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研究了胺醇萃取体系的界面吸附和胶团形成热力学,发现萃合物界面吸附能力大于萃取剂,萃合物胶团形成自发进行.通过测定不同稀释剂中萃取剂的界面张力,研究了萃取体系三相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切片石蜡(PC)为稀释剂,5,7-二氯-8-羟基喹啉(HQ)为萃取剂,研究了铈(Ce4 )和铽(Tb3 )的固-液萃取性能.探讨了PC用量、酸度、HQ浓度对萃取分离的影响,斜率比法确定了PC中萃合物组成.  相似文献   

3.
某厂生产化学品排放的含铜废液中 ,含铜 8-12克 /升 ,废酸的浓度高达 5 -6mol/dm3。我们先用N2 35 萃取铜 ,提取铜后的废液供钢铁厂作酸洗液。本文从HCI -H2 SO4混酸溶液对N2 35 萃取铜的条件、萃取平衡反应以及萃合物组成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胺醇萃取剂NTAB-182在盐酸介质中萃取钯时稀释剂、萃取剂浓度、萃取平衡时间的影响。用HNO_3可反革取钯。用连续变换法、饱和法及元素分析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萃取动力学研究表明,萃取反应主要在界面上进行。  相似文献   

5.
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元素分析等方法已确定了萃合物NTAB—182—pd的成键情况。为了探讨计算机在化学方面应用,我在这里通过量子化学EHMO法计算了萃合物的成键情况,得到与前几种方法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用N1235从HCI—H2SO4混酸溶液中萃取铜(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厂生产化学品排放的含铜废液中,含铅8-12克/升,废酸的浓度高达5-6mol/dm3,我们先用N235萃取铜,提取铜后的废液供钢铁厂仡酸洗液,本文从HCl-H2SO4混酸溶液对N235萃取铜的条件,萃取平衡反应以及萃合物组成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HPMBP)从硝酸介质中对La3+的萃取,测定了萃取反应的反应热ΔrHmθ;运用斜率法得出萃合物的组成为La(PMBP)3;得到了萃取反应平衡方程式La3++3HPMBP(o)=La(PMBP)3+3H+;得出了反应的速率方程:v=Kf[HPMBP](o)2[H+]-1[La3+]-Kb[HPMBP](o)[H+]-2[La3+](o).  相似文献   

8.
以二甲苯为萃取剂,通过二次萃取的方式,对2,4-二氯苯氧乙酸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萃取剂种类、油水比、废水pH值以及反萃液的pH值对提纯氯代酚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萃取油水比为0.4/1,pH在4.60-4.62,一次反萃液的pH值在5.05左右,氯代酚萃取效率达到最高。使得废水中的氯代酚能够返回生产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N,N-二(1.甲庚基)乙酰胺(N503)萃取Fe^3+的机理,并在结合软硬酸碱理论和萃酸等温线的基础上建立了N,N-二(1-甲庚基1乙酰胺萃取Fe^3+的等温线模型,对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同时,运用界面吸附理论进一步阐述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在相转移催化奈件下合成了1-环己基吖丁啶3基取代苄基醚这类具有潜在生理活性的新化合物,该法操作简便,收率高,经^1H NMR、IR、MS确认了产物的结构,同时讨论了合成这类化合物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1.
《了不起的盖菲茨比》是菲茨杰拉德最为优秀的作品。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采用大量的声、色、光、影的意象和典型的象征系统,塑造了一个可感可触的“爵士时代”。作品以色彩缤纷、声韵丰美的感性意象及典型象征系统的运用来剖析《了不起的盖菲茨比》的感性美,以揭示其恒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在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与苏童《城北地带》中,两位作家分别对少年形象的塑造和年轻人生命景观的书写呈现出相似的维度和不同的张弛力度。霍尔顿与南方“街头少年”虽然在生理年龄和心理精神方面有着相似性,但他们却以不同的方式应对在与现实世界的冲撞中产生的心灵孤独。“父亲”形象的缺位安排则暗示了少年们对成人世界的对抗与反叛,而在书写人性中可贵、脆弱的美与温情这一层面,两部作品亦呈现出守望与毁灭的不同姿态。  相似文献   

13.
乔伊斯的短篇小说《死者》充满许多矛盾和冲突的因素。主人公加布里埃尔是个有双重性格的人物,他的内心世界充满矛盾冲突。他原是个自命不凡的人物,在与三位女性的交际中发生了激烈的意识交锋,自尊心屡屡受挫,从而意识到自己的可鄙可怜之处,最终获得自我认识和"精神顿悟";然而故事的结尾并未明示他发生精神变化后的最终走向,是个开放性的结尾。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海于为代表的诗人集体自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而是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本文从思想角度阐释了诗人们在中西文化中的碰撞中无所傍依,而最终走向了死亡的思想历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文学作品中梦的真实性建构方式。首先,文学作品中的梦的真实性表现在叙述的真实上。这主要有:文学作品中的梦与现实情节(内容)的界限相互渗透;文学作品中的梦的引发因素存在于现实中;文学作品中的梦的叙述者用以假当真的态度和口吻进行叙述。其次,文学作品中的梦的真实性还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梦的影响效果是确凿真实的。这主要有:梦的预兆在生活中得到应验;梦的证据在现实中是确凿的;梦者的情感体验是真实的。第三,文学作品中的梦的真实性还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梦的细节的真实性上。真实的细节(即日常的细节)对梦的怪诞具有否定的作用。因此,文学作品中的梦又往往成为怪诞与真实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6.
广告语篇中的情感诉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告语篇中使用情感诉求方式是受到一定化理论、审美观及思维模式支配的。广告是一种化存在,当与一定社会民族的情感共鸣,才能提升其化品味,进而达到其传播目的。情感诉求是广告创意中的火花和人精神。  相似文献   

17.
《白鲸》是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传世之作。我国1999年出版的姬旭升译本,是流传广泛的译本,但是这个译本的错误和遗漏非常严重。原著中重要的预言被遗漏,预言者被搞错,随意增加、改变、减少原著中没有的细节,严肃的旨趣被掩盖,甚至情节也有倒错的地方,译本的标题也大多和原著标题不符。  相似文献   

18.
就甘肃省陇中小曲唱词的艺术特点,从内容、风格、句式、韵律等方面进行了举例分析。  相似文献   

19.
蚂蚁与蚱蜢     
《双语学习》2013,(3):4-7
夏天,蚱蜢跳来跳去,兴高采烈地玩耍鸣唱。蚂蚁从旁边经过,他背着一大颗谷粒回家。蚱蜢说,“你何不停下这么辛苦的活计,和我聊聊天?”但是蚂蚁说,“我正在帮忙储存过冬的食物。我想你也应该做些准备。”  相似文献   

20.
《孙子兵法》的文学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深入探讨《孙子兵法》的理论内涵和现代价值,对其学成就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评估。《孙子兵法》是以形象化的手法反映科学的内涵,以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增加了独具特色的表现力,并以崭新的体和科学严谨结构建了博大 东方兵学体系,使其成为我国古代科学论的典落款,名垂后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