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2.
《天津教育》2014,(7):1-1
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广大青年要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坚持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德育教育之根基。德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处世、修身思想渗透到德育教学中,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其中的时代价值,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文从"尚和合"文化传统的历史渊源、发展趋向入手,阐发了"尚和合"文化传统的时代价值,论述了"尚和合"文化传统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倪杰孔 《考试》2014,(4):47-50
<正>【热点材料】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相似文献   

7.
正策划人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雷锋精神有以下内涵: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严以律己、自省修身。这些都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实践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相似文献   

8.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旗帜,其实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既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又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广东省肇庆高新区实验小学把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教育》2014,(1):I0001-I0001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同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核心的部分。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切入点来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如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力量,充分发挥中华传统美德在价值认知、认同中的基础性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发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追求。  相似文献   

11.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案例的成功应用将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本文提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典型案例,并对案例的使用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文自修》2022,(2):3-9
<正>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传承几千年的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和精华。以孝道教育为抓手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较好着眼点。以孝道教育为抓手,加强传统文化认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做到以孝道教育的"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使大学生成为民族振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儒家"修身"思想强调个人提升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和人格上的自我完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旨不谋而合。借鉴儒家"修身"思想,有助于拓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破解核心价值观建设面临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困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海量信息和多元价值观广泛传播,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样貌,教育的"立德树人"使命变得愈发艰巨、愈发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们逐渐意识到民族道德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汲取和整合。儒家的"仁爱"观,贯穿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的始终,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独特标识。因此,新时期深入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髓,开发培养学生仁爱品德的校本课程,成为培育学生优良品德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其发展历程中不断改革创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广阔的沃土中所培育出来的繁茂的枝丫。本文试研究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以此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价值和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和精髓,文化与价值观天然地具有紧密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和历史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两者在价值追求和精神实质上高度契合。增强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实现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既要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徐莉浩 《现代教学》2015,(Z1):17-18
上海市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实施以"贤文化"为主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时代要求、地域特色和历史积淀,从多方面为"贤文化"教育作保障,让学生在寻贤、敬贤的过程中,获得道德认知,优化道德品行,力求培养"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当前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导向,也是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应牢牢扎根于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教育系统如何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优秀文化的精髓,它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其获得人生的智慧和前行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纵观2018年各地中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考查也是题型多样,内容新颖,笔者简要摘取部分试题进行解析,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在当今时代大发展大变革的新时期,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更好地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更好地丰富中华民族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