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极限运动休闲行为发展阶段限制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的极限运动休闲行为是一个动态的阶段变化过程,处于不同的阶段,个体所遇到的限制因素是不同的。在对跨理论模型理论及休闲限制理论的回顾和思考的基础上,结合极限运动休闲的特性,探讨极限运动休闲行为发展阶段和限制因素,从而提出极限运动休闲行为五个阶段层次、四类限制因素的假设性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高尔夫休闲需求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目前高尔夫休闲供需结构性失衡的现象,选取球龄与休闲成本两因素建立高尔夫休闲需求模型,以典型高尔夫休闲地——桂林作为研究对象,在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的基础上,采用SPSS统计学工具和灰色关联度排序证明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定条件下高尔夫休闲需求模型具有合理性。进一步研究发现桂林高尔夫休闲三层次对应的球龄与成本的主要范围以及收入等因素与高尔夫休闲需求的关系,最后对高尔夫休闲需求模型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青年文化与极限运动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浩然  刘嘉丽 《体育学刊》2005,12(3):135-137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青年文化运动推动了部分极限运动项目的诞生,使早期的极限运动带有明显的青年叛逆文化特征.然而随着美国青年文化的发展与转向,极限运动的叛逆特征也逐渐弱化,转向了以追求休闲娱乐、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多元价值取向,从而表现出了极限运动发展同青年文化发展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BMX竞速(小轮车竞速)被国际奥委会纳入2008年奥运会正式的比赛项目,极限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极限运动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青年文化的发展与转向,极限运动从早期的叛逆特征,逐渐转向了以追求休闲娱乐、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多元价值取向,从而表现出了极限运动发展同青年文化发展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和实地调查法等,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安徽省高职教师参与体闲体育活动的意识与管理进行研究,发现:高职教师参与休闲体育具有自发性、参与动机广泛性、参与途径多样性等特点,并且受工作压力、场地设施、空暇时间、学校工会体育活动的氛围、领导参与度等因素影响.提出只有在领导的重视下、学校工会和体育协会的组织管理下,教师对休闲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商丘市320名城市女性的休闲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商丘市女性休闲体育参与度不高,休闲体育活动限于传统项目,且没时间成为制约她们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摇摆车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时尚人士休闲运动的新宠,极限运动家族中一颗闪亮的新星。  相似文献   

8.
基于SEM分析大学生体育休闲满意度与动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大学生体育休闲满意度与休闲动机之间的关系.采用"体育休闲满意度"和"体育休闲动机"调查问卷,运用项目分析、因子分析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体育休闲满意度与休闲动机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体育休闲满意度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和体育体闲满意度与休闲动机的关系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体育休闲满意度包括认知体验、情绪体验、健康体验、群体关系体验和个人价值体验5个满意度因子;体育休闲满意度与休闲动机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表明,这5个满意度因子对体育休闲各个动机变量都有影响,其中,健康体验满意度因子对体育休闲动机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极限运动的内涵及特点论"极限休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极限运动的概念、特点与休闲关系的分析,提出"极限体闲"概念,揭示极限体闲的内涵与特征,提出极限体闲的环境体系构建.研究结果表明:极限体闲是运动性的休闲方式,是积极性的休闲,已经渗透到文化、教育、生活等各个方面.极限休闲的社会实践活动价值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力和智力的统一、身体活动和心理活动的统一;极限体闲是参与性和观赏刺激性活动的统一、现代化生产劳动方式和现代生活方式的统一.它作为休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休闲运动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球休闲时代即将到来的大背景下,以五所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其参与休闲运动的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表明:①大学生的性别、年龄、居住地区与休闲运动参与显著相关;②大学生参与休闲运动的项目与其父母参与的休闲运动项目显著相关;③大学生对休闲运动设施的参与强调整体设施的便利性,同伴共同参与公共、准公共休闲运动设施,对健康的需求相当重视.总之,大学生休闲运动的参与与其惯习、所处场域以及家庭环境有关.建议青少年休闲运动的参与由家庭做起,以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