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的颁布,阶段性与整体性、一致性一起闯入了人们的视野,引起广泛关注。“课标2022年版”中有关“阶段性”的表述比比皆是,如:课程理念中,“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学段发展水平不同”;课程目标中,  相似文献   

2.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朝阳小学校长 张俊丽 2021年,留下了抗击疫情的努力与坚持,留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激动与振奋,也留下了"双减"后校园生活的快乐与充实.2022年,北京冬奥会、亚运会、大运会彰显的拼搏精神将成为我们健康体魄的动力.相约2022,朝阳学子将和大家一起拼搏进取、向阳而生!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将“数与代数”领域分为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两个主题。数与运算主题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由“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两部分整合而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对于这个主题,教师的主要困惑是:如何理解并在教学中体现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将百分数从原来的“数与代数”领域移到了“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目标从“数的认识”转变成了“统计量的认识”。调整的原因,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王浩 《小学教学设计》2023,(25):56-59+63
<正>文体是文本言语形式的分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提及阅读教学的文体涉及童话、寓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阅读教学的基础目标是教学生获取文本的内容信息,而基于文体的阅读是教学的重要策略。一、从文体到视角:学习任务群理念下阅读意义重构2022年版课标将语文课程内容划分为三个层面的六大学习任务群,其中,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包含“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和“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对比其他类型的学习任务群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将“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分为“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三个主题,同时对学习内容及学业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理解这些变化?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实现统计学习的育人价值?本文力求把握这一领域所链接的核心素养表现,搭建学习内容与素养表现之间的桥梁,明确各学段的重点关注,以便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中设立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它与另外两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共同肩负着培养学生阅读各类文本、多种形式表达的使命。学习任务群与语文核心素养之间既有综合体现的关系,亦有侧重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终于来了!”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里,中国航天员乘组首次“太空会师”。“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6个人竖起大拇指同声喊着,“太空家园”留下珍贵合影。400公里高处,天宫空间站翘首以待的,是“太空出差”已半年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  相似文献   

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将“素养立意”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并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质量评价进行了具体、细化的描述。命题工作在各学段中的核心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核心素养取向的命题研制是2022年版课标理念观照下对考试评价改革的呼应与践行。  相似文献   

10.
综合与实践     
廖玥  许磊  肖建 《贵州教育》2023,(Z1):54-57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综合与实践”领域发生了较大变化,将之前“常见的量”归到了此处,以“主题学习”和“项目学习”区分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方式,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主题学习和项目式学习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提倡“多学时长程学习”,  相似文献   

11.
<正>口头表达类作业以读、背、说、演等为主要形式,是充分利用口头语言完成的学习活动,是第一学段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022年版课标以核心素养为纲,在各学段安排了四种基本的语文实践活动。将语文实践活动融入作业中,引导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有助于实现知识建构与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2022年3月25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数学课标》”)印发,本次课程标准修订主要在“结构体系”“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附录”等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与改变,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也提出了许多建议。那么,《2022年版数学课标》新在何处呢?  相似文献   

13.
潘婷婷 《读写月报》2023,(12):27-33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模块中提出,初中生要“阅读叙事性和说明性文本,发现、欣赏、表达和交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热爱生活,感恩生活”[1],在“课程目标”的学段要求中强调,“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够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4.
<正>“从今年秋季开学起,中小学生要学会做饭、种菜、维修家电等劳动技能……”2022年5月,一则新闻在网上快速传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其起因是《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劳动新课标”)的颁布,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正式写入中小学课表。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将“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作为核心素养要素之一,鲜明地阐述了通过数学的思维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构建数学逻辑体系,解决数学问题、实际问题,在发展质疑问难的批判性思维,形成重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逐步形成理性精神等方面的育人价值。可见,思维是数学能力之“核”,是数学素养之“魂”!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数学课堂都应该基于“思维”教,围绕“思维”学[1]。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版课标对学段目标的描述中,第一次出现了“梳理与探究”板块。“梳理与探究”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一样,都是学生积累和发展语言经验过程中重要的语文学习活动。对比2011年版和2022年版课标,我们不难发现,2022年版课标中新增的“梳理与探究”是从2011年版课标“综合性学习”发展而来。“梳理与探究”板块中增加了对字词梳理的目标,强调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学习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扎根乡村教育35年,挑战初中所有教学科目,重症手术后重新站上三尺讲台……他就是抚州市南城县上唐中学教师吴维平。2022年9月,吴维平当选抚州市首届“最美教师”。2022年10月,抚州市委宣传部、抚州市文明办发布2022年度“抚州好人”名单,吴维平当选敬业奉献类“抚州好人”。1987年7月,吴维平从南城师范学校毕业,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三会”)。”“三会”是总目标、长远目标,“四基”与“四能”是形成核心素养的载体;同时素养形成能促进“四基”“四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条形统计图(一)”是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主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年版”)将“数据分析观念”细分为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递进培养的数学核心素养——“数据意识”和“数据观念”,并首次给出“数据意识”的学科界定,即“数据意识主要是指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的感悟”[1]。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这一问题亟待实践回答。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提出,“积极观察、感知生活”,“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要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读写任务驱动,去落实“表达与交流”的课程目标。下面以六下第四单元习作《心愿》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