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网络信息传播透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岳泉  施云  谭华军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23(5):378-380,391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对传统的信息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改变着人类信息传播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网络信息传播的功能入手,对其政治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不断推进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在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工作和学习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引起多种负面问题……这些形形色色的网络传播问题犹如数字炸弹悬在网络空间,威胁着网络社会。本文从分析网络伦理的概念入手,理清了网络伦理的特点和与现实伦理的区别。论述了网络传播中被我们所特别关注的伦理问题,描述和分析了这些问题的产生、表现和危害。  相似文献   

4.
网络口碑传播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网络口碑传播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归纳了以往研究所涉及到的六个主要方面,分别是:网络口碑内涵、传播动机、传播信息、传播效应、传播管理和消费者个体差异.文章对每个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和简要的评述,最后给出了网络口碑传播研究的一些不足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牟邵义 《今日科苑》2006,(12):65-65
在以网络文本为载体所进行的传播活动中,网络的传播结构赋与了传播过程中每一个网络结点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介入文本、参与传播的权利。异步传播通过对多种时空的引用,创造出的独特的暂时空间:信息交互的时间被拉伸了,而信息流动的时间被压缩了。不可避免地导致网络传播中信息出现变形甚至衰减、失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网络信息具备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和容量极大等特点。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网络媒体的应用,使得信息生产、传播方式的改变,对人类生活、企业经营和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主要探索了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整合应用。  相似文献   

7.
由于Internet给文化传播带来极大的快捷与便利,在一方面大大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的同时,另一方面又由于网络传播主要以文字、声音、动画、图像等形式来传播信息,以及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所出现的工具理性无限膨胀与价值失落和终极关怀的匮乏,使网络文化传播潜伏着内在的危机。忽视这种危机,将加深人类社会固有的矛盾,使人类文化交流与传播受到阻碍。  相似文献   

8.
顾客口碑传播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客口碑传播对企业提升市场占有率、培育顾客忠诚度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意义日趋重要.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技术的发展为背景,结合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口碑传播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研究,探讨顾客口碑传播网络的形成背景与演化方向,为顾客口碑传播网络研究形成基础.  相似文献   

9.
网络信息传播与和谐社会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镇  张继兰 《现代情报》2006,26(7):60-62
在理解网络信息传播与和谐社会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信息传播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提出了“和谐网络社会”的概念,分析了网络信息传播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与优势。  相似文献   

10.
刘天明 《现代情报》2007,27(11):58-60
当前网络信息传播中,一种特殊的信息符号——网络语言备受关注,其相关研究多从语言学或传播学的角度展开。本文则试图将网络信息传播环境与之相结合.对这一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概述,并指出今后应该致力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信息领域,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给予的巨大便利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其副作用带来的灾害.文章研究了网络中信息传播步及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2.
冯晗 《科教文汇》2008,(36):267-267
在2008年奥运报道中,互联网等新媒体通过协作和拓展实现了用户通过网络对奥运的广泛关注和深入参与,为奥运传播成功助跑。本文分析了网络在奥运传播中的优势及特征,并提出网络传播今后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Web2.0的发展,在线社会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便捷媒介,一方面网络的结构特征影响着口碑的传播,另一方面网络中用户的个人特征也会影响口碑的传播.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整合了网络结构和用户个性特征因素,应用复杂网络传播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在线社会网络口碑传播机制,并将口碑传播模型构建在实际的在线社会网络上进行模拟实验,研究结果为辅助企业开展口碑营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IT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Big Data)时代。在这样一种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环境下,网络信息的流动与传播不再局限于原有的传播模式,学者们也针对网络信息的传播进行了研究。文章对近些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根据他们研究的出发点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作以下几类:以信息内容为出发点、以传播平台为出发点、以传播模式为出发点、以传播模型为出发点、以传播影响因素为出发点;并针对该领域的研究总结了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网络信息传播研究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兰月新  何永红  王慧  郑楠 《现代情报》2014,34(10):15-19
网络谣言的传播,严重损害公民权益,影响社会秩序,破坏政府公信力,治理网络谣言已成为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事件衍生”型和“无中生有”型两种网络谣言的传播模式,研究制定政府应对网络谣言的防谣策略和辟谣策略,为政府应对网络谣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传播中的冲突与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网络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冲突、网络环境中民族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三个问题的讨论 ,认为世界文化从来都是多元化的 ,网络时代也不例外。网络文化最终只能是多元文化的一种共性的东西 ,而不是所有文化的同质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传播的安全与保密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玉进 《情报科学》2003,21(10):1050-1053
Internet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信息与传播的安全问题,特别是有些政府、军事、科技、商业经济等机密信息,在网上的泄漏或被窃取将牵涉到国家的安全。因此应该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与保密意识,并采取各种有利的防范举措,以保障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学术论文网络传播的现状,阐述了学术论文在线自行发表与网络出版的基本概念与特征。为了适应互联网传播科技信息和出版学术论文的发展趋势,必须尽快地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以便从法律的角度规范对学术论文网络传播的管理;完善期刊社的网络投稿程序,避免因期刊加入学术文献数据库后与作者产生著作权纠纷;让网络期刊进入“核心期刊”的筛选程序,正确评价网络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发挥电子预印本文库的积极作用,保护作者的知识产权,促进我国的科学技术创新和网络出版事业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兰月新 《情报科学》2012,(9):1334-1338
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由于信息的匮乏,人们对信息的渴求也异于平常,谣言更容易被人们相信并传播。本文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利用MATALB数值仿真,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谣言的传播机理、探讨控制谣言传播的因素、寻找控制谣言传播的对策,为政府的网络谣言控制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齐晓艳  刘瑞 《科教文汇》2009,(31):280-280
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在互联网上,通过对网络社区进行广告活动,从而来影响消费者成为广告传播活动的又一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