国钓鱼》杂志曾介绍过几种自制简易调漂筒的方法:如用废灯管、鱼竿套、饮料瓶、小白龙等制作的调漂筒。这些方法我都试过,虽  相似文献   

15.
台钓(这里指塘钓)主要特点之一是:鱼咬钩时,浮漂反应灵敏。究其原因,除了使用的钓线比较软和细以外,主要是由于台漂构造比较合理,垂钓的人既重视选漂,又讲究调漂,使钩、坠、饵与浮漂的匹配尽量调整得当。为了取得适当的灵敏度,选漂和调漂是缺一不可的,有了灵敏度高的浮漂,不等于垂钓时反应就灵敏,还要看调漂好坏,调得不好,好的浮漂反应也会不灵敏。 一、台漂构造特点  相似文献   

16.
钓友们,别来无恙。一个月未见面,听说老余头瘦了许多。原来他学会了连华绑钩,却不会调漂,整日对着水桶里的浮漂发呆,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人家的浮漂扔在水里是直立的,而他的浮漂却是斜躺着的。看来老余头还真有一股钻研精神,令本猪好生感动。今天,本猫就讲讲这调漂。其实,调漂并不难。初学钓鱼一般是钓底,也叫沉底钓。钓的对象主要是鲤、鲫等底层鱼。钓底要求铅坠沉底,同时漂尾直立,露出水面数枪。调漂的要领是浮漂的浮力稍小子铅坠的重力。浮力大了,铅坠沉不了底S过小,浮漂反应就会迟钝。调漂的具体步骤是:一、将浮漂下拉与…  相似文献   

17.
三、调漂新公式和调漂方法 引入同区的概念后,通过对囿区的性质、钓点的位置对灵敏度的影响、制约钓点位置的因素等方面的分析,可知在调漂中存在四个重要的数:X、Y、Z及Y Z。实际上只需要确定出三个数——X、Y、Z,这三个数称作调漂三要素。 所谓调漂就是把一些要素的设计值通过对钓系的组成元件进行某种方式的调整确定下来的方法和步  相似文献   

18.
杨传昕 《钓鱼》2009,(7):49-49
前几年冬季垂钓时,我“发明”了一种冬钓的双钩系法及调漂法:即坠下一钩拖地,脑线长4—5厘米,坠上钩紧靠坠但不触坠,其脑线长4—5厘米:漂用七星漂三粒(空钩调漂),上边的一粒平卧水面,第二粒漂入水约一厘米,第三粒漂入水里,坠处刚刚触底状态。  相似文献   

19.
杨毅 《钓鱼》2011,(3):22-23
以前看过、听过很多调漂理论。到了钓混养时,关于调漂的争执和理论,似乎要比钓鲫鱼安静,是不是很多人都认可混养鱼体偏大,对用漂就不大讲究了呢?理论太多,让人头晕,台钓漂的作用,无非就是用自身的浮力配合铅坠绷紧线组,传递信号。线组绷得越紧越有利于及时传递信号,  相似文献   

20.
竞技钓在很多情况下是要求高灵敏度的。比如北京冬季的室内竞技塘,净是尾重十几克的小鲫鱼,钓它们用0.1号的脑线都算粗的。为此,很多人在调漂上下足了功夫:调3目钓3目下一白边,丝毫不差;抛竿落位绝对不超过一块月饼面积大小!还听到有人称赞自己调出来的漂:瞧咱这漂,阴下去一个小黑格就有鱼!意思好像是中鱼时漂的动作越小灵敏度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